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探讨

2020-04-29 12:27杜艳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杜艳娟

摘 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完善风险防范能力。进而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到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意义的了解,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改革献计献策,最终通过内部优化控制体系达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内部控制还是管理水平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其中还是包含一些问题隐患需要得到相关重视,内部控制是现代机构用于加强自身组织管理,有效监控各项任务正常发展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控管理水平,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效率,这将进一步打造高效服务型的政府,因此,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率必不可缺。

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日常管理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事业单位。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保值增值。

3.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

由于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和管理有限,最重要的还是在单位内建立科学有效的控制系统,以节省行政管理的成本。

4.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消除各种贪腐行为

内部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运营的全过程,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就能监督和规范各项经济活动,各种贪腐行为就无处隐藏,保障事业单位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事业单位是非营利组织。单位领导一般认为,健全内部控制的建立对单位的发展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此不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同时,一些领导认为内部控制工作应由单位财务部门处理,与其他管理部门没有实质性关系。 在这种落后的片面内部控制概念的影响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进而影响到公共机构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2.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这反过来又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是在财务制度或其他管理制度中稍微提到了内部控制体系,这使得在遇到内部控制问题时很难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体系来支持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雖然有些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它们并未涵盖所有部门和所有业务范围的实施,这使得内部控制系统难以形成系统的系统。如果不很好的去执行内部控制,单位的内部控制就成了一纸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工作责任心低,工作积极性很差,经常出现过度管理,摇摆等现象。过于混乱,难以实现既定的内部控制目标。

3.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我国的大多数机构都没有专门监督内部控制的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的专业人员。事业单位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基本上由会计人员处理,而其他部门无权质疑财务部门的具体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财务人员容易自我窃取或成为管理人员的腐败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各机构都没有建立能够自治的监督管理制度。自我监督的模式只是在纸面上,并没有落到真正的位置。

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员工素质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目前,财务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因此,该职能能够胜任简单的财务会计工作,对内部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难以将内部控制灵活地应用于其自身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公共机构的内部控制效果。

另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和变化。一些员工很难及时学习和掌握内部控制知识,也无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内部控制。很难彻底了解内部控制的变化从而难以跟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步伐并降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而且,一些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利用单位内部控制的漏洞进行财务欺诈,将公务据为己有霸占到自己名下,导致腐败,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会严重损害事业单位的公共利益。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

思想是影响行为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为了有效,准确地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提高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从而实现既定的内部控制的效果。

首先,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有效地了解内部控制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意识的指导下,积极约束自身的管理行为,严格禁止腐败。私人利益。发挥示范作用,严于律己,为其他员工树立良好榜样,使他们积极努力,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

其次,要注意单位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内容,内部控制要求和内部控制的意义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员工,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准确地认识到,为了有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各部门和岗位必须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单位员工的充分重视。通过单位内部网络,LED大屏幕,微信公众号,内部期刊等渠道加大内部控制建设宣传力度,加大对内部建设的重视,从意识形态来源解决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培养内部控制建设文化氛围将提高公共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公共机构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如内部控制程序和审计监督。首先,机构应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和业务流程建立一个与单位业务流程一致并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流程,并确保可以包含单位中的所有业务链接。

其次,应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后期监督制度。也就是说,在内部审计人员检查和监督内部控制的实施,然后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定期监督审查机制,审查各部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为了达到防止内部控制风险发生的目的。

最后,有必要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直接建立独立于事业单位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机关应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审计。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及时解决方案可以降低单位的运行风险。

3.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建立内部监督制度至关重要。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将内部监督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在本单位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取消一人审计、一人财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会计人员应当明确职责,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4.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引进高素质会计人员

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和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提高现有財务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合水平。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丰富性尤为重要。因此,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会计和内控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学习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自学,并取得相应资格。对取得专业职称的财务人员,给予一定的激励,提高自学积极性,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加大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质会计人才。

四、结语

总之,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单位所有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 现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内部控制的质量,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分析并找出原因。 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绩效考核,与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经营活动,经济活动,内外部环境相适应, 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基础,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单位内部权利运作,促进事业单位健康运行。事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可以为我国其他单位的发展提供参考,提高各单位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纠正工作态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标准化水平,使得内部控制的质量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海军.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团企业内部体系的构建研究.会计师,2018(02).

2.冯艳霞.新形势下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7).

3.王玉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2).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