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纸媒生存路径探索

2020-04-24 11:08王琬琪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突围融媒体

王琬琪

摘要:近几年,我们见证了新媒体不断融合且整体上升的过程。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纸媒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在整体媒体中所占的份额。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报刊所面临的艰难的生存环境以及形成原因,随后以《新京报》与千龙网媒介融合为例重点阐述纸媒突破困境的有效措施,为传统纸媒如何转型与重构以正确应对新媒体冲击提供参考与帮助,也为整个传统报刊业的重构寻找出路。

关键词:融媒体  《新京报》  千龙网  突围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虽然纸媒的专业性、权威性等优势依旧存在,但是发展空间的压缩、受众群的萎缩等等正严重威胁纸媒的生存。融媒体环境下的种种挑战都在促使纸媒迅速做出新的突围决策。

一、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现状

(一)融媒体时代特征

融媒体时代即是网络、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加持下向更为数字化的手机终端、互联网、卫星迈进的同时,各种品类不同的媒介平台实现互通,强调不同媒体介质之间的内容、渠道、终端之间的功能融合。

(二)传统纸媒现状——优势分析

1.输送内容优质化  内容深度化一直是《新京报》的不懈追求。在与千龙网整合以后,它进一步通过日常新闻深度化表达、为读者提供延伸阅读等方式坚持做好原创深度内容,源源不断地向读者输送原创深度内容。尽管融媒体时代下无论是个体还是自媒体平台都可以发布新闻信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纸媒的新闻内容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能够提供高品质、专业化以及具有差异性的新闻产品将是传统纸媒在当下甚至在未来的新闻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原因,不论是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还是对事件的深度剖析以及深度报道的写作,传统纸媒的相关内容都显得更符合專业规范、更优质。

2.信誉良好、权威性高  传统纸媒中的大多数往往是国家或政府的机关报,发挥着“喉舌”作用。并且传统纸媒的新闻内容往往是由记者实地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专业繁琐的过程所形成的,与融媒体平台新闻相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及较高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

3.发挥环境监测功能  拉斯韦尔提出传播具有环境监视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纸媒也具有监测社会环境的功能。在这个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环境里,传统纸媒通过发布原创性、专业性的新闻内容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功能从而将与社会环境有关的信息及时发布出来,相比新媒体平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传统纸媒现状——劣势分析

1.新闻内容单调  如今“UGC”即“用户贡献内容”模式更为普遍,个体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原创内容发布到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的丰富化趋势使人们对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依赖大幅度降低,这一趋势随着新媒体融合度的提高还将不断降低。

2.新闻来源单一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只能通过纸媒来获取新闻消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各个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甚至是个人都可以是信源,经过平台审核后就可以将新闻内容发布并进行传播。这种多样化的信源使得人们在接触新闻时不会过多地关注新闻来自于微博、微信或是哪家纸媒,这对于传统报刊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3.传播运营模式单一  纸媒与新媒体相比虽然具有传统的阅读功能,但是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技术的支持,难以给人们带来多感官冲击。因此伴随着人们对移动电子设备依赖的增强,它的发展会陷入困境。此外,纸媒主要以报纸形式进行传播,缺乏与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深度融合、纵向发展,直接导致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困难,从而造成纸媒受众率大幅降低的情况发生。

4.新闻生产效率、时效性低  新闻采编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并且这一切都要依赖专业的新闻制作团队来完成。这既造成了纸媒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导致它与新媒体之间生产效率的巨大差距,可以说纸媒的专业性既是它的优越之处也是在现代快节奏社会里的致命弱点。繁琐的新闻生产过程导致纸媒在印刷、编辑、发行上受到约束,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 大众可以随时查看手机或者移动设备上的信息,却不能随时随地得到一份当天的报纸。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已经无法满足大众在新闻时效性、便利性上的需求,上述种种都极大地制约着纸媒所占媒体市场份额的增长。

5.反馈互动机制有待成熟  传统纸媒将新闻内容以报纸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而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将意见、感想反馈给相关报刊。这种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是限制纸媒发展的另一个要素。在这样的新闻传播机制下,纸媒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大众的反馈也就等于摸石头过河——无法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以及所要改进之处,相比传统纸媒,新媒体在与读者互动的这一方面就有较大优势。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够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以微博为例,当一条新闻发布时,人们阅读之后就能在下方进行评论、留言、表达个人的见解,受众互相之间也可对其内容讨论、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参与度以及受传双方的反馈互动性,与传统纸媒相比,受众不单单是读者,也扮演着新闻评论员的角色。

二、《新京报》与千龙网的媒介融合

2019年8月1日,新京报与千龙网的媒体整合顺利完成。实现采编内容、经营工作、行政管理、技术运维等多方面的一体化,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推动千龙网内部改革的不断加速。在受众眼中,新版的千龙网变得更有条理,首页处理更加聚焦核心功能和特色板块。如今千龙网下设14个主要频道,1个网络社区,1个聚焦舆情的智库平台,已经迈上以“瘦身健体、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升级发展阶段。

三、从《新京报》与千龙网融合中获取的传统纸媒生存路径

(一)转变生产机制

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在一次媒体融合高峰论坛上透露:“全报社只有11人专职办报纸。”

为了实现全员转型移动端以及更好地与千龙网进行整合,新京报再造策划、采访、编辑、发行、审核的流程,线上新京报APP、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超过100个平台每天生产不少于450条图文、视频原创内容,与线下纸媒内容生产完全分开。传统纸媒想要在融媒体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将新媒体由原来的边缘地位放到核心地位上,转变生产机制、变更生产流程,将新技术、新媒介在处理代码、系统交互、安排架构等方面的作用凸显出来,以完全不同的流程为新的事业起航。

(二)在内容方面向“质媒”进军

在《新京报》与千龙网融合之际,新京报专门抽调富有办报经验的11位优秀编辑组建报纸编辑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全力办好报纸端产品,以独立于APP之外,形成错位运营。在媒体渐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刊保证优质内容的生产才是生存之道。传统纸媒完全可以致力于独家新闻的挖掘、对新闻事件做出独家阐释、深度调查以及真相求证,并且用情感型写法来给读者造成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在大量低层数据的支撑下,通过用读者更易理解的方式来为读者讲述新闻,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与反馈效果。

(三)推进传播内容的深度融合

宋甘澍认为,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报纸视频化、广电图文化,报纸与广电的影像会进一步模糊。也就是说,报纸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大家传达新闻讯息,在融媒体时代下,不仅新旧媒介的融合至关重要,新闻内容表现形式也需给予足够重视。传统纸媒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报纸和电视台整合为一,将报纸与视频、广电与图文实现另外意义上的融合。

(四)实现数字化转型中“报网一体”

在《新京报》与千龙网进行媒介融合之后,千龙网设立了编辑中心,作为网站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统筹部门,是千龙网作为北京市属重点新闻网站的主要负责部门。不仅如此,千龙网还开放了RSS接口实现内容适时共享传播。可以看出,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最主要的生存路径是要转换传播渠道,即要创建适合跨媒体内容生产的线上新闻平台,并以电子报纸的形式实现新闻线上线下同步更新,为受众及时准确地从除报纸以外的新媒介终端获取新闻消息提供便利。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纸媒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各大功能。

(五)构建打通与共融的数据库模式

千龙网的千龙图像库是千龙网的UGC生产优质资源,平台上的签约摄影师400余名,发布了38万余组以北京为主的图片故事,千龙图像库规模、影响力、公信度等多方面实力可以比肩行业内最具知名度的新闻图片供应商;另一方面千龙“16+1拍客计划”也正在实施中,计划邀请16区和亦庄开发区一起参与,展现自然人文环境的100张图片将通过线上矩阵和线下展览融合的方式进行传播。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数据库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纸媒网站可以将珍贵声像、图片、文字资料等进行数据库处理,建立可以重新整合利用的“媒资库”,这也为日后传统纸媒进行“数据库营销”打下基础。

(六)充分利用报刊既有优势

千龙网发挥作为市级网络平台的优势,邀请北京市委办局、16区和亦庄开发区融媒体中心就共同的主题,比如北京两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街乡治理、接诉即办、优化营商环境等,共同生产传播新闻内容。与国家或市级相关部门共同讨论新闻内容的生产,就为《新京报》等传统纸媒的信息资源、公信力提供保障,就为报刊的社会地位提高埋下伏笔,也为最后有价值的信息咨询平台、服务提供平台的建立打下基础。而在赢利模式成熟以后, 再发挥网络平台的相关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共享、技术力量共享、知识资源共享进行市场拓展。

(七)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功能

新京报社总编辑、千龙网公司董事长李海谈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指出,千龙网要充分发挥市委新闻门户网站核心功能,成为北京对外的宣传窗口、对内的服务端口,搭建市、区、街道、社区多层次增值服务体系。也就是说,“服务”将成为千龙的核心关键词,服务党委、政府、广大群众,力争将“千龙服务包”送到最基层,并有计划性地构建起一张全市服务网,使整合后的新京报与千龙网成为具有强大新闻加工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平台。这就很好地为传统纸媒提供了服务功能上的借鉴,传统报刊可以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研究、加强各类网络舆情分析评判的方式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日常和阶段性的智力服务;并且像新京报与千龙网那样以打造“服务网”为目标,为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源源不断地提供包括承建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网络直播等在内的各项政务服务工作。

(八)实现各项效益有机统一

《新京报》融合后的千龙网以打造“价值网”为目标,千龙政务服务已经服务于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政协等机构多年,并且为企业、商业机构提供品牌传播、形象设计等多项市场服务,由此传统纸媒可以得出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结论,构建传统纸媒在各个方面的盈利模式。

四、总结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由于自身的种种劣势和环境的冲击遭遇发展瓶颈是必然的情况,并且使传统纸媒快速脱离困境的方法目前还未显现,然而纸媒可以在充分认识自身处境、了解自身优劣势的情况下,利用本身的竞争优势加快与新媒体在技术等方面的转型融合,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以及突围路径,实现传统媒体的自我革命。

参考文献:

[1]洪燕杰.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如何突围[J].传播力研究,2019,3(30):93+95.

[2] 喻晓才.当前专业纸媒的生存困境及应对策略[J].经济视角(下),2013(03):37-38+134.

[3] 蔡峡成.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全媒体时代下纸媒应对策略探析[J].新闻传播,2015(11):55-56.

[4] 邓绍希.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生存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5):181.

[5] 吕静远.融媒体时代下纸媒民生新闻报道转型路徑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5):45.

[6] 马洪波.新媒体时代纸媒转型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248+250.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突围融媒体
突围
极速突围战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