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学生,让职教课堂焕发光彩

2020-04-22 20:35王庆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王庆

【摘要】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一直是职校教师孜孜追求的。在职业教育进行如火如荼的发展和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结合课堂教学思考,针对职校学生特点,尊重接纳学生,给学生发展指明方向,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前备学生、备教学内容,课上进行启发引导、促进生成,课后巩固拓展分享,让职教课堂焕发光彩,培养出应用性、创新性、发展性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走近学生  备学生  促进生成  巩固分享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214-02

职业学校学生是经过中考筛选后没有考上四星级、三星级高中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暂时处于后列。从小因为家庭、社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有着欠缺,但是处于十六、七岁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虽然经常听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但到底起跑线在哪?幼儿园?小学?初中?……其实,只要努力都是孩子们的起跑线。针对时代的快速发展,职校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言:“真正的教育学是活在课堂里的”,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让课堂焕发光彩。

1.接纳尊重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因为中考失利,分数线没有达到高中分数线,通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职业学校的。极个别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是老师头疼甚至放弃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并且行为习惯也比较差,这些学生到了职业学校就是想混个毕业文凭,对学习不感兴趣、专业不感兴趣,这给职校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现在的学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老师们经常抱怨学生差、学生难教。职校教师要认识到如果没有这些学生,职校老师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职校老师要認识到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职业的光荣性和责任性,包容性要大,心理素质也要足够强大,老师们必须无条件的接受我们的学生,并且尊重他们。要善于观察、找准切入点,耐心引导,寄予期望,不抛弃不放弃。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他们知道哪位老师是真心希望他们好;哪位老师说话是含沙射影,是在讽刺挖苦;哪位老师的课可以糊一糊;哪位老师的作业必须认真对待……学生也会“看人下刀,看客上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第一主体是教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严格,松弛有度、有方法,讲技巧。学生是“魔高一尺”、我们老师是“道高一丈”。

2.给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职校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在学习和发展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怎么把学生培养成慢慢爱学习、对未来发展有规划并能持续努力的合格的劳动者,都是职校教师需要动脑筋去思考并不断实践的。要了解学生内在需求,结合学生的发展,设身处地为学生进行规划,帮助学生找回原动力。在无条件接纳学生的同时要让学生能“亲其师”。学生都具有向师性,老师真诚的认可、赞赏、鼓励,慢慢地靠近学生、走近学生,学生自然会“信其道”。协助学生帮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加上正确的方法和努力,自然会达到目标。国务院发布“职教二十条”中提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在职校生有非常好的发展途径,在学历方面五年一贯制学生可以直接“专转本”、“专接本”或“专升本”,三年制学生可以考“对口单招”、“注册入学”或“成人高考”。“职教二十条”中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做好专业入门、专业发展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慢慢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自豪感。

3.让课堂焕发光彩

学生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与学生交流、信息的传递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站在学生的旁边陪伴学生学习,激发、引导学生学习。

3.1课前备学生、备教学内容

备学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高效的关键点。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学习态度及学习基础,必要的时候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课前预习指导,新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衔接上,课前布置学生做好知识储备,复习已学的知识,利用微课、网络学习平台等布置学生先完成预习作业、小调查等,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及展示。

预习不仅仅是布置完了就算了,还要进行指导、检查,肯定已完成的学生,表扬完成好的学生。结合新授课的培养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不能死搬教材。比如有的中专班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较薄弱,采用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英语教材,学生上课根本就听不懂,也无法做到和老师互动,上课也激发不了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听的浑浑噩噩的,听一会儿就跑神了,要不睡觉、要不发呆,老师教的困难,学生也是无从下口,这样无效的课堂,无疑是浪费了老师的精力和学生的生命,所以首先老师们就要对授课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有所得。

不能把课本知识生搬硬套的搬到学生面前,不能把学生学不好、学不会都归结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习惯差等原因。职校生在某些方面可能是不如普高学生,但普高学生肯定也有某些方面不如职校生。老师要想法设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弄懂,教材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载体,老师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3.2课上启发引导,促进生成

教有法而无定法,课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对学生进行引领,教师要智慧地教,教会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体验模式、合作模式、探究模式、对话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结合课前预习的内容,学生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说出自己的思考思路,经过老师点拨,豁然开朗,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生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引领,这是最能彰显老师教学水平、教育智慧的,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教师利用网络授课平台、采用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整合教学资源,例如我校使用的药育智能虚拟实训仿真平台、文物修复医院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一定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到教与学的融合,教是为了学。教师结合学情、学生必备的技能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加强形成性评价,用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关注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对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好或作业做的认真的学生,进行及时肯定与表扬。要从评价教师的教学转变到评价学生的学习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不能一张试卷“定生死”,要更好的关注知识以外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目标的评价。

3.3课后巩固拓展分享

课后,让学生利用移动课堂、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继续学习,延续课堂教学,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联系生活,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对知识进行运用,进行多种形式的成果汇报、作品展示、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取得学习成果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学生培养具有职业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研究,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课前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把握住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让职教课堂焕发光彩,培养出应用性、创新性、发展性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景忠.聚焦与反思:近距离观察职业学校课堂[J].江苏教育,2015(28):6.

[2]熊绍先.突出职教特色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9(05):62.

[3]陈如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中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控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