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0-04-25 22:49卓祥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卓祥周

【摘  要】自从素质教育取代了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后,初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也因此受到了国内初中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要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出发,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的精髓和重要性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学生。本文就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望为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推广略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引言:

全民健身、全民体育的精神理念在近些年席卷了我国的城镇乡村和大街小巷。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也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革新体育教学模式,将体育学科三大核心素养“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融入日常体育课程教学中,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体魄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体育精神以及人格品德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正确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对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1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初中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并不够,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以应试教育理念作为主导思想,教学内容还是根据中考的备考内容来设计。这样周而复始的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缺缺,学生感受不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带给自身的积极作用和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应付心态和厌学心理”。[1]体育课程中学生所参与的体育练习也是按照教师预设好的课程方案来进行的,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展示和发展,课堂主体地位也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而教师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这样的思想传递使得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困难重重。

2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重视体育知识和文化的教育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的教育。专业体育知识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清晰、标准的理解体育活动,同时降低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受伤的几率。体育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蕴养学生的精神海洋。体育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文化,也是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友好沟通的桥梁之一,所以在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将体育文化的教学放在与体育活动等同的位置上。

2.2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培养学生体育情感,养成学生的体育品德是初中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然后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力量,养成团队合作精神。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此有准确的认知。比如:篮球,是一项多人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但是默契的前提是需要学生之间长时间的磨合训练,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汗水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坚持不懈,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实现体质、意志的提升,同时学生还会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而提升班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2]

2.3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终身体育意识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在提升专业技能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活动熟练掌握,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动作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科学的进行体育训练对自身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活动教学的多样化,打破传统以跑圈和广播体操为主的日常体育锻炼,将一些律动性较强的舞蹈引入体育教学中,像是街舞、广场舞等;女生在篮球、足球等活动上兴趣不高,教师可以针对其兴趣爱好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体育活动的教学;或者传授给学生一些武术动作,像是跆拳道。这样结合学生体质体能和兴趣爱好的体育课程教学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2.4培养学生的健康安全意识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准备,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性的健康安全意识。对学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出发。[3]就生理角度而言,教师需要让学生指导课前热身锻炼的重要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标准动作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体育行为。就心理角度而言,就需要教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精神。

结语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来说的至关重要的,是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性格特征,打造有时代特点的初中特色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并引导学生感受积极乐观、拼搏前进的体育精神,让体育精神伴随着学生成长发展的整个过程,为其提供動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荣.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161+163.

[2]陈莹莹,王华贤.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6(5):58-59.

[3]李洪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6):58+60.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蒙山县文圩中学)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