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0-04-23 09:39杨刚锋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苗木培育林业工程

杨刚锋

摘   要:随着我国逐渐将重心放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上,林业生产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此,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保证林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造林技术和苗木栽培技术一直都是林业工程中的重要生产技术,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是否能实现长远发展。为此,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强研究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保障我国林业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056-01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志码: B

1   林业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1.1   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满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水系统好等要求的育苗地,从而保障幼苗不受伤害。相关研究表明,苗木在轻壤土、沙土壤和壤土环境下生长比较好,若是在盐碱土或沙土环境下种植苗木,需要相关人员先改良土壤环境,经检测合格后才能种植。育苗基地环境各方面的条件必须达到非常均衡的状态才能种植苗木,否则会导致幼苗无法茁壮生长。此外,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确保在育苗地设置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尽可能确保道路与行人或车辆通过,以此可以顺利拉进机械设备,让相关技术人员快速到达育苗地,有效监测幼苗的实际生长状况。

1.2   苗木种子处理技术

采集、储存种子及种子质量都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对整个工程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综合考虑后,林业工程人员会选用当地树种种植。原因如下:①选择当地树种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可以解决很多经济成本。②选择当地树种可以不重点考虑环境的影响,并且一般不会出现虫害和温度土壤不适宜等问题,种子存活的可能性较大。③选择当地树种可以有效防止物种入侵,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1]。相关人员储存种子时,要谨慎对待干燥环节的工作。现阶段,人们主要使用人工和自然两项干燥方式。具体使用时要考虑实际情况,这2种方式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比如,人工干燥特别注重温度,要求工作人员要控制好准确的温度,否则种子会因此死亡。此外,最好使用冷库储存种子,这就需要投入一定资金,也可以将种子放在阴凉的环境中。

1.3   播种技术

最常用的方法是播种法,其操作简单方便,与种植普通农作物相似,但是后续操作比较复杂。比如,虽然将树种撒到土里很简单,但是幼苗却很难存活,为此,需要工作人员控制好生长环境,确保幼苗能够茁壮生长。

植苗法主要依据施工土壤情况判断其使用效果,在充分考察土质条件,处理好土地后,挖出适宜深度的土坑,盖住树苗根部。工作人员要控制好土坑深度,过深会掩埋部分枝干,枝叶无法呼吸,最后死亡;过浅会暴露树苗根部,无法吸收土壤养分,流失水土。

分殖法主要针对有根部的树苗或树苗其他器官,比如,将枝干等器官作为种苗培育。这种方式不需要很多生产成本、存活率高、树苗生长快,操作简单方便,生长时间也比较短。但是由于树苗不是所有器官都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所以这种方式的培育范围比较狭窄。此外,该方式要准备质量很高的模板,需要花费更多成本。

1.4   施肥技术

工作人员要控制好施肥数量和次数,否则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合理施肥可以改良土壤,保障幼苗生长,种植苗木前施肥可以补充土壤的微量元素。工作人员需调查好种植地的土壤,从而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依据土壤实际情况可施积肥和钾肥。工作人员要均匀施肥并翻耕,控制好浇灌水分[2]。

2   林业苗木培育移植技术

2.1   移植最佳时机

选择最佳移植造林时间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比如,某市的最佳移植时间是在每年3月初至4月下旬,此时苗木正处于生产,当地温度逐渐上升,降水也逐渐增多,所以这个阶段是最佳移植时机,工作人员应尽快将生长比较好且存活的幼苗移植到造林地点,从而保障苗木的茁壮生长。

2.2   合理密植

一些林业工程为了创造更大经济效益,通过密植移植造林技术,以此产出更多木材。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密植程度过高,树木就无法健康生长,整个林业生产质量会严重降低。为此,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树木对土壤的要求以及生长特点进行移植,控制好移植树木间的距离。比如,小型乔木要保持40 cm左右的间距,大型乔木要保持120 cm左右的间距。工作人员要依据不同树木的移植需求开展移植工作。

2.3   移植注意事项

只有苗木根系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才能提升种植区苗木的成活率。外界因素很容易影响树木的起苗、运输和移植,最后破坏苗木的根系,不仅导致移植造林失敗,还会影响苗木健康生长。为此,需要工作人员重点保护苗木根系,再进行起苗和运输,要控制好起苗时的深度,避免因失误损害苗木根系。要用泥土包裹苗木根系进行运输,如果造林地比较远,要适时地给苗木洒水,保持其根系水分,否则会导致苗木移植后无法快速生长。同时,当苗木运输到指定区域后要立刻移植,从而确保苗木顺利生长。

2.4   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整个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贯穿了全过程,其中冬季和春季是最重要、最关键的2个防治季节。首先,春季是病虫害的生长阶段,需要相关人员利用必要手段改变外部环境,以此尽可能在病虫害的生长阶段将其消灭;由于冬季外部环境温度较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害虫的幼虫生长,所以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可以多喷洒一些杀虫剂等防治害虫,保护苗木被冻伤的部位,杀虫剂中含有减少有害细菌侵袭苗木被冻伤部位的成分。工作人员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想要阻止害虫在冬季生长,可以适量喷洒波尔多液,以此消灭大量的害虫,提升林地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整个林业工程的营造林高质量水平,需要工作人员高效开展苗木培育工作,选择最合适的移植造林技术,否则会直接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若要提升林业的生产水平,需要相关人员重点保障这2个方面的工作质量,在开展实际工作之前,相关人员要对林区特点了如指掌,再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移植造林技术,控制好整个移植工作的质量,从而保障林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工作人员在生产中要不断优化栽培技术,为苗木的茁壮生长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1 ] 田学山,余锋.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8(24):100.

[ 2 ] 杨春瑜.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3):105-106.

猜你喜欢
苗木培育林业工程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