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片和多排螺旋CT、MR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对比

2020-04-23 09:35黄勃
影像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诊断

黄勃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X光片和多排螺旋CT、MR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接诊的43例骨关节创伤患者,分别进行东芝64排螺旋CT扫描,并用X光片(A组)、三维重组技术处理图片(B组)和动态MR(C组),对比三组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结果:60例患者经最后确诊的骨折有70处,A组应用X光片检出51处,检出率为72.9%;B组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检出67处,检出率为95.7%;C组采用动态MR检出70处,检出率为100%。对比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MR可有效提高骨折的诊断效果,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X光片;多排螺旋CT;MR;骨关节创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2;R445.3;R445.4;R683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3.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X-ray,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MR on bone and joint trau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3 cases of bone and joint trauma patient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18 was conducted. Toshiba 64-slice spiral CT scan was performed, and X-ray(group A),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mages(group B) and dynamic MR(group C) were processed by three-dimensional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tection rates of bone and joint fracture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70 fractures were finally diagnosed in 60 patients, and 51 fractures were detected by X-ray in group A with detection rate of 72.9%; 67 fractures were detected by multi-row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group B with detection rate of 95.7%; and 70 fractures were detected by dynamic MR in group C with detection rate of 1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Dynamic M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fractur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Key Words: X-ray Film; Multi-slice Spiral CT; MR; Bone and Joint Trauma; The Diagnosis

近些年,隨着动态MR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处理图像的质量越来越高,能提供清晰的空间解剖学材料[1]。但是,动态MR仍在多数基层医院使用,而骨关节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意外损伤,及时有效的影响分析是临床上治疗的可靠依据,为了获得合理的临床解剖材料,我院对X光片和多排螺旋CT、M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接诊的43例骨关节创伤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在15-65岁,导致外伤的原因包括摔伤8例和车祸35例。受伤部位主要在四肢,临床症状主要有剧痛、变形、局部肿胀。

1.2 方法

43例骨关节创伤患者都采用东芝64排CT扫描机进行横断位扫描,扫描类型:螺旋扫描,管电压110-130kv,电流90-150mAs,层厚2.5mm,螺距1.0。原始数据应用机器重组,应用进行MRP(多平面法)重组、MIP(最大密度投影法)重组和SSD(表面遮盖法)重组,同时配合旋转、切割等辅助手段来增强效果。所有患者在行CT扫描检查之前都已经先做过X光片,将前后2次进行对比观察[2]。

动态MR的检查方法。首先,对该组患者使用万东0.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进行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屏气一次的时间为15-30s,该时间内可以得到10-12层图像[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百分数比较两组检出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组间率,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3例患者中有踝关节、跗骨间关节骨折12例,膝关节骨折11例,腕关节、腕骨间关节骨折11例和髋关节骨折9例,最后确诊的骨折有70处,包括24处踝关节、跗骨间关节骨折、13处膝关节骨折、21处腕关节、腕骨间关节骨折和12处髋关节骨折。A组应用X光片检出51处,其中包括踝关节、跗骨间关节骨折16处、膝关节骨折11处、腕关节、腕骨间关节骨折15处和髋关节骨折9处,骨折检出率为72.9%;B组应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检出67处,其中包括踝关节、跗骨间关节骨折23处、膝关节骨折12处、腕关节、腕骨间关节骨折20处和髋关节骨折12处,检出率为95.7%;C组应用动态MR检出70处,其中包括踝关节、跗骨间关节骨折25处、膝关节骨折13处、腕关节、腕骨间关节骨折20处和髋关节骨折12处,检出率为95.7%。对比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据有关文献记载,骨关节创伤在临床上骨科疾病中占据很大比例,可達45%-56%。X光片检查的不足就在于它较不易发现隐匿性或细小的骨折,对解剖部位较为复杂的骨折也经常有漏诊现象发生,多排螺旋CT可以仅仅扫描一次就能够将不同层面的影像信息捕捉完成,高分辨的断层扫描对细微骨折,复杂部位的骨折显示很有帮助[4]。后处理(三维重组)技术能够将获得的原始数据经减薄,然后用计算机软件重组后,显现出三维解剖结构图片或所选平面的二维图像,显示更为立体的骨关节图片,可以对骨关节损伤的程度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判断,也能较为清楚的显现出骨折线、骨折移位及骨折分离状况、有助于发现不明显的骨折片,准确估计软组织受到的损伤[5]。MPR(多平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法)和SSD(表面遮盖法重建)是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重建技术,它们在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中各有不同特色。MPR(多平面重建)可以进行多角度观察,从矢状位、冠状位以及各个斜位等,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对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累及关节面的情况显示很清晰,其特点在于对骨折细节方面的观察,缺点是没有立体感;MIP(最大密度投影法)重组速度较快,能够任意角度旋转,还可清晰观察骨质内病变和术后金属物的安装部位、形态及骨折修复的完整情况[6]。MIP还能够很好地减少体表异物的伪影,对特定兴趣区的观察很有帮助。MIP也可以观察复杂解剖位置的骨折,旋转不同角度来取得骨折的最佳暴露部位,从最佳暴露部位观察骨折碎片(移位程度与旋转方向)、骨结构的改变以及整体骨的关系等。对于骨折较为严重的情况,尤其是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粉碎性或者多发性)手术计划的制定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用于对手法复位和固定效果的评估。SSD(表面遮盖法)重建是通过运用容积数据里的表面数据,形成的三维图像有很强的立体感,尤其是对于观察关节面的结构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SSD受不同阈值的影响很大,易将细小的没有移位的骨片漏查。临床上经验丰富的医师将MPR、MIP、SSD三种重组技术配合使用,能够轻易的查出易忽略的病变,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选择手术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内容中,B组应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及图像重组后处理技术,其骨折检出率比A组应用传统X光片检查骨折检出率明显要高,这与刘昌杰等的研究内容结论相同,既MPR(多平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法)和SSD(表面遮盖法重建)在隐匿性或复杂骨折等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取得很高的诊断检出率。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的价值在临床也得到很好的展现,多排螺旋CT性能优良,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CT原始断面的基础上配合多种后处理技术来给临床提供更清楚的诊断资料,从而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救助方案,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多排螺旋CT扫描并配合MPR、SSD和MIP三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是诊断骨关节创伤效果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高永术,马兴灿.X光片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对比[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10(3):163-164.

[ 2 ]李韡.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的准确性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8,12(10):85-86.

[ 3 ]陈俊.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9(4):52-53.

[ 4 ]李祥峰.分析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4):96-97.

[ 5 ]卢军丽,赵建,李石玲.MR多角度屈曲观察髌股关节软骨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20(2):126-129.

[ 6 ]曹铨,范杰,石钢.退变性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MRI检查与关节镜诊断的对比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1(2):80-81.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