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血β-HCG、孕酮及B 超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27 11:26张琦孔熙高辉杜淑芳张敏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胚芽保胎孕囊

张琦 孔熙 高辉 杜淑芳 张敏(通讯作者)

(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重庆 401200)

先兆流产主要指的是妊娠28周前有阴道少量流血症状出现,但未排出妊娠物,伴随阵发性腰背痛或下腹痛,妇科检查结果显示宫口未开且胎膜完整,子宫大小符合孕周标准,保持卧床休息和相应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能够继续妊娠。引起先兆流产的原因较为复杂,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黄体功能不足、胚体染色体、感染等均会导致其发生。其中β-HCG下降、黄体功能不足是最为主要的病因[1]。本文抽取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作为实验样本,现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以妊娠结局为依据分为A组(n=62,持续妊娠组)与B组(n=38,流产组)。A组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7.4±6.8)岁;停经时间31~39d,平均(35.2±2.4)d;B组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5±6.7)岁;停经时间30~40d,平均(36.4±2.5)d。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化学发光法对血β-HCG、P水平进行测定,复查频率为1次/周。就诊时第一次给予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无胚芽存在,原始心管搏动者需在1周后进行复查,直到流产或妊娠胚胎存活。所有患者均保持绝对卧床,开展保胎治疗,即20~40mg/d黄体酮肌肉注射,口服保胎灵,5片/次,3次/d,口服维生素E,100mg/d。

1.3 观察指标

持续妊娠判定标准:阴道出血、下腹下坠、腹痛感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有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存在,持续时间达到孕12周。流产判定标准:阴道出血无任何改变,腹痛症状明显,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不存在胚胎组织、孕囊。记录血β-HCG、P水平变化及B超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β-HCG、P水平变化

A组停经6周-9周的血β-HCG水平、P水平均比B组高,且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β-HCG、P水平变化(±s)

表1 对比两组血β-HCG、P水平变化(±s)

注:#表示与B组比较,P<0.05。

项目 A组(n=62) B组(n=38)β-HCG(mIU/mL)停经6周 9589.16±624.07# 3358.65±460.29停经7周 44421.37±849.457# 13669.05±780.31停经8周 100187.26±905.357# 20357.78±805.40停经9周 99043.20±909.027# 19482.14±559.34 P(ng/mL)停经6周 22.33±4.077# 12.36±4.11停经7周 25.49±5.207# 13.80±4.23停经8周 28.91±4.987# 12.98±4.79停经9周 31.81±5.657# 9.90±3.31

2.2 对比两组B超检测结果

A组停经6周时的孕囊平均直径、胚芽长度与B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停经7周~9周时间段内,A组孕囊平均直径、胚芽长度均比B组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B超检测结果(±s)

表2 对比两组B超检测结果(±s)

项目 A组(n=62) B组(n=38) P孕囊平均直径(mm)停经6周 12.37±3.67 12.08±3.73 >0.05停经7周 19.06±4.01 14.47±3.95<0.05停经8周 25.75±5.02 15.13±4.84<0.05停经9周 31.73±5.20 18.31±4.98<0.05胚芽长度(mm)停经6周 3.07±0.96 2.79±0.84 >0.05停经7周 5.26±1.01 3.05±0.97<0.05停经8周 10.30±1.76 3.91±1.00<0.05停经9周 15.91±2.02 3.97±1.02<0.05

3.讨论

先兆流产是一种多在妊娠早期发生的以阴道流血或血性白带、伴随腰痛、腹痛症状的病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妊娠结局作用显著[2]。血β-hCG属于胚胎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之一,其可促使卵巢黄体向妊娠黄体转变,使早期妊娠黄体的成长发育得以维持,同时对黄体产生孕、雌激素产生刺激作用,维持妊娠至完全被胎盘取代的阶段。对血β-hCG进行临床动态监测,可对胚胎发育情况以及是否成功保胎进行准确预测。孕酮是卵巢妊娠黄体在预案早起产生的,妊娠8-10周后卵巢逐渐被胎盘取代发挥持续分泌孕酮的作用。对血β-hCG、P进行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早期异常妊娠的确诊率,同时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B超是临床诊断先兆早产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但受到分辨率的影响,往往需要在停经6周后方可经B超确定有无原始心管搏动,出现先兆流产情况时B超1周后方可有形态学变化出现,所以需要和动态监测血β-hCG、P结果结合起来共同判定。

综上,动态监测血β-HCG、P及B超可了解妊娠情况,影响胚胎结局,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胚芽保胎孕囊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基于小麦胚芽的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小麦胚芽,天然的营养食品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