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

2020-04-22 20:35强彪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有效应用互联网

强彪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家校共育的现状,提出了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全面实行互联网化家校共育的理论,通过创建家校共育的网络讲堂、创建家庭教育论坛以及通过微信工作号和微信群远程互动,共享资源三方面举措,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家庭教育,促使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家校共育  互联网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20-01

前言

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就说明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同时与家长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家校共育才是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家校共育有了更好的平台,不仅使教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孩子的学习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也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有效地促进家校共育,为孩子的教育付出一份力量。

1.目前家校共育的现状

家校共育这个观点已提出了几十年,但一直以来实行地却不顺利,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家校共育观念意识浅薄,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属于学校的事,跟家长没有丝毫关系,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家校共育就是家庭配合学校,听从学校的安排,帮助教师监督学生学习,从意识上他们觉得家校共育主要是学校负责,家长只是配合学校,这就使家长在家校共育上处于从属地位,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二是家校共育存在地域差距,尤以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为主,这些家庭由于家长文化程度可能不高,家校共育意识比较浅薄,或是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奶教育孩子的思想比较老化,他们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没什么关系,且他们对一些电子设备比较陌生会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或是单亲家庭孩子身心受到创伤的,这种家庭的孩子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也不活跃,家长也不重视孩子的内心想法,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几种家庭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比较浅薄且家长与学校沟通上有障碍导致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1]。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全面实行互联网化家校共育

全面实行互联网化家校共育的理论,通过创建家校共育的网络讲堂、创建家庭教育论坛以及通过微信工作号和微信群远程互动,共享资源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详细阐述:

2.1创建家校共育的网络讲堂

一直以来,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定期开家长会的同时举办家校共育理论讲座,使家校共育这一理念能够深入家长的心中,但是大部分家长都是工薪阶层,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参加家长会,导致家长对家校共育意识比较浅薄。创建网络讲堂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困难,家长可以抽自己的时间登陆账号进行学习,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家校共育的意识,同时能够引领家校共育顺利开展,力争培养出身心健康、成绩优异的学生[2]。

2.2创建家庭教育论坛

家庭教育论坛是针对于家长们创建的交流、分享家庭教育得失心得的一个平台,有效克服了家长对孩子教育无从下手的困难。这一论坛主要围绕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分享、沟通和解决问题,论坛参与对象可以有教师、家长和学生,这更加有利于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身心和学习上的问题,及时克服和沟通问题,针对性解决每个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2.3通过微信工作号和微信群远程互动,共享资源

现在微信已经占据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中,它比博客、QQ等社交平台应用更加广泛,针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环境,或许网络讲堂和论坛这两种形式不能普及于所有的家庭中,而微信这一平台则能克服这一困难,它几乎是每个家庭都在使用的一个社交平台,学校每个班级班主任可以组织创建家长微信群,微信群成员是每个学生的家长、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群里每天可以發布作业或参考答案,也可以发布一些学习、教育类的资讯,同时家长们可以聊孩子的学习、生活和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能够通过微信群交流沟通学生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及每个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动向,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班主任可以创建微信工作号,定期推送家校共育的培训资源等供家长和老师及时学习,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共育的认识,有效促使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

3.总结

总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合理运用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共享教育资源,有效实施家校共育,塑造学生健身的身心,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霞.微信群在城乡小学家校共育中的比较研究——以L市为例[J].名师在线,2017(24):85-86.

[2]戴燕峰.论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8(26):162-163.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有效应用互联网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