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普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对策研究

2020-04-23 09:39姜玮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改善生态文明保护

姜玮

摘   要:阐述了目前金普新区农村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114-01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志码: A

1   目前金普新区农村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   乡村企业及农业种养殖污染严重

由于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淡薄,或者是企业运转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乡村企业很少按照要求购买相关设备,以用于处理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并将其直接排放或堆放于露天场所, 导致大气、水源和土壤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环[1]。

随着金普新区都市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设施农业已然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伴随其中的是农膜残留、农药化肥施用过度等问题日趋严重。2019年, 虽然金普新区开展了农药包装和农膜等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实效,但距离实现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仍然存在一些差距。设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农药包装盒农膜(大棚膜、地膜)等废弃物残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物理破坏和化学破坏, 改变了土壤的原有性质,影响了地表水的渗透作用,进而最终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收益,盲目地施用农药、化肥,污染土壤和饮用水源。另外,随着新区农村养殖业的兴起, 畜禽粪便处理不妥也会给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密集、无序的水产养殖也可以使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并且会污染水源等。

1.2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基础环境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村饮水、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近年来,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新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目前,金普新区新农村“六化工程”(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等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每个村屯都建立了多处垃圾集中投放点,便于广大农村居民投放垃圾,也便于各村集中处理垃圾[2]。但由于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产生的废气、污水、生活垃圾等无法进行有效处理,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也较为严重。

1.3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方式较为落后

由于受到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有限文化教育程度及诱惑的市场经济等的综合作用,大部分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无法对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3]。

2   加强金普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2.1   总体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金普新区管委会、金普新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金普新区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及金普新区美丽乡村建设领导,本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统筹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注重建设品牌农业、生态农村,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积极主动地改善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环境,通过地方政府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作。

2.2   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金普新区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工作,并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实施[4]。这项工作培养了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树起了“爱卫生、讲文明”的新风尚,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绿化造林面积;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一系列具体工作;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及饮用水管网建设;加大复耕力度,全面修复农村废弃矿山的生态;积极推广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实施气化工程,加大畜禽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2.3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金普新区的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兴村富民。第一,以金普新区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以金普新区现代农业为抓手,通过绿色发展衍生各项绿色产业链,纵横发展形成金普新区特有的县域经济发展网络,保持经济发展持久永續的活力。第二,以功能拓展引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金普新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深度开发农业功能和乡村旅游服务需求,实现乡村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第三,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的共赢关系既顺应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也顺应了农民对美好家园的更高追求[5]。

另外,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科技下乡。加强金普新区农业技术人才的团队建设,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送服务下乡,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2.4   认真学习全国优秀案例

以国内美丽乡村典范——浙江安吉为例,浙江安吉本着“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共生”的原则,坚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使安吉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金普新区可以将“安吉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新区实际,转化成适用于新区美丽乡村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 1 ] 谭斯文.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J].农村经济与技术,2019(23).

[ 2 ] 尹俊.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

[ 3 ] 杨玲玲.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

[ 4 ] 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5 ] 万俊毅,曾丽军,周文良.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8(3).

猜你喜欢
改善生态文明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