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2020-04-25 08:06沈建光
中国服饰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将从自发变为自觉,迎来加速推进的黄金时代

TECHNOLOGY|科技沈建光SHEN JIANGUANG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但数字经济却逆势而上,不仅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对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疫情凸显出数字经济的韧性和优势,同时也反映出产业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历史上看,大灾大疫往往会倒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模式、新业态。2003年的非典疫情加速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将倒逼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未来,产业数字化将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可以看到在疫情期间,传统线下实体经济加速向线上转移,新业态、新模式借力实现快速腾跃,数字经济逆势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社会零售总额下滑的同时,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达到43 481亿元,同比增长14.3%。

但同时,很多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在疫情下格外凸显。特别是大批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不足,面对突发疫情,日常生产和供应链、价值链出现严重危机,被迫停工停产。这一现象给传统产业敲响了警钟,促使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更好地增强危机应对能力,保证企业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实现数字经济的主要模式。与数字产业化相比,产业数字化涉及产业领域更多、市场规模更大,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 000万家,如果全部进行数字化改造,可以带动巨大的投资需求,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产业数字化如果能扩展到整个传统产业,将打响数字经济“当头炮”,彻底改变中国数字经济面貌。

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已推出多项重大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比如美国占据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全面优势,拥有物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可以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领先全球。

当前,数据已被国家政策明确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的第七大生产要素,这将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和理论支撑。

从两化融合发展来看,2019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6.7,已经提前完成《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设定2020年指数达到85的既定目标,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后疫情时代,产业数字化将从自发变为自觉,从启动变为加速,迎来加速推进的黄金时代。

数据要素将重塑全新商业模式。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经被写入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文件。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已成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数据资源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不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促进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平台与传统企业将融合共生。在商业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平台打通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物流链、金融链,为众多传统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数字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带动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在制造、医疗、交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拥有数字科技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同样将高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协同,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一体化,驱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产品供给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实现科技平台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共生。

(摘编自“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转型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