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2020-04-24 00:35刘晓丹
神州·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科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日益突出,科学教学成为了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小学科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缺乏趣味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思维活动无法充分调动。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科学教学探究,以实现创新思维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思维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创新思维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小学科学学科的中心任务。由于科学学科的探究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它成为了学生创新思维成长的优渥土壤,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以及探究中会自觉参与推理、对比、归纳等思维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增强思考探究能力,最终升级创新思维能力。虽然科学学科本身就能够启发创新精神,但是不经历一系列与联想、思考、发散、延伸等有关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可能主动思考,也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继而无法培养创新思维。因而,科学教学除了依赖教学内容以外,教师还应该积极采取主动性、启发性、探究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思维有关的学习实践,潜移默化中强化创新思维。

一、创建生活情境

生活是伟大的创造者,人类只是搬运工。由于生活的造物属性,人类的世界越来越丰富,为了满足更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教育也随之分离出了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因而生活为科学提供资源和灵感。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理性分析、理解科学知识,从而实现思维的活跃运动,科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奠定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空气有重量吗”时,在导入阶段我创设了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满怀兴趣地参与知识探索,在积极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生活情境如下:

每天,我们都在呼吸新鲜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实的存在着。一天,小明在一只气球中吹进了气,球变鼓了。他不禁思考:“气球里面是空气吗?如果是空气,它有重量吗?如果有重量,空气无处不在,人类、地球能承载空气重量带来的压力吗?”

由于这一情景普遍存在,小明的思考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了“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探究实验,组织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提出了称重有气和无气的气球来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想法,提升了创新思维品质。因而,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活跃思考,强化创新思维。

二、鼓励提出问题

各学科教师非常重视问题的作用,经常提出一些高品质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丰富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者鼓励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并在自主解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由于问题对于启智、深思以及创造功不可没,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深度接触科学知识,增加关于科学的奇思妙想,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它们吸水吗”时,整个过程中我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加入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从而强化创新思维。具体来说,

师:仔细观察,两个小盆中放了等量的水,其中一个盆中放入毛巾,另一个盆里放入塑料球,结果有毛巾的盆中的水消失了而塑料球的水盆中水量没变。观察之后,同学们想说什么?

生:就像用毛巾擦脸一样,毛巾吸走了水,而塑料球不能吸水。

师:真棒!再观察一下,大家还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吗?

生1:为什么塑料球能够在水面上浮着?

生2:除了毛巾能够吸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

生3:毛巾吸水性更强还是海绵吸收量更多?

……

之后,学生们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解决,树立了科学思考精神,培养了发散思维习惯,为创新思维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养料。故而,鼓励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三、自主探究知识

应试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干预课堂过多,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发表意见的空间。由于提前预设轨迹的教学活动和强大理性思维的干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积极性被教师牢牢的压制了,就像思维被长期上了枷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报废的机器,更不用谈创新思维了。由此可见,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解放的环境,当思维得到了自由并被大大刺激,创新思维随之而来。因而,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发撒思维,逐渐强壮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水和水蒸气”时,我组织了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参与学习。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首先,学生探究了水蒸气的概念,即,加热一个盛满水的杯子,见证水渐渐变少的过程,体验什么叫水蒸气;其次,主动观察日光下一杯水的变化,发散思维,理解水向水蒸气的转化;之后,逆向思维,将正在冒热气的水放在冷风下吹,见证水蒸气到水的变化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旁观者和引导者,这使得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了学习,在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了创新思维。因而,自主探究知识是小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组织趣味实验

众所周知,实验是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土壤。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强度的思维活动,提出实验猜想并验证猜想,根据实验原理推导、设计实验步骤,潜移默化中获得创新思维。因而,科学课程大力倡导实验,而小学科学教学则需要趣味实验,用一些简单有趣、贴近生活的实验激发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思维活动之中,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时,我组织了趣味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具体来说,我组织了富有游戏性质的实验,即,有几块大小不一的磁铁让学生们选择,选择完之后学生需要在各自的磁铁上累加挂回形针,看看谁能串联的最多。在游戏性的实验中学生的胜负欲被无限激发,主动思考哪块磁铁能吸引更多的回形针,同时实验过程中格外专注,深刻理解了磁力有大小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创新思维。由此可见,组织趣味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思维的形成、发展与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的思考积累密切相关,因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主动性、思考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然发展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熊元琳.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作者简介:刘晓丹,1985年4月 籍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 现户口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 所在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前象小学  职称:初级,研究方向:科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