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0-04-27 11:26王睿芳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注射剂不合理处方

王睿芳

(平罗县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400)

处方是是临床医疗活动中的核心医疗文件,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医疗单位的技术水平与医疗质量,同时与用药安全、治疗效果也具有一定的联系[1]。随着当代药学的进步,相关人员对合理用药愈发重视,处方点评是判断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手段[2]。为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将我院开具的620张处方分为点评组和未点评组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开具的620张处方,按照是否参与点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处方中男157例,女153例;年龄34~68岁,平均(47.97±2.87)岁;观察组处方中男156例,女154例;年龄34~69岁,平均(48.26±2.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未参与处方点评的31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参与处方点评的31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将处方数据录入计算机,并依照有关标准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分别记录两组处方的剂量不规范、用法不当、超常情况。观察处方点评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两组处方的用药时间与用药费用。比较两组处方抗菌药物、注射剂以及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

对照组剂量不规范、用法不当两组无显著差异,但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溶媒的剂量不适宜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处方用药总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n(%)]

2.2 处方点评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对照组用药时间为(6.45±1.89)d,用药费用为(479.15±23.48)元;观察组用药时间为(3.26±1.07)d,用药费用为(415.46±31.18)元;两组差异显著(t=25.861,P=0.000;t=28.730,P=0.000)。

2.3 比较两组处方抗菌药物、注射剂以及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照组抗菌药物、注射剂、基本药物使用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处方抗菌药物、注射剂以及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n(%)]

3.讨论

近几年,大部分医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临床用药备受关注,而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及预防方面作用突出,但由于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及广泛应用,导致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3-4]。开展处方点评可提升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它是一种用药监管模式,该方式不但能降低药价,让越来越多的患者买得起药,还能有效改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提升处方质量,提高用药合理性,从而保障用药安全性[5-6]。用药不合理除了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纠正该类现象,需要加大处方点评,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用药水平的提升[7]。药剂科是与临床药物使用最密切的科室之一,在药物使用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时,部分药剂科医师因专业知识不过关,常常存在处方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处方点评制度,并加强审核力度,同时再通过行政干预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临床,进而提升处方质量。

我国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方向是抗菌药物、注射剂、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其中抗菌药物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持续增多,导致部分医院时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局面。注射剂是一种见效快的药物剂型,但也有输液量大、治疗时间长等不良因素存在,导致不良反应率升高,故需要控制注射剂的使用频率。基本药物因其廉价、安全使用最多。

结果显示,对照组剂量不规范、用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溶媒的剂量不适宜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医院开展处方点评能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有效缩短用药时间,降低医药费。

猜你喜欢
注射剂不合理处方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