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

2020-04-27 08:41沈艳芳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沈艳芳

【摘 要】 如今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技术之间的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推进自身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将其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课程教学可发挥较佳的教学作用,教师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追求更多新型化的教学方式,则可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充分投入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基于此,本文主要依托于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探讨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如何采用信息技术辅助自身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教学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渗透、推广与运用等整个过程在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更高的数学学习效率。如今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其教育优势来辅助自身的数学教学,让现有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得到良好的改善,让初中数学与信息化教育技术之间的有机整合为学生的高效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当下初中數学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着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初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一方面,目前的数学课堂上还是有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突显出“讲授性”的特点,学生个人的思考空间并不多,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够明显,同时,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比小学阶段更大,对初中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又或者教师构建的新型化高效数学课堂还不够成熟,没能起到新课改背景下预期的数学教学成效。

二、信息技术的辅助为初中数学提供了发展契机

不少初中数学教师还没能够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因此,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亟待得到优化,使其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沿着新的教学思路去发展。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重视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教育技术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发展契机,融合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优势,改善现有的多种数学教学问题。这一教学举措的必然性具体可以体现在:

首先,信息技术是一种科学技术,它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便捷性。“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重点所在,在这样的教学研究发展态势下,教师有必要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数学学科教与学的效率。

其次,素质教育这一新型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趋向多样化,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是满足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新型化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新时期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让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学习状态。

最后,数学教师要保证学生的长期发展,就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教育功能,让学生快速地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容纳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量,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开展趣味导入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要开展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所需要的并非强制性地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要注重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这意味着以往的粉笔教学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如今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积极肯定,甚至有不少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成效。导入教学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效果会影响到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辅助导入教学。而要让学生在导入教学阶段就产生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在导入教学阶段融入趣味元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比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这一节课的导入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希望的田野》这首歌,并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图文并茂的画面:在绿色环绕的一方池塘里,半尺高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风吹拂之下,它们仿佛向着我们不断地点头示意,渔人在湖边观看,发现荷花在强风吹拂下离开原位两尺远……由此,教师可继续提出印度数学家什迦逻曾经提出过的“荷花问题”,询问学生:“你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是否可以计算出荷花湖水的深度呢?”在这一导入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思考之下,学生很快地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这可提高学生在后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2.依托于信息技术开展具体的数学教学

初中阶段有许多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等。而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处于具象思维发展阶段,但是新课标却对他们提出了由具象思维朝着抽象思维转变的要求,这也是符合初中生实际的思维发展需要的重要要求,数学教师需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如今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达到上述学习要求,让原本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促使学生在具体化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中的Flash软件来制作蝴蝶扇动翅膀的动态画面,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对这一动态画面进行观察,使其可以在直观感知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含义、特征等等。在播放动态画面之后,教师可利用暂停功能来定格某个画面,然后通过几何画板来绘制出蝴蝶身上的“对称轴”“垂线”和“延长线”等,让学生直观又具体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此时,教师也可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可见到哪些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延长线和垂线吗?”这就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认知经验,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联想出更多相关的轴对称图形,有利于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技能。

3.辅助信息技术开展动态化的演示教学

有些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较大的理解难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演示功能来将每个细微的部分都动态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尤其是学生往往更加容易理解动态化的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教材中的知识则处于静态化,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辅助信息技术来推进动态化的演示教学,避免数学课堂再出现传统教育背景下枯燥乏味的教学现象。

比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中的演示功能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构过程有步骤地清晰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具体制图过程,这让学生以后在自主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更牢固地记住相关数学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部分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四个象限。在这一课堂上,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的动态化演示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4.通过信息技术拓展初中数学教学空间

拓展教学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展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具有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而通过希沃软件来辅助教师拓展教学空间,可以很好地开阔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视野。比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希沃白板的拖曳功能来动态化地显示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刺激下准确地理解直线与圆相切、相交、相离的数学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利用希沃软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即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方面的数学概念,甚至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也让学生能够拥有比较充足的数学学习空间,促使其自主地寻找其中的数学奥妙。

总之,在整个义务教育中,初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阶段,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需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数学教学,将其中丰富的基础性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后期的个人發展过程中可以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逐渐积淀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150-151.

[2]张莉.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29-30.

[3]赵颖.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2017(11):70-70.

[4]许燕.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尝试与思考[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5):16-16.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