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植苗造林技术研究

2020-04-23 09:39王继日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林场

王继日

摘   要:林场植苗造林是优化我国生态环境的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主要阐述了我国林场植苗造林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林场植苗造林的技术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林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林场;植苗造林;技术及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076-01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B

林场植苗造林主要是指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的栽植造林模式,这种造林模式要求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结构以及发育良好的地上部分,它可以适用于我国大多数的造林树种和自然环境,因而受到林业部门的广泛青睐。由于我国的森林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的实际需求,因而加大我国林业植苗造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林业植苗造林的工作实践中,林业部门不仅要深入分析植苗造林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植苗造林技术,同时也要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帮助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植苗造林的影响,提高我国林场植苗造林的质量和效率。

1   林场植苗造林的发展现状

植苗造林在我国林场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我国林场造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社会经济性和林木成活率相对较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林场造林手段。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在林木需求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林场的植苗造林已经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之城镇绿化道路以及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而我国的林场造林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林场植苗造林的工作实践中,仍然有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植苗的不断发展。林业植苗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林场林苗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小,其经营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天然防护林以及退耕还林等项目还未能得到全面落实;第二,林场林苗的建设工作缺乏大型的项目支持,其资金投入力度相对较小,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第三,林场植苗造林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植树造林的切实需求,这也是我国林场林苗成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林场植苗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对其形成原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林业的不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林场植苗造林的技术对策

2.1   提前整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干旱地区的苗木死亡率,林业部门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春季土壤化冻时或者栽培苗木之前开展整地工作,有效减少其他杂质对林木成活率的影响。在整地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合理设置整地的宽度和深度,为林木的良性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2.2   造林时间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土壤的含水量较低,气候环境较为寒冷,因而其植苗造林时间大多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除此之外,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林场均设有苗圃,其种苗主要包括樟子松苗和落叶苗,这种造林方式可有效减少植苗造林的病虫害问题,对提高其种苗成活率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在植树造林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应遵循“先低后高、先阴面后阳面”的造林原则,从而有效提高造林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2.3   苗木的选择

在苗木的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以及土壤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苗木种类。此外,林场的植苗造林还应选择易成活、病虫害较少、根系发达、包有土块和营养袋的优良苗木类型,并全面掌握林木种植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切实了解林苗的生活习性及栽种目的,以适地适树生长为基本原则,有效提高我国林业造林的质量和效率。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气候环境较为干旱,土地沙化程度较为严重,故而应该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林木种苗,如樟子松苗和落叶苗,从而有效提高种苗的成活率,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在林场植苗造林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林木的自身特性及林场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苗木间距,并使其根系能够尽量铺开,进一步提高林业植苗造林的质量和效率。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导致林苗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林业部门应该根据林场植苗造林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已经患病的林木进行药物救治,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及时清除已经死亡的林木并进行焚烧,有效减少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5   栽植技术

林业植苗造林的栽植技术主要包括穴植法、缝植法以及沟植法。穴植法是指在种植区域内挖植多个位穴,并根据苗木的实际大小合理设置其深度和宽度,是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林业种植技术;缝植法是指用铁锹或者其他工具进行开缝,并根据苗木的自身特性设置合理的植株距离及缝隙深度,并将苗木放置于开设的缝隙之中,然后用土壤将缝隙填平压实,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松软土壤、沙壤土以及高寒山里的苗木种植;沟植法是指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开沟处理,栽种适宜的林木种类,然后再将机械设备开往相反的方向完成土壤的回填工作,这种苗木栽植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种植速度相对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林业植苗造林的效率,但是这种栽植方法只适用于相对平坦的地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   结语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必须对林业植苗造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植苗造林技术,切实做好栽植前的整地工作,科学选择林木种类和种植时间,采用合理的方式减少病虫害,从而有效提升其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为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林场
东北虎放归东兴林场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湖南省林业局评选出2019年全省十佳国有林场和十佳森林公园
国有林场的改革与思考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试述国有林场经营发展思路
中央财政拨付37亿元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改革·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