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铁路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20-04-29 12:27杨奇丽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4期
关键词:铁路企业管理会计转型

杨奇丽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铁路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铁路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成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文将着重于管理会计业务转型和人员转型,从三个方面论述,浅谈在信息技术时代铁路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铁路企业;管理会计;转型

一、铁路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契机

1.铁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铁路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列车行驶速度世界第一、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大、铁路路网规模扩张、铁路营运里程世界第一、中欧班列等等,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初见成效。公司制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等改革给我国铁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市场化的竞争也让我国铁路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促使我国铁路企业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主营业务经营不善、低收入增长率、高资产负债率、低资产周转率、资产资本化不足、股权形式单一等等问题,都表明我国铁路企业的财务状况堪忧。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的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求。

2.管理会计的特点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是会计的分支,独立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但仍属会计序列。财务会计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管理会计更侧重于管理,集企业的战略、财务、业务于一体。管理会计力求为企业长短期提供决策依据,重视货币时间价值的利用,将利息作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而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不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不受会计准则约束管理会计方法灵活多样重视人的行为问题,各企业可以根据内部管理流程人为地设定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

3.信息技术时代铁路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契机

(1)信息技术从战略层面为铁路企业管理会计提供支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既是铁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会计行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通过优化铁路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改善铁路企业的运输收入和多元经营,实现铁路企业创造价值增值。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管理会计数据搜集、存储、分析以及人才需求等提供支撐,保证铁路企业运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2)信息技术从技术层面为铁路企业管理会计提升便利。信息技术需要强大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和支撑,这将促使铁路企业局域网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建立智能化的铁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准确抓取各项发生的成本费用、精准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优化财务分析体系等信息技术方面为管理会计提升便利。

(3)信息技术从人才层面为铁路企业管理会计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替代费用审批、发票查验、账务处理、编制报表、往来对账等财务会计的基础核算工作,这将促使铁路企业现有财务人员从简单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更要着眼于铁路企业的全局管理,变成战略、财务、运营业务一体的具有大局观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二、信息技术时代铁路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的问题

1.铁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理念相对滞后

近年来铁路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作为我国体量最大的央企之一,铁路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部分管理人员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的“铁老大”阶段,市场化水平不够。铁路企业内部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存量资产、央企品牌、铁路路网资源和稳定现金流等优势,拓展具有最大市场潜力的增量收益,没有深层次地思考如何提高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在信息技术时代,管理水平和理念的落后会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也间接造成了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缺失。

2.业财融合存在问题

我国铁路企业目前仍然没有实现业财融合,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第一,前店后厂分离。运输主业按照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五大系统划分,赚钱的单位不花钱,花钱的单位不赚钱。第二,收支两条线。运输收入与成本管理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第三,运输主业与多元经营相互分离。运输主业与上下游供应链分离,比如高铁票价和订餐服务分离。第四,运输收入市场化不够。比如没有充分利用高铁定价自主权。高铁票价没有完全跟随市场浮动,淡季折扣有限,旺季提价也很少。

3.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信息技术替代财务会计工作后,现有的财务人员将面临向管理会计人员的转型。管理会计对于操作者的业务素养要求极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水平。目前,铁路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人才水平结构不合理、会计人员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离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做好管理会计队伍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三、完善铁路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

1.信息技术促进铁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促进铁路企业局域网信息化建设,从信息技术上为管理会计提供支撑和便利。首先,将网络信息安全放在首位,建立铁路系统信息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信息泄露风险,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将国家铁路集团自主开发的5.0财务系统增加预算、报销、决策模块,并与各业务部门的系统对接,实现网络平台数据的信息共享。

2.信息技术带动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尤其是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要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业务方面的培训,并使培训常态化、专业化。

其次,在内部管理中要发挥财务部门的核心作用。铁路企业局域网信息化系统要全面对接各类与财务相关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让大数据平台多维度地为财务数据提取、量化分析服务。

最后,财务人员自身要积极向管理会计转型。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财务人员应有危机意识,加强对财经领域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加强对铁路运输主营业务的了解和业务流程的认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转换视角,主动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变革,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参与到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向管理会计转型。

3.信息技术加速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是我国铁路企业的经营战略之一。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融合是实现此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首先,我們应当积极拥抱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促进财务与业务的信息共享,搭建满足新形势下铁路企业管理要求的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架构,加强业务流程与财务活动的有机融合。

其次,通过财务管理整体统筹,让业务活动渗透到企业财务战略、投资、融资、风险、预算管理、控制与评价等管理会计工作中,提高铁路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预决算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4.完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

铁路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除了建立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外,财务部门也要纳入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财务人员主动自发地向管理会计转型,确保转型工作顺利。铁路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专业素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解决问题、团队精神等方面入手,设定对应的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得分情况,实行首位晋级和末位淘汰制,对管理会计人员实施优胜劣汰,增强管理会计人员危机感。

四、结语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会计制度逐渐向国际接轨,会计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速度快、范围广,会计视野趋向广博精深;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更是加速对会计专业性实施着扩张式的侵袭和替代,传统的“账房先生”已无立足之地,铁路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已势在必行。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经济发展与铁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需要,更是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不仅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使更多的基层会计核算人员从繁杂的同质性工作中解脱,迎接各种社会变革与职业挑战,推进财务管理人员将精力投入到价值管理与创造上,为铁路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莹.浅议信息技术时代财务管理的转型.财务与会计,2018(23).

2.杨军.“互联网 +”环境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与变革――广西联通“沃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分析与启示.会计之友,2015(18).

3.耿云江,赵晓晓.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会计之友,2015(1).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铁路企业管理会计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对铁路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