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作用效果

2020-04-21 13:37魏雯雯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内科

魏雯雯

【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接诊的75例疑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呼吸内镜进行诊断、治疗。结果:75例疑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呼吸内镜检查证实:3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26例单纯呼吸道感染,18例上呼吸道出血。实施呼吸内镜辅助治疗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7.33%。结论:呼吸内镜可为呼吸内科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支持。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04-01

前言: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1]。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灶隐匿性、症状相似性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呼吸内镜作为常用设备,其可为医师提供清晰的视野,便于医师精准定位病灶。为判定其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75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3月-2019年9月接诊的75例疑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42.9±14.9)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

(1)呼吸内镜诊断。

给予疑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化吸入2%浓度的利多卡因行局麻,麻醉生效后,根据患者表现选择经口、鼻置入呼吸内镜,自上而下仔细探查患者的呼吸道状况,确定病灶部位后,重点探查病灶状况(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根据探查结果进行确诊。如有必要,可于呼吸内镜下,取受检者的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等深入检查。

(2)呼吸內镜治疗。

根据呼吸内科患者的疾病类型,借助呼吸内镜实施治疗。本研究75例患者中,31例患者经呼吸内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实施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以利多卡因行局麻后,经鼻腔置入纤维支气管镜,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吸引患者的分泌物,恢复支气管的清洁状态,将支气管镜停留于患者感染肺叶病灶处,以高压注射器给予患者注射10ml灌洗液,停留3-5min,确保患者病灶组织与灌洗液的充分接触,吸出并以清洁灌洗液再次清洗,重复3-5次。26例患者为单纯呼吸道感染,实施呼吸内镜引导下局部用药治疗:置入呼吸内镜后,于呼吸内镜引导下,确定患者的病灶位置,以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病灶,并于患者呼吸道炎症病灶表面喷洒适量抗菌药物。另外18例患者为上呼吸道出血,实施呼吸内镜引导下凝血治疗:置入呼吸内镜后,于呼吸内镜引导下,定位出血部位,行APC探针凝血,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行呼吸内镜诊断后,75例疑似呼吸疾病患者均被证实为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8例上呼吸道出血,26例呼吸道感染,3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2.2 治疗结果

本研究75例患者经呼吸内镜辅助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呼吸内镜引导下电凝止血等)后,73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7.33%。1例呼吸道感染、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无效。

3 讨论

随着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这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结合既往经验可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难度体现为: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症状较为相似,加之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灶较为隐匿,难以通过常规方法确诊[2]。而在治疗方面,经口服用药虽然可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但这种治疗方法的显效速度较慢,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上述状况对呼吸内科的诊疗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呼吸内镜作为一类新型微创诊疗设备,其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应用原理为:于麻醉条件下,经受检者口、鼻腔置入呼吸内镜,以呼吸内镜探查受检者的呼吸道、支气管,医师则根据受检者的腔道影像,检查是否有病灶存在,并根据病灶特征确定疾病类型。相对于传统诊断方法而言,呼吸内镜诊断的优势在于:这种诊断方法可充分识别呼吸道隐匿病灶,并根据病灶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合理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表明:75例疑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经呼吸内镜检查证实为呼吸系统疾病。

除了诊断作用外,呼吸内镜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对于上呼吸道出血患者,可于呼吸内镜引导下探查出血点位置,并经电凝技术止血;而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可利用呼吸内镜技术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状况,缓解其支气管感染。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呼吸内镜治疗方法的优势体现为:这种治疗模式可为医师建立清晰、通畅的渠道,便于药物直达病灶,或由医师于清晰视野下直接针对病灶进行止血。呼吸内镜的引入可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诸多便捷,并保障患者的干预效果。本研究表明:75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3%。

从呼吸内科患者的诊疗结果来看,呼吸内镜的应用价值较高。为了确保呼吸内镜诊疗的有效进行,在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呼吸内镜诊断、治疗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做好准备工作。

实施呼吸内镜检查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呼吸内镜诊疗流程,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尽量保持情绪稳定、检查前需禁饮、禁食4h、检查后注意休息等。

(2)咳血分析。

告知患者检查后痰液中有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可自行消失;如患者接受呼吸内镜检查后,出现严重咳血,需立即上报,确定咳血原因,及时实施治疗。

综上所述,宜于呼吸内科的诊疗工作中,推行呼吸内镜诊断、呼吸内镜引导下治疗,以帮助患者确诊,并改善其呼吸系统症状。

参考文献:

[1]王作飞.探讨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作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2):93-95.

[2]张先明,桂坤,杨文婷,等.探讨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作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10):97-99.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呼吸内科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