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0-04-23 09:39秦立进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制约因素信息化

秦立进

摘   要: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整体化、信息化、集成化以及大型化特点日益显著,特别是对科技信息的使用在加快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不但增加了农作物品类,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为农业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升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制约因素;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108-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使得我国农业发展迈向了新阶段,农村发展也因此受益。与此同时,在时代的号召和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向农业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正是这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让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管理也迈上了新台阶。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国内农业经济水准的日益提高,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赶上国际脚步。然而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民的学习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1   農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

1.1   新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国内多个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促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形势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农业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1]。随着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完善,逐步将农业信息技术带入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生产管理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1.2   促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农业生产也开始走向科技化、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依照农业产业需求和农业生产行业规范逐步改进,并促进了农村生产由传统种植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变。所谓知识型农业,就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2-3]。在此基础上,农民不仅了解了科学的种植工艺,还可以迅速适应农业产业变化,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完成农业信息的共享,应用先进便捷的种植技术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提升农业生产力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就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成果,通过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把农业信息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策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信息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统筹城乡经济,实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成本费用较高,为此,首先,各级政府要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资金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合理规划建设经费,并激励相关单位、组织以及个人参与建设。其次,还要激励和指导移动运营商积极投资,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共同、共享、共赢的合作方式,提高运营商的协作程度,争取引入投资,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最后,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激励更多产业加入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来,同时加大帮扶力度,建立部分信息服务客户端开展农业指导,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2   加快信息创新,提升信息利用率

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应通过宣传农业信息的高效性获得农民关注,并鼓励农民使用信息技术。为此,各级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不仅要增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更新,还要改善农村信息网络,对农作物产地的资料进行统计,开发支付平台、售后服务监管体系等,指导农民通过使用信息终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扩散、汇集和查询。通过建设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在线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民收益,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的高效和便捷[4-5]。

2.3   注重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体系是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保障。应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网络建设,通过基础传输网络和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电信业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实时发布农业信息,实现信息的解析、收集和确认。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推介农资产品,使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农业生产销售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才能快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海静.对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现状与路径选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21):6.

[ 2 ] 谢秀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9(29):12-13.

[ 3 ] 赵蓉,高芳.新农村建设下对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现代农业研究,2019(10):53-54.

[ 4 ] 赵宇.浅析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8(22):45.

[ 5 ] 白发鸿.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221.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制约因素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