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困境

2020-04-22 20:35邹如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操教学现状

【摘要】体操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身体姿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全面促进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然而,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体操教学方式已不适应高校教育发展要求,使体操教学面临巨大的发展困境,文章就高校体操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困境,旨为高校体操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操  教学现状  改革困境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223-02

在20世纪80年代,体操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体育教学内容,并在校園受到推崇和热爱,是当时学生展现强壮体质的运动项目之一,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和满足,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断提升,高校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增多,体操已失去当年的风光,并被逐渐的边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文件的实施,体操依旧没能恢复往日风采,体操运动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束缚了发展,同时,体操教学改革滞后于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使自身处于艰难处境,为此,本文对高校体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困境。

一、高校体操教学的现状

1.教学设施陈旧落后

体操是一项非常注重技术的运动项目,学生技能学习几乎都要在器械上完成,对体操器械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高校体操教学通常以个人项目教学为主,所以,体操基础设施是教学正常开展的保证,但在当前高校体操教学中,单杠、双杠等较为常见,而吊环、平衡木等器械相对较少,体操器械设施的缺乏直接导致部分体操教学内容无法开展和实施,从而也弱化了体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传统的体操教学通常以单杠、双杠、跳马、跳箱等为主要教学设施开展教学内容,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先进行原地动作练习,然后再进行器械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机械和被动,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教学活动显得沉闷和压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激情。

3.教学观念较为滞后

随着“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理念的提出,加强学生体育课堂参与度和体验性,培养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操项目由于运动项目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技能的传授,而缺乏学生兴趣的培养,加之体操运动本身娱乐性的缺乏,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体操教学以内容为重点,以技能学习结果为重要考核指标,忽略了对学生体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从“终身体育”意识的理念出发,缺乏对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培养,很难让学生扎实的掌握体操技术动作。此外,体操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状态,学生没有良好的身体和体育基础很难适应高校体操教学的强度,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失去体操原有的健身功能。

二、开展体操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体操运动中既有动力性动作,也有静力性动作,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力量、柔韧、灵敏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所以,在近年来也有部分高校逐渐开始重视体操课程的教学;其次,体操不仅能够起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由于体操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和训练的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学生不怕苦、能吃苦、敢吃苦的优秀品格,锻炼学生顽强的毅力,通过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最后,体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内在的气质。

三、体操教学改革的困境

1.缺乏趣味性学习参与度低

体操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死板,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度较低。与羽毛球、篮球、轮滑等运动项目比较,体操缺少项目本身的趣味性,在学习过程学生面对的大都是体操器械,缺少其它运动项目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得体操项目缺少“人气”,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然也缺少了一种“温度”,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性不高。因此,在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学要向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向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对体操教学的热情,要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从事体操活动的兴趣。

2.安全性限制高校体操发展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出于学生安全性的考虑,许多带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已逐渐限制开展。例如,许多高校运动会已经取消男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长跑,标枪、铁饼等项目也已经在部分学校运动会找不到踪影。体操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目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体操项目着实对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许多学生甚至连引体向上都做不了几个,单双杠上技术动作又何谈能够完成,所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严重影响了高校体操课程的开展。但事物的双面性也同时说明,体操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体操教学中可以降低动作技能的要求,转向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以技能促健康,从而减少项目的危险性,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敏.我国高校体操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研究[J].体育时空,2018,2:192.

[2]林川.新时期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22-123.

[3]刘丹侠,陈镜妃.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28):83-84.

作者简介:

邹如云(1970年3月-),女,重庆人,本科,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体操教学现状
体操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