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研究

2020-04-29 12:27李建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4期
关键词:效能会计教学资源

李建红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会计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的调查,梳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重视资源建设,形成制度保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使用等针对性建议,以提高会计教育质量。

关键词:会计;教学资源;效能

一、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1)教学资源的作用。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从教学角度统计分析,教学资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角度的學习训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后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资源的应用率和更新速度。但调查中显示教学资源对降低教学难度,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不够明显。

(2)对资源的个性化需求。资源需求是多样的,出于教学目的差异性,教师更偏于挖掘具有个性特征的资源。针对教学资源个性化需要的满足度调研结果分析,“能完全能满足”、“能满足部分需要”的占57.33%,也有42.67%的受访者认为“几乎不能满足、完全不能满足”。在建设资源时,既要考虑资源的共性需求,也要兼顾资源的个性需要。

(3)教学资源质量评价。教学资源强调方便实用、交互性强、使用方便,能受到教师好评、学生欢迎,社会使用者认可。现有会计教学资源质量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5.33%,认为较好的占20%,认为一般的占73.33%,认为不好的占1.33%,会计教学资源质量的整体满意度偏低,这要求资源建设上既需要加快资源数量上的提升,更需要现有资源质量上的关注。

(4)会计教学资源库。学校是否有会计教学资源库的调查中,22.67%学校建设有会计教学资源库,26.67%计划建设,有一半(含不清楚占20%、无占30.67%)的学校没有专门的会计教学资源库,会计专业素材资源在会计专业学校中相当缺乏。各个学校会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层次参差不齐,总体比较薄弱。同时,也说明学校需要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将现有的资源分享给教师,让教师尝试使用。

(5)教学中常用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多媒体课件、IP课件、网络课件”,“试题、习题、试题库”两大类资源使用频率最高,达74%以上。电子教材、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实习实训手册、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素材(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教学案例、职业技能竞赛资源等在日常教学中也能经常使用。

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公开课(或教学视频、课例)/名师课堂、网络课程(包括网易公开课、慕课等)、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教学仿真软件/虚拟实训软件/虚拟实验室等在教学结合具体项目也会使用,但频率不高。专业期刊文献论文、学生作业作品产品资源库、教学游戏三类资源因受较少使用。

(6)教学资源应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在哪些环节运用教学资源?问卷中不外乎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教”中主要是为了日常备课和教学,设计准备参加如评优课、公开课,两者各占了78.67%和77.33%,另外也有44%受访者是为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而主动学习。“学”中主要是课后学生测试与复习以及学生课后练习、巩固作业,分别占49.33%、41.33%。教学资源的运用,主要用于教师备课与教学互动、教师自我发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7)教学素材和资源的获取途径。教学中要使用资源首先要知道资源获取渠道。从调查数据分析,教师通常使用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的主要来源于“教材配套提供”(配套光盘、出版社网站等)、“互联网搜索下载”(包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论坛共享等途径)获取,均占82.67%;排第二方阵的是“自行开发”和“购买”,即原创制作的资源(包括演示文稿PPT)、学校线下购买(含校企合作开发)的资源,各占46.67%;列第三方阵的是互联网商业平台购买的资源和教研组分享的资源,各占33.33%、29.33%;而教学业务主管部门如教科院(教研室)提供的资源,其占比仅为13.33%,其它途径占6.67%。

(8)优质课的资源支撑。要呈现一堂通俗易懂、目标达成、学有所得的优质课,需要各类教学资源支撑。统计数据分析,“与教材、教学目标吻合,整装化、系列化的数字资源包(含课件、教案等)”达90.67%;与“教材、知识点匹配,且便于组合、加工的零散素材资源”达86.67%;“围绕教学目标,发散、拓展性的数字资”达68%。优质课程需要教案(教学设计)和课件辅助教学,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则需要与知识点匹配,且便于组合、加工的零散素材资源,必要时借助新媒体助教,也要观摩名师的课堂风采,汲取教学技艺。

(9)纸质教材配套资源的效用。专业课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同时建设立体化配套资源,方便教学,减轻教师工作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受调的栏目中可以看出,对试题库、课件、课后习题需求高,使用频繁,分别占93.33%、89.33%、82.67%;而对电子教案、授课视频或实操视频二项资源的需求偏弱,分别占77.33%、69.33%,也有4%的教师有其他资源需求。

(10)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建设上分析,30.67%认为“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84%认为“资源内容相对陈旧、更新迟缓”,49.33%认为“与新的职业教学理念不匹配”。

从资源使用上分析,37.33%认为“缺少相应的服务支持”,46.67%认为“不能快速检索需要资源”,42.67%认为“资源拆分与重组困难,使用不便”,56%认为“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性不强”。

从资源质量上看,74.67%认为“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筛选”,25.33%认为“缺少美感,艺术性差”,32%认为“缺少个性化应用”。

二、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1.资源建设零散,缺乏系统性

资源建设零散。受制作技术和资金等众多因素影响,多媒体教学仍是主流方式,但效果不尽人意,其他集图文、音像、动画等一体的资源少而零散,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建设规划框架、层次不清,缺乏系统性。教学资源与平台建设缺少总体、全面和系统的规划。教学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开发标准;缺少统一规划,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应用;教学资源缺少有效的整合和管理,更多的只是资源量的积累。

2.資源建设低效,缺乏质量性

资源建设要质量取胜、以优质立足。资源质量的最终评价者是学生,资源要常为学生使用,为学生成长服务。但资源信息服务意识差、资源脱离教学活动切实需求等问题不断地浮出水面。

教学资源本身存在质量缺陷。从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师生均希望有通俗易懂、易教乐学的教学资源。但事实上,资源的制作者、提供者所提供的资源一是粗制滥造、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二是优质教学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形成了现有资源的使用价值低下。

信息资源后期建设和维护滞后,服务质量低效。资源最核心的实质是资源本身,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利用资源却忽视了资源库建设后期的维护和完善。

3.资源利用率低,缺乏共享性

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资源的文件格式、分类标准、处理过程和信息交换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系统间兼容性较差,致使各资源库无法互联互通、协同检索。

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各种教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共享性差,协作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学校教学资源重复建设,致使信息垃圾增长过快,造成建设的浪费。

三、调查建议

1.重视资源建设,形成制度保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与学校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要依据职业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规划,形成系列保障制度和机制。

要建立保障制度。学校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学资源建设及使用管理办法》《信息化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来整体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建立教学资源管理数据库,引导、规范信息收集、资源开发、网络平台开发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源考核及评价制度,从开发、使用、完善等方面实现信息化评价。

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体系,将资源共享成果纳入其业绩评估或工作考核中,引导教师开发并提供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项目立项、下拨经费、纳入工作量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研究资源建设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积极投入到资源的搜集和建设中来,确保资源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方向发展。

2.建设课程资源,确立质量意识

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意识。完善资源检索功能、在线交流功能、在线测评等功能,达到方便使用,服务教学的最终目的。

要系统建设课程资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推进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及共享服务。推进资源的多元开发,将以试题、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为主体的开发,转向科学性的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操作演示的资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3.合理使用课程资源,及时更新充实完善

合理使用课程资源。要消除教育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真正将在课程资源的使用融入到教的过程和学的环节中,做到适合、融合。

要更新、充实、完善课程资源。要加强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调整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根据学情变化及时充实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效能会计教学资源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