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COPD患者氧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0-04-27 11:26穆青清朱方亿何蕾蕾韦芸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湿鼻腔氧气

穆青清 朱方亿 何蕾蕾 韦芸

(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贵州 遵义 563000)

(2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3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1]。临床上有关COPD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氧疗是能够对其预后起到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2]。一次性吸氧管是连接患者及氧气装置的唯一通路。据统计,由输氧装置污染引起的医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占82.4%[3],吸氧途径及使用装置是引起呼吸道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4]。零感OT-MⅠ型吸氧装置因利用仿生学表面湿化技术及仿植物供水技术实现输送氧气过程中零污染、零噪声湿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有效避免传统入水湿化产生的气溶胶,切断了携带污染微生物的传播途径[5]。本研究探讨零感 OT-MI 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为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三甲医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5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诊断为COPD且达到氧疗标准,②患者神志清楚、愿意配合且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③通过中心供氧。排除标准:①神志不清楚、不愿意配合者;②通过氧气筒装置供氧;③吸氧管被人为污染;④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8例。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方法为:在无气体通入的情况下将流量机与设备联通,拔除加湿瓶进气通路口的密封帽,通入氧气后连接输氧管和加湿通路瓶体出气口,再连接零感OT-MI性一次性吸氧管行吸氧治疗,氧气通入速度设置为1~2L/min。氧疗结束后使用无菌剪刀取加湿通路瓶体内水凝胶2厘米放入无菌培养器皿中培养。对照组采用传统入水湿化装置吸氧,湿化液体用注射用水,治疗中保证输入氧气速度为1~2L/min。吸氧96小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湿化瓶内液体2毫升放入无菌培养器皿中培养。观察细菌滋生情况。

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疾病与治疗的相关信息。资料经整理核查无误后,由两位数据录入员使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后导入SPSS18.0作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差异检验使用卡方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水准统一设置为0.05。

1.4 影响因素选择及赋值

根据文献结果显示,可能影响氧疗患者湿化结构细菌培养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吸氧天数是否有鼻腔定植菌。因此将其纳入多因素分析内容。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因变量y(0=阴性,1=阳性),自变量的赋值方法为:性别X1(0=女性,1=男性),年龄组X2(1=45~55岁,2=~55~65岁,3=65~),病程X3(1=1年以内,2=2~5年,3=5年以上),吸烟史X4(0=否,1=是),吸氧天数X5(1=三天以内,2=3~7天,3=7天以上)。鼻腔定植菌检测X6(0=阴性,1=阳性),吸氧方式X7(0=对照,1=实验)此外还纳入了X4×X5作为交互项,检测鼻腔定植菌与吸烟的交互作用。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吸氧天数及鼻腔定植菌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例)

2.2 吸氧湿化结构的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78份样本中,12份细菌培养结果阳性,66份阴性,阳性率为15.4%。对照组78份样本中,46份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2份阴性,阳性率为59.0%。两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菌阳性率高于实验组,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湿原物质细菌培养结果比较[n(%)]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PD氧疗男性患者细菌培养阳性风险为女性2.01倍;65岁以上为45到55岁的2.06倍;病程越长,细菌培养阳性风险越高,病程5年以上患者细菌培养阳性风险为病程1年以内患者的3.02倍;吸烟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的结果也相应较高。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传统入水湿化装置患者的21%。同时吸烟与鼻腔定植菌存在交互作用,为正交互。见表3所示。

表3 logistic回归结果

3.讨论

3.1 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COPD患者使用中细菌检测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氧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纠正低氧血症,加强组织新陈代谢,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对COPD患者而言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由输氧装置污染引起医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问题已有报道[6],普遍使用传统入水湿化装置吸氧存在缺陷,最突出的问题是湿化瓶和湿化液污染所带来的医源性感染风险,导致呼吸系统感染发生或加重情况出现。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采用传统入水湿化装置氧疗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8.9%,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细菌阳性率为15.4%。原因分析如下。

3.1.1 吸氧装置的原理不同 传统吸氧装置的原理是在水中注入氧气气流,高速度气流可冲击湿化水,并在剧烈碰撞下形成气泡,从而形成气-水溶胶达到湿化气体作用。但是,既往研究结果表明,气水溶胶可成为承载细菌侵入呼吸道的介质引起呼吸道感染。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是运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的新型吸氧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氧气经水凝胶表层进行湿化,由于表面设计呈凹凸状,功能类似于人类鼻腔黏膜,可以有效粘附异物与灰尘。同时,水凝胶使用时不会形成溶胶,氧气通过水凝胶加湿,可使病原菌失去载体,有效避免氧气污染,且一次性特点也减少交叉污染。有学者对比传统湿化瓶氧疗与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零感 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传统入水湿化装置。

3.1.2 传统吸氧装置的操作复杂且重复利用 一方面传统入水湿化瓶的安装较复杂,护理人员更换相关部件及湿化水时会与湿化瓶接触,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湿化瓶为反复使用品,消毒后再次使用过程也容易污染。水气溶胶为细菌传播提供了优良载体,导致其可以更容易冲破呼吸道物理屏障造成感染。而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使用水凝胶作为湿化介质,在使用时不会形成溶胶,氧气通过水凝胶加湿,可使病原菌失去载体,有效避免了氧气污染,且一次性特点也减少反复操作造成交叉污染。

3.2 导致COPD患者氧疗中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氧装置、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鼻腔定植细菌均为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COPD男性患者,多有吸烟饮酒等习惯,由于烟雾以及酒精对于呼吸道的物理以及化学刺激导致男性患者呼吸道屏障较女性更弱,而缺少相应的免疫监视以及免疫清除功能,造成此类患者更易发生鼻腔细菌定植,吸烟与鼻腔定植菌检测结果的交互作用分析也证明了这种相关性,由于鼻腔定植细菌可由呼吸装置上行,附着在吸氧装置湿化部位,再将湿化瓶回收利用时会造成院内患者交叉感染发生。因此对于吸烟者来说,使用传统的湿化瓶吸氧,其不仅更易受到由于呼吸装置带来的感染而且也更易污染呼吸装置,当湿化瓶消毒不彻底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病程较长及长期吸氧的COPD患者,由于其疾病迁延不愈,体质往往较差,较其他患者更难清除体表定植细菌,造成逆行性污染。提示对于此类患者,一方面要注意防护其受到感染,另一方面,对使用过的吸氧装置应更重视消毒过程。若应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则可减少这种情况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细菌培养率较传统入水湿化吸氧装置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吸氧装置的类型、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鼻腔定植细菌均为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对COPD长期吸氧且病程较长的男性吸烟患者,其抵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对吸氧装置造成污染。因此,COPD患者采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可减少医院感染肺炎风险,减少因吸氧装置污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延长病程的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水湿鼻腔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鼻腔需要冲洗吗?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