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筑巢引凤,从制造到智造

2020-04-27 08:53吴雪
新民周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金桥开发区

吴雪

三十年前,金桥还是一个传统“男耕女织”模式的小镇。尽管祖辈为这里起了一个吉利的名字——金桥,但美好的心愿并没有改变他们世世代代“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贫穷日子。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上海金桥开发区,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大多以私人经营的粮食、棉花、油料加工业和服装鞋帽业为主,设备原始,多为手工操作。

经历了多年洗礼与变革,金桥终于迎来了开启工业区的改革红利。相比开发初期,先进制造业产能规模增长了570倍,2018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达2436.06亿元,营业收入近7300亿元,已经聚集了52家世界500强105个项目、100多家研发技术中心。

金桥承载着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两大国家战略,实现了从“金桥加工”到“金桥制造”再到“金桥智造”的转变,也正在奋力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制造先行区、城市副中心功能创新区、绿色低碳引领区”四大特色区建设。

不是开垦土地,而是制定规划

“1990年,我到浦东金桥开发区工作时,金桥就被确定为出口加工区了。”曾任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总经理朱晓明回忆,当时来金桥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和农宅,但去过后的第一件事,不是马上开垦土地、建房子,而是制定规划。

根据浦东三大开发区的规划编制,朱晓明带领大家每天从早干到晚,用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与规划的战略》,理出了一個初期建设的清晰思路。在过程中还萌发了要对土地和产业之间进行向量配置的想法,就是今天的共享经济理念。“我们规划建设了金桥碧云社区,成功证明了战略上可以做到产城融合,物理空间上产城分开。”

朱晓明说,金桥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水准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许多规划的落地也具有前瞻性。在交通规划方面,考虑到金桥开发区里的集装箱卡车的转弯半径需要13米以上,区域的工业道路标准均按照24米宽的路幅建造。现在,全国开发区的道路差不多都是按这个标准来建设的,而金桥在25年前就做到了。

当时的金桥就是一座孤岛,建设立交桥,解决了事关全局发展的问题,金桥开发区布局在长达6公里的杨高路一侧,市区的车辆只能右转进入开发区,进区企业和居民出行非常不便。而金桥开发区向北就是外高桥保税区,如果车流在金桥受阻,外高桥的道路也很难通畅,因此,在生活区和工业区交界处的金桥路和杨高路十字路口建设一座立交桥,十分必要。

1994年,金桥立交桥竣工通车,刚建成的头两年,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车子,也有人质疑这是搞面子工程。但是到1997年以后,通车量就大了。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完全正确,如果没有建设立交桥,地区交通会乱套,选址路口的四周都会建起高层建筑,后面再想进一步动拆迁改造,建设成本就会非常昂贵。

金桥从一片农田,到初具规模,只用了短短几年。当基础设施展露地面时,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其中有许多世界500强企业。朱晓明说,1993年,我们把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开发图册做成一本小册子,涵盖了21种规划图,给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外客商,而有了这份图纸,就意味着证明你们能够一张图纸干到底,直到最后成功。

1997年,美国通用汽车总投资高达15.7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落户金桥。虽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但全年营业额不降反升,达500亿元人民币。而据2009年数据显示,金桥的总产值突破了1700亿元。 当时,金桥开发区实行的“滚动开发”,是浦东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金桥开发公司成立后5年内的累计税、利达到了24亿元。

从制造到智造,又一里程碑

制造业、实体经济是浦东新区的立区之本,金桥深谙这一道理。1990年至2000年,金桥引进的项目产业门类包括芯片、电子、汽车、家电等产业,几乎都是无污染、产出高的项目。虽说大多是国内外500强、高科技企业,但初期招商并非一帆风顺。

一开始,贝尔公司不愿意搬过来,他们认为当时的金桥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地方,职工怎能安心工作?后来,公司管理层开了一次面对面的会议,金桥开发公司专门划出一块地,解决了贝尔公司职工的住房问题;又给了浦东公交公司200万元费用,请他们帮忙开设了三条公交线;贝尔公司最终搬迁至金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程控交换机生产基地。

2013年7月17日,金桥出口加工区更名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阶段实现了出口替代和出口创汇的目标,实现了世界名品金桥造。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金桥管理局副局长、金桥管委会副主任马淑燕说,之后,金桥的制造逐渐向U形两端延伸,设计研发、跨国公司总部、销售中心等逐渐落户金桥。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落户时,当时全国有3个省市在抢,上海也有4个区在抢,金桥用12天建成了在美国建设周期需要3个月的超级充电桩。“我想是金桥的诚意、服务、区位优势和碧云国际社区的潜在消费者打动了特斯拉。”

如今的金桥,正以占浦东新区1/50的土地贡献超过1/4的工业经济规模。以新松、欧姆龙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以华为、诺基亚贝尔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产业,以及咪咕、天翼为龙头的大视讯产业,在浦东新区“六大硬核产业”中占有重要比重;金桥5G产业生态园,作为上海首个5G全覆盖的园区,第一批共入驻包括华为、上汽在内的企业42家,总投资达130亿元,将聚焦“5G+未来车”、“5G+智能造”、“5G+数据港” 推动5G商用落地,助力金桥打造“东方智造城”。

一些劳动密集型家电产业等传统制造业逐步退出,一些制造型企业则在跟随着园区转型升级的脚步,谋求新发展。与金桥发展方向一致的循环产业,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比如,沃尔沃的再制造中心,一个旧的部件,经过拆解、清洗、机加工等步骤可以重获“新生”,再制造与传统制造相比,成本节省50%,能源节省60%,物料节省70%,废气排放减少80%。

经过20多年的营造,碧云国际社区也已经成为上海代表性的国际社区之一,这张金桥名片,成为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现在,这里常年居住着约1万名外籍人士,约占全市外籍人口的6%。为此,碧云社区每年举办100余场文化活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钱光人曾评价:“金桥的宜业、宜居和产城融合,是现代产业集聚区的一种新潮流。

2020年,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十而立,但它仍在不断进行着产业转型,也更加重视生态建设,三年前,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它又被提升定位为上海九个城市副中心之一,成为金桥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金桥管委会对金桥城市副中心规划的一份解读中,金桥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造创新集聚区、上海东北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国际化、高品质的魅力创新区。未来,金桥这一“最生态、最多元、最开放”的璀璨蓝图,即将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金桥开发区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