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大学生住房现状调研

2020-04-25 23:24马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大学生就业

马钰

【摘  要】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住房需求是反映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条件的需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现在的大学生今后将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文化层次较高,有着较强的知识储备及经济能力,所以大学生今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房地产市场消费状况及消费结构。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住房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部分就业学生为样本,调查其研究住房现状及实际需求问题,最后对新就业大学生未来住房的多途径供给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应的政策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房地产市场;住房现状

一、结合调查问卷阐述新就业大学生住房现状

1.住房方式:调查样本中大多数(58.42%)学生选择租房解决住房问题,还有一些(28.71%)学生选择买房,少量(5.94%)学生公司提供住房。

2.影响因素:新就业大学生在选择住房的价格区间、区位因素、项目因素、周围环境,住房户型条件等均能反映其住房现状。

3.意见建议:调查样本中对当前住房现状满意的学生占总调查样本的三分之二,37%的学生认可新就业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房地产政策的收益群体,大部分学生希望国家就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出台相关政策。

二、多方面探究新就业大学生住房实际状况及突出问题

1.学生自身原因:首先,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刚走向社会,初期就业薪酬较低,住房消费观念偏差,并且面临着住房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新就业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新就业大学生关于租房和住房的居住方面的现状分析,新就业大学生租房和购房可行性测算随之得出解决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经济社会原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城市就业,日渐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有生力量。然而,由于房价居高不下,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2020年全城平均新房房价为9259元/㎡(新市区9177元/㎡、沙依巴克区9197元/㎡、水磨沟区10107元/㎡、经济开发区9413元/㎡、米东区7353元/㎡),大多数就业学生收入增幅完全跟不上房价涨幅,房价上涨增加了购房和租房家庭的负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出相对收入而言过高。通过观察房价增速和居民消费增速两个时间序列的关系,发现二者是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房价上涨伴随着信贷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刺激全社会购买力增加。这些周期性的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大于房价上涨对部分家庭的消费挤出,因此房价增速与消费增速正相关。然而这并不能作为房价上涨有利于消费的判断,房价有周期上行阶段也必然有周期下行阶段,从跨越周期的中长期来看房价上涨未必有利于消费。

3.政策原因:为了解决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国家制定了相关住房补贴政策,达到一定条件的毕业生,可以向政府领取住房补贴,解决自己的住房困难,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但由于国家住房补贴没有统一的政策,且各个地区具体情况有所不一,大部分毕业生对当地政策不清楚,没有受益于当地对大学生房屋的优惠补助政策,80%的学生希望国家就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各地也需大力宣传优惠政策,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大学生住房压力、减少城市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三、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建议

1.政府方面:地方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人才流失应提供积极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缓解大学生的住房压力;同时政府规范管理房屋租赁、买卖中介市场,提高住房租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赁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租赁需求。对于市场上存在没有合法运营执照的中介机构,发放虚假房屋信息,并收取超额的中介费用,中介机构不符合法律规定现象。政府应该面对中介市场进行严厉的整顿。

2.政策方面: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开发商为经济效益开发过多面积较大单位的房屋,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开发商也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新就业大学生或收入较低人群开发提供面积单位小、经济适用性强的房屋。由于新就业大学生工资较低,银行也可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形成优惠贷款政策。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这一群体为主要受众之一的公租房政策在各地纷纷出台并被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通过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及其对住房的实际需求,认为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租房需求,并对低租金,小户型,交通及配套设施以及政策关注等方面的需求特征明显,最后对新就业大学生未来住房的多途径供给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应的公租房政策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3。法律方面:当前我国《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中对住房也有明确的界定。作为公民的大学生具备作为合法劳动者的条件。为保护毕业生住房保障的合法权益,应明确住房保障的法律范畴以及相应的法律关系,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新就业大学生也应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害;在未来的住房、租房等问题有清晰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应有对应的法条法规来完善目前的住房保障问题。同时应确保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合理使用的准入问题,住建部门也应有一套完备的监管机制。

四、结语

1.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日渐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有生力量。由于房价居高不下、初期就业薪酬较低、住房消费观念偏差、法律政策倾斜度不够、处于住房保障体制外等原因,新就业大学生买房买不起、租房租不起,面臨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和较差的居住环境。破解城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大学生住房压力、减少城市人才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的现状和困境,也希望构建新型住房保障模式、完善租购房市场、倡导新型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等对策建议,助力解决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买房难、租房贵、居住差”的现实难题。

2.希望国家就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出台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薛理贵.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19(09).

[2]辛琦.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问题的困境与破解路径[D].宜春学院学报.2019(04).

[3]樊黎.武汉市初次就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许佳卓.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支付能力及保障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徐菊芬.胡月.朱杰.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供需现状及特征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研[J].现代城市研究(Modern Urban Research).2014(04).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房地产市场大学生就业
我国房地产过热现象及应对措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之我见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探究
浅析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两个“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