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2020-04-27 07:43刘丽芬苏洁慧张海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9期
关键词:烯酸斯托生理盐水

刘丽芬,苏洁慧、张海林

(惠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001)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通过该项目检测,能够为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使用提供有效参考[1]。从目前临床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现状来看,光投射血小板聚集检测属于“金标准”,但是有研究指出该标准并非使用所用人群,因为可能部分地区人群血小板数量正常情况下不足200-250×109/L的标准范围,并且随着临床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实验室证实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数量>100×109/L时即可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2]。传统方法对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数量进行调整,往往采用自身乏血小板血浆调整方方法,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乏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血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可能会对血小板聚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3]。为进一步寻找更好的调整乏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数量的方法,本研究针对纳入的120例血样,通过比较分析乏血小板血浆和生理盐水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检验科收治的120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样,其中男性血样62例(51.67%),女性血样58例(48.33%)。年龄介于20-49岁之间,平均年龄(35.64±7.41)岁,其中20-29岁35例(29.17%),30-39岁45例(37.50%),40-49岁40例(33.33%)。全部血样所属受试者,均未服用任何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诱导剂情况方面,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43例(35.83%),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36例(30.00%),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41例(34.17%)。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美国CHRONO-LOG公司,血小板聚集分析仪,型号MODEL700。日本Sysmex公司,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型号XE-500。诱导剂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均统一购自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实验操作和方法

标本采集前,叮嘱受试者禁食禁饮8 h,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 ml,保存于EDTA抗凝管中,3000 r/min状态离心处理,获得标本富血小板血浆。再次离心部分富血小板血浆,从而获得乏血小板血浆。对富、乏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数量进行测定,使得乏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数量不超过10×109/L。采用乏血小板血浆和生理盐水,对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的数量予以调整,调整稀释倍数分别为1倍、2倍、4倍,调整后要求满足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数量不低于100×109/L。以终浓度10 μmol/L二磷酸腺苷、1 mmol/L花生四烯酸、1.5 mg/mL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对调整前后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测定,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使用富血小板血浆离心制备乏血小板血浆(通过离心富血小板血浆获取),同传统离心全血再获取乏血小板血浆进行对比,分析对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时乏血小板血浆或生理盐水调整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生理盐水各调整倍数的富血小板血浆,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相较于原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乏血小板血浆各调整倍数的富血小板血浆,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均低于原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且调整倍数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在调整倍数为2-4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时乏血小板血浆或生理盐水调整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时,生理盐水和乏血小板血浆各调整倍数的富血小板血浆与原富血小板血浆相 比,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离心全血制备的乏血小板血浆和离心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的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2100×g,5min条件下离心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的乏血小板血浆,各调整倍数下的富血小板血浆与原富血小板血浆(100±15)%相比,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1 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时乏血小板血浆或生理盐水调整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表2 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时乏血小板血浆或生理盐水调整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表3 离心全血制备的乏血小板血浆和离心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的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

3 讨 论

本研究中,针对乏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血细胞内容物释放对血小板的影响,采用两步离心法获取乏血小板血浆: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离心处理获取乏血小板血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诱导剂激活的血小板聚集对乏血小板血浆和生理盐水稀释作用的反应有所差别。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作为诱导剂激活时,乏血小板血浆稀释倍数低于2倍时,乏血小板血浆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没有影响,但随乏血小板血浆稀释倍数增加,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明显下降,与原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 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与乏血小板血浆稀释倍数相同的生理盐水并未影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P>0.05)。这表明乏血小板血浆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并非通过稀释血小板数量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而可能是因为在高速离心富血小板血浆制备乏血小板血浆的过程中,血小板释放出某些物质影响血小板功能,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血小板颗粒,但由于临床缺乏相关报道,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究[5]。当血小板诱导剂为瑞斯托霉素时,乏血小板血浆用于调整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数量并不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即使稀释倍数达到4倍之多,仍未表现出其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反而是生理盐水在稀释倍数仅为2倍时已体现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导致稀释后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下降,与原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值差异不明显(P>0.05)。分析原因[6],可能是由于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需要血浆内的Von Willebrand因子的参与,生理盐水对富血小板血浆中 该因子的稀释,降低了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因此以瑞斯托霉素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时,应使用乏血小板血浆调整血小板数量。

综上所述,以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等为激活剂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时,推荐使用生理盐水;而以瑞斯托霉素为激活剂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推荐使用乏血小板血浆调整血小板数量。

猜你喜欢
烯酸斯托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多喝鱼汤会让你更聪明吗
牙龈炎冲洗剂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对比观察
缬草不定根组织培养的研究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
雷贝斯托:技术革新让OE与售后两市场相得益彰
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对花生四烯酸致大鼠炎症模型的初步研究*
吃鱼防止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