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船舶过坝联动控制效果分析

2020-04-22 20:27靳海宁张义军兰毓峰杨孝作
中国水运 2020年1期

靳海宁 张义军 兰毓峰 杨孝作

摘 要:在分析现行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建筑运行的基础上,对2018年实施长江干线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措施以来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阐明长江干线船舶联动控制措施实施特点及效果。

关键词:长江干线;船舶过坝;联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U6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1-0044-02

1引言

随着国家对黄金水道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迅猛,而三峡-葛洲坝船闸作为长江航运重要枢纽,更是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1年两坝船闸双双突破亿吨,三峡船闸通过量提前19年达到设计水平,此后船闸年通过量逐年攀升,过闸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船舶高位待闸已成常态化。三峡过坝船舶待闸形势受到交通运输部门的高度重视,按照2017年交通运输部专题会提出的“源头管理、总量控制、远端调度、有序放行、信息公开、依法监督”的总体要求, 2018年1月起对长江干线过闸船舶实施联动控制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当前过闸通航管理矛盾。

2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建筑物运行情况

2.1枢纽通航尺度

三峡河段主航道全长59km,被三峡、葛洲坝两座大型水利枢纽分割成三段不同特性的航道。三峡枢纽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一座升船机,葛洲坝枢纽共分为三座船闸,其中大江一座,三江两座。具体尺度见表1。

2.2枢纽通航建筑物运行方式及控制标准

葛洲坝一号船闸汛期、中水期(每年5-10月)以运行下行闸次为主,闸次间隔时间一般按90分钟控制,一般不换向;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的运行方式以通过大吃水船舶为主同时兼顾坝区上下游待闸数量均衡,每天换向2次(先由上行换向为下行,增加倒空换向时间30分钟;运行结束后再换回上行,增加倒空换向时间60分钟)。葛洲坝二号船闸以上行为主,闸次间隔时间一般按90分钟控制;葛洲坝三号船闸以迎向运行为主,迎向运行闸次间隔时间一般按30分钟控制,同向运行闸次间隔时间一般按40分钟控制。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实行单向运行,闸次间隔时间一般按90分钟控制,遇一线船闸检修等特殊情况,另一线船闸则单向运行,定期换向,昼夜换向不超过1次。遇船流严重不均衡,三峡南北线船闸可采取同向运行措施,船流达到相对均衡后恢复单向运行。

三峡升船机以迎向运行为主,迎向运行厢次间隔时间按60分钟控制,同向运行厢次间隔时间按90分钟控制。

3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情况

3.1联动控制措施执行現状

为了缓解近坝水域船舶积压情况,2018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长江干线过闸船舶联动控制方案,该方案遵循“源头管理、总量控制、远端调度、有序放行、信息公开、依法监督”的控制调度原则,将调度水域扩展至541.8公里,上起重庆云阳大桥,下至湖北石首长江大桥,并将坝上、坝下水域由近及远分别依次划分为核心水域、近坝水域、控制水域、调度水域,见图1。船舶按照到锚地时间分区域待闸,核心和近坝水域待闸总数不超过600艘(上下游均不超过300艘)。同时控制水域待闸船舶总数按420艘控制(上游70艘,下游350艘),调度水域待闸船舶总数按不超过820艘(上游420艘,下游400艘)。见图2。

3.1.1联动控制与滚动预计划

三峡局每日21点准时发布三峡-葛洲坝船舶滚动预计划,该计划分黄、蓝、白三种颜色显示。黄色区域为滚动预计划前3天的船舶数,必须在核心水域待闸,并应在滚动预计划发布后24小时内进入核心水域待闸;蓝色区域为滚动预计划第4天船舶,在近坝水域待闸;其余船舶在白色区域显示,在控制水域及调度水域待闸。依据联动控制各个区域待闸数量控制确定预计划船舶安排数量,一般坝上核心水域安排180艘左右,近坝水域70艘左右,同时坝下核心水域安排220艘左右,近坝水域70艘左右,具体数量依实际通航需要而定。

3.1.2联动控制与过闸安检

为了加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长江水利枢纽的安全和秩序,充分保障船舶安全过闸,三峡局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为保证每日过坝作业计划编排的数量,并根据海事部门每日的安检数量,一般情况下依据滚动预计划所列核心水域船舶按序下达安检计划。同时为缩短安检合格后的船舶待闸时间,三峡局每日9时、21时共推送两次安检计划。每日21时发布滚动预计划之后,编制安检计划,编制数量为安检中、安检合格、新推送安检合计80艘左右(单边),次日9时为新推送安检40艘左右(单边),过一坝船舶按单边2艘控制,具体数量依实际通航而定。

3.1.3联动控制水域管控措施

长江干线船舶过闸联动按照《长江干线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方案》施行,具体由荆州海事局、宜昌海事局、重庆海事局负责实施船舶联动管控。按照“计划登记—分段锚泊—点名放行—联合管控—全局一盘棋”措施,积极开展过坝船舶联动管控。2018年联动控制放行过坝船舶6487艘,日均32艘左右,2018--2019年枯水期,结合中游航道枯水期疏浚施工交通管制,对过坝船舶联动管控,放行船舶2.75万艘次,有力缓解了近坝待闸船舶压力,保障了通航畅通,管控期间过坝船舶安全有序。

3.2交通组织实施特点

3.2.1高度协调性。

联动控制涉及到坝上坝下541.8公里范围内的水域管理,涉及到多个通航管理部门及现场管控,需要各单位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和协作履职。

3.2.2机动灵活性。

由于通航时期各不相同,受汛期、枯水期流量水位影响,船舶过闸条件也相应有所变化,尤其枯水期对船舶的吃水控制尤为苛刻,由此导致联动控制需依据实际通航需要分配调集不同吃水船舶到相应区域待闸,以此满足计划编排的需要。

3.2.3持续连贯性。

联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船舶进行百分百安检的前提保障,只要有足够的待闸船舶在相应的安检区域待闸,安检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安检合格的船舶才能进一步收到过坝作业计划,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3.3控制效果

通过实施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措施,与现行的过坝交通组织紧密结合,在控制待闸船舶数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联动控制水域范围内船舶过坝秩序进一步稳定。2018年全年,三峡—葛洲坝枢纽上下游水域待闸船舶数量平均值为883艘,近坝河段以内水域日均待闸船舶数量仅为526艘,有效降低了船舶在近坝河段以内水域内扎堆集中待闸带来的相关风险和隐患。

4结束语

长江干线船舶过坝联动控制实施方案较系统、较规范地缓解了三峡河段近坝水域的船舶积压问题,过坝船舶在调度水域、控制水域、近坝水域和核心水域有序锚泊待闸,船舶在近坝水域集中待闸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有利于长江干线全水域船舶通航的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