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23 09:39王慧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层问题对策

王慧

摘   要:分析了当前基层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种子新品种试验示范、落实种情监控、有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以及大力营造良好宣传氛围等6个方面论述了抓好基层种子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为基层种子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种子管理;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024-01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种子产业打破了区域性封闭的运营模式,逐渐向更大的市场、更广的空间发展,流通渠道更加多样,产业链条更加完备。但是,基层种子市场仍然存在种子质量不达标、种子经营不规范等问題,需要在不断提升种子市场监管强度、加大种子执法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基层种子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种子市场中的种子呈现出品种杂、乱、多的现象。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在售卖种子时“未审先推”,将未经过科学审核和试验的种子提前销售给农民;部分经营人员甚至提前推广销售试验用种,即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种子。另外,随着种子销售途径的多样化,还有部分不法主体利用农户追求便宜的心理,通过网络销售假冒伪劣种子[1]。因此,市场中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种子索赔难问题,最终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

1.2   种子市场经营不规范

种子市场经营不规范主要体现在:①部分经销商在未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开展无证生产经营;②少数经营人员为减轻工作量,不备案或不规范备案;③部分经营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套牌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种子包装不符合规定;④经营网点存在销售记录缺项,导致少数农户在种子纠纷案件中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2]。这些违法、违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种子市场监管的难度。

1.3   种业营销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种子经营人员缺乏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知识,完成种子销售后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其次,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缺少科学防控且维权意识淡薄,不具备处理种子纠纷事件的基本常识;最后,不法商户为对抗检查销售未审定品种种子或者其他违规销售行为,采取隐蔽销售或只开一本发票甚至不开发票的方式逃避检查。

2   做好基层种子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针对种子市场经营杂乱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经营监管。一是紧抓关键环节,严把品种市场准入关,杜绝假冒伪劣品种进入种子市场;同时突出重点环节,严格检测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二是强化并规范农作物品种备案审查制度,全方位把控品种审查工作质量。完善种子网上备案制度,规范各个地区的品种监管,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种子不予备案。三是强化种子市场执法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种子经销市场、代销点及经营户的经营台账等进行监督检查,严格督促种子经营户落实经营台账、完善索证索票等经营自律制度,加强重点区域、季节和各个品种的种子质量检查,严厉查处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为种子市场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加强种子执法队伍建设,不定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强化执法人员学习能力、扩充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执法人员在品种区试、品种登记、种子检验、种子认证、展示评价等各个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二,结合培训、讲座、现场执法等途径,以强化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骨干培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懂法律、敬法律、有素养、有技术、有知识的种子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第三,有效对接种子经营户,不断加强对各级销售网点的监管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销售商的知识储备。

2.3   加大种子新品种试验和种子生产管理

在加强对农作物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筛选出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等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并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大农业新品种在本地区的推广。同时,有效强化种子生产企业专业化生产、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优势规范各个农业生产基地,为种子生产基地争取更多的资金扶持,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合理引导种子生产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确保种子生产的质量和数量[3]。

2.4   落实种情监控

基层种子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即做好种情监控,通过强化种子生产、种子质量、品种监测、推广应用等方式,全面筑牢农业服务根基,突出种量库存、生产两手抓,做到从源头管控、监督种子企业生产,以规范良种流通。有效借助样本点及时掌控种子市场行情,落实种情监控工作质量。

2.5   有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

加强基层种子管理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区块链技术与种业管理应用、种子供应链管理等相结合,有效拓宽市场监管渠道,解决因地域、品种、管理规范等差异导致的执法难、管理难问题。通过应用互联网新技术还可以实现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种子行业品种信息共享、落实种子行业规范共建、种子质量标准共识,从根源上解决种子市场的乱象和监管问题。

2.6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加大对《种子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三下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科技下乡等活动,通过种子经营主体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种子法》相关知识、普及真假农资鉴别知识、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维权问题,从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种子打假行动中,营造全民参与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

3   结论

通过加大对基层种子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助推种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发展,稳固基层种业产销链,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实现粮食稳产、农业增收,并从生产源头上带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邢石福.基层种子市场执法现状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9(10): 62.

[ 2 ] 孔兆军.加强种子管理,确保农业增效[J].现代园艺,2019(23):56-57.

[ 3 ] 王洪军.论种子市场监管现状的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 2019 (2):134.

猜你喜欢
基层问题对策
基层巡览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