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探讨

2020-04-27 11:26原丽萍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行气乳房肿块

原丽萍

(安阳市按摩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指机体内激素分泌紊乱造成乳腺上皮及纤维组织增生导致乳腺导管及乳小叶结构出现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的疾病,往往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具有发生率高及复发率高等鲜明特点[1-2]。有研究资料显示,乳腺增生与乳腺癌间关系密切,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及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并且于知情条件下签署护理同意书,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中已婚22例、未婚19例,年龄24岁~41岁,平均年龄为(34.27±1.32)岁;观察组41例患者中已婚23例、未婚18例,年龄25岁~42岁,平均年龄为(34.28±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即:每日3次每次3片口服乳癖消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即:(1)医务人员使用手掌根部按揉患者上背部膀胱经3至5遍,点按压心俞穴及厥阴俞穴,再使用拇指拨揉脊椎T4-5旁竖脊肌,反复揉搓10至15遍,直至局部皮肤发热为最佳,使用拇指或肘尖反复交替按压双侧乳腺点,按摩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且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沿肋弓向前胸放射为最佳;(2)医务人员使用手掌揉搓患者肩胛下窝,点按肩贞穴及肩胛骨外援痛点,反复按压3至5遍,并且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提拿胸大肌3至5遍,轻揉极泉穴及天池穴2分钟,使用4根手指沿着乳根穴向乳房外缘按揉至中府穴,反复按揉3至5遍,再采取掌推法由乳房外缘处按揉至腋窝处,反复按揉3至5遍;(3)医务人员双手拇指同时点按患者锁骨下缘处,由内向外按揉3至5遍,轻柔点按气户穴及中府穴,再使用手掌推前臂手三阴经3至5遍,按揉内关穴及臂中穴各1分钟。以上治疗每周按摩3次且以30日为1疗程,经2疗程治疗后评估其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乳房疼痛及肿块基本消失为治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明显改善为显效、乳房疼痛及肿块有所改善为有效、乳房疼痛及肿块无任何变化为无效[3]。同时,以乳房肿块量化评分量表为参照评估两组患者肿块的消失程度,分数越低说明肿块消失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量化评分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乳房肿块量化评分为(2.79±1.32)分、治疗后为(1.37±0.69)分;观察组治疗前乳房肿块量化评分为(2.78±1.33)分、治疗后为(1.24±0.51)分。观察组治疗后乳房肿块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相对复杂且治疗方法趋向多样,尚未出现确切的治疗方案,例如:以西医治疗为例建议口服抗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大,一旦停用药物后极易出现复发情况。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乳腺增生属于“乳癖”及“乳中结核”等症的范畴[4]。同时,现代女性工作繁忙,长期以往则劳心伤神且耗损心气,造成心血淤阻。与传统疏肝行气治疗理念相比,调心行气侧重于选择心包经及心经中穴位及膀胱经中心俞穴及厥阴俞穴,充分发挥按摩法调畅心气的作用,以达到散结止痛及疏通乳络的目标。由此可见,调心行气按摩重点选取气户穴、中府穴、天池穴及极泉穴,方可做到经脉所过及主治所及。此外,从按摩手法角度来看,强调乳腺点的按摩作用。其中,乳腺点位于脊椎T4-5旁竖脊肌隆起内缘处且可明显触及条索状阳性反应物,按压疼痛感相对明显,反复按压时局部出现酸胀温热感,甚至向前胸扩散。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采用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消除乳房肿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行气乳房肿块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长着乳房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