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

2020-04-23 09:39姜杰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

姜杰

摘   要:农业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任务,作物产量研究需要对作物技术、人为因素和生产模式、气候条件和生产环境等进行多种研究。一旦建立了明确的关系,土地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就能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因素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122-01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A

农业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技术以及高产原因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只有结合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作物技术和因素分析,才能有效保证影响作物产量的技术及时更新,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高产发展目标。因此,在实践中,适当重视农作物技术、研究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1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1.1   农作物播种时期

种植作物时,作物的适应期直接影响作物的快速生长。合理选择播种期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温度、湿度和营养状况满足正常生长的要求,提高种子的抗性。如果播种过早,种子的温度、湿度和营养都不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影响播种速度;如果播种过晚,则会缩短作物生长期,效果不好,作物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应适时种植,以保证作物在各个时期的正常状态,保证其萌发,提高其能力,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自身抵抗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   农作物种植密度

作物生长密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保持合理的作物密度,保证作物的适宜光照和呼吸,为光合作用打下基础,提高采光、湿度、土壤等养分的利用效率,使产量最大化。为了达到最大的饱和及高产,必须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以小麦为例,如果小麦种植过于集中,小麦将面临生长空间不足的问题。反过来又会导致一些小麦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水和热量,致使小麦产量下降。在作物分散的情况下,虽然为作物提供了最合适的食物,但其影响作物的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种植密度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研究。

1.3   农作物田间管理

除了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控制适宜的种植密度之外,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后续控制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制种田块要求集中连片、阳光充足、地势平整、 排灌方便、地力肥沃。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土壤疏松、田间杂草处理、作物复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发芽、保温防冻等。例如,松土可以为作物土壤提供更多的氧气,这是除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做好田间管理,才能保证作物高产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当前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田间管理将逐渐成为影响作物栽培技术的关键因素。

1.4   各综合治理的负面因素

目前,我国农作物生产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利于农作物产量和栽培技术的应用。另外,传统观念对我国农作物栽培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作物生长中,不注重田间管理或施肥过多、不正确认识病虫害防治、不合理应用先进种植技术,致使栽培技术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例如,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破坏土壤成分,削弱土壤肥力,需要翻土;大量使用农药会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抗性,改善农作物种植条件尤为重要。在作物种植中要转变传统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实施种植和田间管理,充分发挥土壤种植潜力,确保作物实现最大产量。

2   提高农作物高产的方式

2.1   培育优良品种

农作物要实现高产,首先需从其本身入手,培养更优良、更高产的农作物品种,除了其本身性能之外,在制种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确保种子的纯度。为了逐步提高产量,有必要增加生物遗传学专家和科学家的贡献,利用基因技术改善基因特性;调整作物生长期、作物成熟度和植株状况,使农作物能够用于机械化;发展现代农场或试验基地,培育抗虫高产品种,从而实现高产。

2.2   改善農作物生长环境

环境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只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作物生长的外部条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产目标。通过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可以推广作物间作套种、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等光合作用实践。此外,其他条件因素对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也非常重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也是保持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持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为实现作物高产提供良好的基础。

2.3   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为实现作物高产,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也是有效途径之一。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经营战略更加科学,种植技术更加先进。农作物栽培技术主要是指土地的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现阶段的现代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作物种植的便捷和高效,从而提高作物种植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在播种过程中,应根据作物的株型大小合理确定种植空间,根据土壤含水量合理选择灌溉措施,保证作物有足够的水分安全;积极翻耕地表,清理杂草,保持土壤中足够的含氧量,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结合作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元素、土壤类型和结构,合理施肥,保证作物生长有充足、适宜的营养元素,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如下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采用先进的耕作机械、播种机械;二是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三是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理念。

3   结束语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人口负担也在不断加重,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大大减少。为了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粮食问题,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应研究影响农作物高产的因素,全面提高种植技术,促进农作物高产,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我国采用的配方施肥、节水播种、无土栽培等技术,对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世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农作物栽培技术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