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小豆蚜虫效果研究

2020-04-28 05:40王洪皓何伟锋
园艺与种苗 2020年3期
关键词:增产率衣剂吡虫啉

王洪皓,乔 辉,何伟锋,徐 敏,赵 秋

(1.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辽阳111000;2.灯塔市国有粮食资产管理中心,辽宁灯塔111300)

辽宁省是小豆主要生产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大量削减,小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模式也不断创新,如幼龄果园间作、玉米间作等[1-3]。小豆生产上最主要的害虫是蚜虫,集中发生在小豆生长点、顶叶、柔嫩叶背面,刺吸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形成空洞,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矮化。蚜虫全年迁飞扩散,繁殖快,世代重叠,种群增长迅速,高温干旱年份蚜虫发生更为严重,严重影响小豆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

目前,生产上对小豆蚜虫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喷雾防治为主。韩冬等[4]对黑龙江省各小豆种植区的小豆蚜虫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小豆蚜虫占种植地块面积的10%时必须用化学农药及时喷洒进行防治,建议采用10%溴氟菊酯乳油375~450 mL/hm2和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20 g/hm2对水喷雾防治。赵利军等[5]、李定旭等[6]、罗军等[7]研究表明,采用60%吡虫啉拌种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后播种,可预防小麦苗期蚜虫大发生,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提升产量。李景玉[8]认为,高巧、立克秀(以吡虫啉为主要成分)混合拌种剂用量为(200 mL+50 mL)/100 kg 种子,对小麦生长安全,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张寒霜等[9]认为,“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棉花苗期蓟马、蚜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处理后棉花的根长和侧根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利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豆蚜虫还未见报道。

该研究通过分析“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拜尔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拌种防治小豆蚜虫的效果,以及其对苗期发育、产量和增产率的影响,力争为生产提供可行性依据,实现小豆轻间化栽培、节本增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7 年在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辽阳)。试验地前茬为玉米,0~20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2.22 g/kg,速效N 104 g/kg,速效P 35g/kg,速效K 15 g/kg,pH 6.2。6 月20日播种,种子人工手选,经化验测试发芽率发芽势在100%,穴点播(保证每处理小区360 株)10 月8 日收获,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1.2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为“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拜尔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小豆品种为辽小豆8 号(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5 个处理,3 次重复,共计15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 m2。各处理设置情况为处理1(T1):“高巧”2 mL 对水至50 mL,浓度为4%,拌种1.0 kg;处理2(T2):“高巧”4 mL 对水至50 mL,浓度为8%,拌种1.0 kg;处理3(T3):“高巧”6 mL 对水至50 mL,浓度为12%,拌种1.0 kg;处理4(T4):“高巧”8 mL 对水至50 mL,浓度为6%,拌种1.0 kg;处理5(T5):对照(CK),用清水50 mL 拌种1.0 kg。

1.2.2 调查时间及方法。(1)小豆出苗情况:小豆一般播种后5~7 d 出苗,所以调查小豆出苗情况定为小豆播种后的第8 天调查记录各个小区的实际出苗数和死苗数(没出苗数),计算出各个处理小区平均出苗率。出苗率=各个处理区实际出苗数/保苗360株×100% ,同时对各个处理小区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田间调查。

1.2.3 蚜虫防治效果。从7 月8 日开始调查,即空白对照区初见蚜虫时开始调查,每隔7~8 d 调查1 次,共调查5 次,直至空白对照区蚜虫数量急剧下降为止。每次调查时采用每小区对角线5 点取样,每点取标定株10 株,每小区每次共调查50 株,每次调查标定株上全部活蚜数,最后结果取平均值。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蚜虫数-处理区蚜虫数)/空白对照区蚜虫数×100%

1.2.4 小豆百粒重和产量。收获前各小区随机成熟果荚4 份,分别测量百粒重并取平均值,之后各小区单打单收,称量实际小豆产量,折算成公顷产量,并计算增产率。

百粒重增加率=(处理区百粒重-对照区百粒重)/对照区百粒重×100%

增产率=(处理区产量-对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出苗率比较

从表1 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出苗正常,出苗率平均在98.87%。幼苗整齐,发育健壮,可见“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对小豆出苗安全,且对幼苗生长无不利影响。

表1 小豆播后8 d 出苗情况比较

2.2 不同处理的蚜虫防治效果比较

从表2 可以看出,7 月8 日、7 月15 日,各处理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达到了100%。从7 月22 日起,各处理的防效呈现显著差异,其中T3、T4 处理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T1、T2 处理。总之,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活蚜数量增加,但仍然保持在85%~95%之间。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防效提高极显著。

表2 不同处理蚜虫防治效果比较 %

2.3 不同处理的百粒重比较

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小豆的百粒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除了T1处理,其他处理的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百粒重最高的是T2 处理,达到25.73 g,说明高巧种衣剂可以有效地防治蚜虫,有利于小豆的生长发育。

表3 不同处理小豆百粒重比较表

2.4 不同处理的产量和增产率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各处理间的产量和增产率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处理与对照之间的产量和增产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T3 处理的产量和增产率最高。

表4 不同处理产量和增产率比较表

3 结论与讨论

3.1 “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能够有效防治小豆蚜虫

“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能够有效降低蚜虫的危害,尤其对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00%。同时,对小豆的出苗及苗期发育没有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蚜虫防治药剂。

3.2 “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有利于小豆获得高产

“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后,小豆的百粒重、产量和增产率明显提高,蚜虫危害尤其是前期蚜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植株受害减轻,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随着“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用量的加大,百粒重持续提高,但产量却在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的应用有效减轻了蚜虫的危害,植株发育良好,百粒重增大,但是,当植株的个体发育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群体的郁闭,引起果荚脱落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量降低。因此,在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用量,一方面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产量损失。

3.3 “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植株发育的影响

由于仅调查出苗率、防治效果、百粒重、产量等指标,植株发育情况缺乏相关数据,因此,对于“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如何影响植株发育,不足以进行评价,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深入进行。

2018 年,该项技术在辽宁北票市马家沟村、阜蒙县梁南村等地试验示范,防虫增效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增产率衣剂吡虫啉
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及病虫害防控试验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