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语教材策划编辑眼中的《新概念英语》

2020-04-21 13:34高华营
英语学习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学习者概念

摘 要:《新概念英语》享誉中国几十年,对于英语教材编写者来说,该教材无疑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案例。本文作者从一个英语教材策划编辑的角度,从《新概念英语》教材的独特性和本土化两个方面深度解读了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并提出其对于英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概念英语;系统性;原创性;本土化;国情

引言

《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作为一套英语学习教材,已经享誉中国几十年。《新概念英语》于1967年由朗文公司出版,三十年后的1997年,香港朗文出版社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合作出版了《新概念英语》新版[New Concept English (new edition)]。该版本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一直沿用至今,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和英语培训机构依然把学习《新概念英语》作为英语学习之路的打卡课程。那么,这套教材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哪些?《新概念英语》的传奇能否被复制?笔者作为从业多年的英语教材策划编辑,从《新概念英语》的独特性和本土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总结了几点对于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独特性

《新概念英语》作为一套能够在市面上生存半个世纪的教材,这无疑是个奇迹。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国际出版物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各类英语教材琳琅满目,各种教学方式和理念不断涌现,令广大教师和学生应接不暇。然而《新概念英语》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巍然屹立在英语教材市场,佐证了“內容为王”的道理。《新概念英语》的独特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系统性

《新概念英语》1—4册不只是一套教材的四个级别,还是一套英语学习体系。这套学习体系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青少年和成人学习者一步步从基础入门阶段走向流利英语阶段。《新概念英语》作者L. G.亚历山大(以下简称“亚历山大”)既是20世纪国际英语教育界的泰斗,也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所以他非常了解外语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遇到的常见问题,而他编写的《新概念英语》正为这些常见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首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解决了很多初学者的常见问题。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经常走走停停,基础不扎实,而再回头学又不知从哪里开始快速捡起。《新概念英语》第一册(First Things First)为基础级别,涵盖英语世界日常交流对话所需要的基本结构词和句法、语言功能、意念等基础知识。学完第一册可以达到快速提升英语基础、实现基本日常交流的目标。

其次,《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解决了学习者进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快速学得语法后,囫囵吞枣,不能学以致用。随着时间流逝,学得的语言知识会进入遗忘期,最终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而一套系统编写的好教材可以帮助学习者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进步,避免台阶过陡让他们失去学习动力,或者台阶过缓导致学习周期过长。《新概念英语》第二册(Practice & Progress)和第三册(Developing Skills)是基于第一册的语言基础编写的进阶级别,以短故事为语境呈现第一册学过的语言规则,让学过的句法在恰当的故事语境中复现,同时增加新的语言现象,提升学习者阅读、口语和写作能力。《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24课,即24篇文章,篇章长度100—180词,篇章长度和语言难度随着单元逐级递增,篇章内容为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或趣闻。《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分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20课,即20篇故事或说明文,篇章长度250—530词。《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共有48篇文章,为作者根据报纸杂志上的报道改编的非虚构类文章,旨在提升学生对于语言风格的鉴赏力和判断力,从而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

整个新概念体系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的必要性,在对话与篇章难度上量体裁衣,且每篇文章的内容情节与语言知识巧妙结合,通过多次有规律的语言复现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学得语言知识,直到熟练掌握语言技能。《新概念英语》教材的大纲就如同一张“精巧的网”,作者亚历山大就是在这张“网”上填充语篇内容的。学习者只要按图索骥,跟着作者的设计来学习,其结果自然是语言能力的快速飞跃。

2. 趣味性和工匠精神

《新概念英语》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其趣味性和工匠精神上。一套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套教材是否有趣是广大教师和学生选择教材的一个重要依据。《新概念英语》的对话和篇章大都是由作者原创,根据《新概念英语》大纲量身定做,其中尤其以第二册和第三册的短故事和描写性短篇为学习者所津津乐道。这些短篇文章的遣词造句讲究,语言简洁、准确且生动,作者在把故事讲得有趣的同时使用恰当的关键句型,体现了其精巧构思和良好的写作功底。作者亚历山大既是作者和教育者,同时还是一位作家,所以他写的小故事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构思和工匠精神。

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Unit 3 Lesson 59“In or out?”为例。这篇小故事大约为160词,通过故事语境复现了前面学过的几类动词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故事是关于一条宠物狗Rex,这条狗刚开始经常在花园的门外叫,希望有人给他开门进去,于是主人教会了他开门进去;他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游戏,就是开门进花园之后不停地叫,希望有人给他开门出去;再后来主人把花园的门拆了,Rex十分恼怒,从此不见了踪影。这个小故事充满了生活情趣,从宠物趣事中体现了作者的英式幽默。文章用词精练而生动,同时帮助学习者复现了几大英语时态,真是寓教于乐、不可多得的妙语短篇。

《新概念英语》中类似的经典短篇很多,在讲故事的同时,还承载了很多不同侧面的英国文化,例如艺术、社会、人物、科技、考古和自然等,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英国文化。作者亚历山大在1997年来华讲学时对于短小趣闻类语篇的设计是这样解释的:语言需要在真实语境中呈现,而语言呈现之后更重要的是活用语言的环节。短小有趣的语篇可以节省很多呈现语言的时间,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后面的语言训练;有趣的语篇则让人愉悦,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言学习应该是令人快乐的过程(参见1997年亚历山大在北外的学术研讨会录像)。

很多学习者以模仿和背诵《新概念英语》中的小故事为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主要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在教学法上可以得到解释,因为模仿和诵读经典语篇可以纠正学习者的语音语调,同时熟读背诵经典句式可以带来语言迁移,实现语言的习得,这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个道理。当然,背诵不是全部的学习方法,还要结合复述等其他语言输出训练方式,将语言知识活学活用。

纵观市面上的各类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要么过长过难、语言难度缺乏控制,要么语境不真实、内容缺乏生活情趣,让学生无法持续学习。这样看来,由亚历山大精心设计和撰写的《新概念英语》里的经典语篇能够流传几十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3. 自主学习模式

《新概念英语》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活动设计上。《新概念英语》在设计之初,作者考虑到成年学习者因为职业需要经常无法获得教师及时反馈的情况,特意设计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检测的活动。这些没有教师就可以独立完成的活动既解决了没有教师反馈的问题,还便于实际操作,学习效果也很明显。下面同样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Unit 3 Lesson 59“In or out?”的摘要写作(Summary writing)活动为例来说明。

作者先设计几个关于文章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关键句型回答这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将其连成一篇固定字数的短文。设想如果直接让学生根据故事写一篇80词的摘要,这个活动设计就比较难,学生会不知所措,或者摘要写得五花八门,不一定会使用本课的关键句型。这样的学习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而引导性问题让活动难度降低了很多,给出的关键句型提示也限定了使用的语言,有效激活了语言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思维;其次,引導性问题让短文写作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再者,摘要写作后,学生可以比对作文跟原文进行自我检测,实现闭环学习。

近几年高考改革题型,其中新增加的一个题型就是摘要写作,这种题型竟然与几十年前出版的《新概念英语》的课堂活动如此相似,只是考试题没有了提示性问题。这个惊人的巧合其实蕴含了语言学习者的一些基本诉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写作的训练和检测都是难题,需要教师的及时反馈才能进步。而摘要写作作为一个容易操作、容易检测和反馈的任务形式,受到教材编写者和测试者的青睐,也就可以理解了。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正是因为了解学习者的诉求,所以在教材中设计了很多适合自主学习的活动,包括句型转换、连词成句、句型替换等。有人认为这些活动形式与现代的交际教学法提倡的真实语境下沟通的理念有所不同,过于传统,跟不上时代。但笔者认为,这两种活动理念其实并不矛盾,只是不同英语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法有所差别,而且适合不同的学习阶段。每种学习方法都有优势和弊端,需要辨证地看;没有最好的学习方式,只有最“合适”的学习方式。

《新概念英语》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1997年外研社和香港朗文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新概念英语》(新版),非常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那时中国刚刚从语法翻译教学法转型,在交际教学法还没有成为主流之前,《新概念英语》的情景教学法很快风靡全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是一种阵痛,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和尝试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而考试改革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并非一蹴而就。该教材以其内容的系统性、原创性和适合自主学习的特点,受到国内广大教师和学习者的青睐。所以,中国的国情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新概念英语》在中国经久不衰的地位。

本土化

《新概念英语》除了原教材内容的独特性之外,1997年推出的《新概念英语》新版还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工作,包括提供注释、译文、单词表等,让教材更适合广大国内学习者使用。针对自学者,外研社先后推出了《新概念英语》练习册、自学导读系列、练习详解系列,针对单项训练还推出了同步语法、词汇、口语练习系列。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英语培训市场日益扩大,《新概念英语》课程在培训机构几乎成为快速提升英语基础的必开课程,很多教师因为讲授《新概念英语》而成为名师。《新概念英语》以其语篇经典、教学方法便于操作的特点,成为培训机构和公立学校晨读的首选内容。

另外,很多教授《新概念英语》的一线教师的解读和演绎让这套课程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本土化,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他们发现《新概念英语》与国内《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语言知识大纲惊人地契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覆盖了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部重要语法句型;《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复现初中语法现象;《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在难度和句式的复杂程度上可以覆盖高中课程标准的语言技能要求。《新概念英语》成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进阶的必选课程。另外,《新概念英语》对于语法别具匠心的循环复现性设计为教师们津津乐道,让很多教授《新概念英语》多年的老教师对这套教材情有独钟、痴心不改。再者,学习《新概念英语》长大的父母们也会推荐这套教材,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学习。这种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经典永流传”的发展规律。

2012年,外研社再次联合培生朗文公司出版了《新概念英语青少版》,这套教材采用了《新概念英语》的语言大纲,内容更适合青少年学习者和课堂教学,让《新概念英语》体系焕发青春,让更多低龄段孩子从中受益。2019年,外研社又推出了《新概念英语》一书一码版,创建了《新概念英语》公众号,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移动视听资源。拿手机扫一扫封底的二维码,即可登录公众号获取课文音频、动画视频等资源。

对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通过解读《新概念英语》的经典之处和经久不衰的原因,英语教材编写者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

1. 一套好的英语教材应该是系统的。学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套教材,更是一个学习解决方案。

2. 教材内容中篇章的独创性很重要。经典的语言篇章可以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学习者的认同和传颂。读者的好评比任何市场宣传都更奏效。一套教材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生命力。

3. 教材的特点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即在考虑到国内英语教学现状的同时,还需顺应中国教学改革发展方向。过分守旧和过于超前的教学理念在当前都是很难立足和推行的。

结语

综上,笔者从《新概念英语》的独特性和本土化两个方面解读了它在中国课外教材市场经久不衰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英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启示。出版业很多同行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新概念英语》的传奇能否复制?这个问题笔者留给读者去思考,因为传奇的复制需要很多因素促成。作为一个英语教材策划编辑,笔者期待有更多传奇教材出现,开拓国人的眼界,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让理念迭代更新,实现英语教与学的自我飞跃。

参考文献

Richards, J. C. 2006.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G.亚历山大. 1997. 新概念英语第1—4册[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华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教育出版分社高级策划编辑。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学习者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幾樣概念店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