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自然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2020-04-22 20:35张志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张志生

【摘要】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平台,根据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指导活动开展的全过程里,设定研究目标和方向,建议采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89-01

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并通过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关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已经成为广大生物学教师为全面发展学生而不断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笔者也在不断探索,怎样在确保《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下,让生物学核心素养渗透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去。经过多年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参加市级评选,笔者发现:虽然科学技术已经以各种设备、手段、方法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但有效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生物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也能很好地达成对初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在此,以研究性学习成果《云霄新农村建设应怎样做到生态美与百姓富统一》为例,探讨课外活动如何达成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指向“社会责任”的选题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1]这个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名称是《云霄新农村建设应怎样做到生态美与百姓富统一》。该项目提出的背景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我国将全面集成小康社会,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殷实小康但环境遭受污染、资源严重枯竭,并非百姓的目标,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百姓的追求。因此,教师在指导选题时就是为了渗透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并且为学生们确定“百姓富”和“生态美”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在成果呈现阶段,我为研究小组作点评时就写到“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看起来都是国家大事,与学生的关系不大。这一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带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份较为详细的研究报告。这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要达到的‘百姓富、生态美目标有机统一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指向“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1]在指导开展活动前,建议学生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仔细观察、如实记录,通过资料分析、数据统计,最终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小组带着“能结合生物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路,走访调查了我县的几处生态农业场地,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初步探讨了适合云霄县广大农村发展的生态观光农业之路的思路,并且得出“能真正的做到在生态优美、环境优良的农村生产出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绿色食品,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观光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个结论,为解决阻碍农村脱贫致富的问题找到了方法。从而也较好的落实了“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

三、指向“生命观念”的调查记录

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1]作为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笔者在指导过程中,一直强调以“生态美”作为研究的侧重点,要往是否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是否利于人民健康、是否利于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进行调查记录。学生们调查到了:1.种植品种应该多样化,丰富人们需求(基因多样性);2.施用有机肥,提升葡萄品质(变废为宝);3.科学诱捕害虫,减少农药使用(生物防治法);4.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杜绝水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5.果实进行套袋,既防虫菌又防农药(减少污染、利于健康)。这些调查都能指向生命观念的落实,并且在每个调查项目的后面都紧密结合生物学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让农民们能做得更好。

四、指向“理性思维”的信息处理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1]本研究项目的核心就是学生们通过调查到的一系列事实和数据,本着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寻找并总结出适合农民们富裕起来,又让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发展模式。学生们应用对比的方法,从调查记录和分析数据,初步得出结论:

(1)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规模化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凭借雄厚实力,把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而位于山区的农村,则应该借助优美的山水风光,开展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生态休闲农业,开展好农家乐。

(2)生物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采取有效的生态措施,才能生产出百姓放心、消费者满意的绿色食品,才能留住原生态的优美自然风光。

(3)云霄各地农村应该结合本村自然条件及生物资源特色,发挥优势,主打“一村一品”开展好生态休闲农业。

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形成阶段,让科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初步迸发出了科学思维的火花。

五、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反思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是研究性学习作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不能等同于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也不能看作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因为相对固定的成员组成;再加上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到野外环境或社会中进行调查、调研,这就涉及到日益敏感的安全问题,因此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调查或考察活动存在着诸多困难。

为了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理念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间的矛盾,经过总结指导活动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由学校以行政支持的方式,通过成果汇报的形式,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小组成员在班级、年段乃至学校举办成果展览,或者召开成果汇报会,由小组成员上台汇报。这样做,一来可以尊重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们的劳动成果,二来可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吸引更多初中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广泛地开展好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