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教育

2020-04-20 10:51李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情感发展

李杰

情感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让学生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对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重视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智力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然而,教师仍旧一味追求知识学习和智力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情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情感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情感教育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情感教育对完善学生个性、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从学生生理发育角度来讲,小学生正处于童、少年时期,情感体验和个性心理在总体上开始有了显著变化,同时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征逐渐表现出来。所以,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课实践性强、学生喜爱等优勢,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重视珍惜学生的情感表现和个性心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回应和引导,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使他们朝着国家期望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施情感教育,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出理性健全的人,还要培养出情感健康的人。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仅仅注重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而忽略情感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不完美的人才,就无法满足飞跃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

三、情感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和人自我教育的方式,其中心和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并且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构建富有动力结构的审美形式,并通过诉诸心灵的情感以及声音,来实现培养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来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对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在传统音乐教育中,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遗忘的荒芜境地,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与推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纵观我同甘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但为什么他们一到课堂上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了逆反及厌倦了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心。音乐课程的价值没了,情感教育无从谈起,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广大音乐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的基本理念,没有正视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既要通过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去感受音乐,又要借助分析音乐体裁与形式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从而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就学生个体而言,其情感态度的形式是由情绪发展到情感,再由情感发展到情操过程。情绪与情感作为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普遍地存在于感受与鉴赏音乐之中。

在音乐欣赏课中,如何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敲门砖,是学生学习音乐动力。音乐教育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爱好的会合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师生关系的协调性、教学方法的情趣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使学生被音乐唤起的兴趣,发展成为稳定的态度、兴趣,从而享受音乐。抓住重点,使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情感的外化能力。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情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根据音乐的意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充分利用丰富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

总之,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育的特点,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优势,给学生创造全面的情感体验,体会音乐的真谛,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音乐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聆听美妙音乐、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情操和良好素质的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须充满成功与欢愉。让美好的音乐课堂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成为学生一生最可怀念的金色时光!

猜你喜欢
音乐情感发展
情感
台上
区域发展篇
音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