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企业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科研管理分析

2020-04-30 13:15羌丹丹朱海燕肖洪燕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南通市科技成果产业园

羌丹丹,朱海燕,肖洪燕

(南通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通 226019)

0 引言

为促进国内外重大科研成果在江苏省落地开花,提升龙头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增强校企合作,调动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200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设立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处于战略新兴产业高端环节科技成果、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能够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与产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攀升。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涉及知识产权、成果评估、后续服务管理等多个环节,许多高校缺少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机构[1]。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单位,汇聚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推动高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企业以成果转化为契机,协同高校、科研院所无缝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人才,建设研发团队,提升企业科技管理能力。

1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产业及企业情况分析

1.1 南通市产业发展特点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是省级资助力度最大的一类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目标产品明确、产业带动性强、市场容量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初期项目。申报企业需具备良好的研发能力与产业化条件,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研发团队成员稳定且具有较高科研攻关水平,企业核心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

南通市市政府重点围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重点传统产业,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以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建筑建工、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进行布局。目前已经打造了6个国家级开发园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通综合保税区,以及10个省级开发园区。旨在通过打造国家、省级开发园区,推动招商引资,结合本地企业挖掘,促进南通市产业集群。

1.2 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产业分布

自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设立以来,南通市共有145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累计获得省级财政资助13.36亿元,南通市累计配套2.9亿元,引导项目新增投入217.96亿元。纵览各县市区获资助项目数,均达到两位数,保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态势(见表1)。同时各县区产业特色明显,优势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在三大重点传统和三大重点新兴产业之外,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

深入分析各产业领域及获得资助项目,三大重点传统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尤其是高端纺织,集中在通州区、开发区和海安市。长江沿线的如皋市、通州区、港闸区、崇川区、海门市和启东市占据依江靠海的地理优势,致力于船舶海工产业,得益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重点扶持,通过不断发展,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电子信息作为重点传统产业之一,各县市区均有斩获,其中南通市区(通州区、开发区、崇川区、港闸区)和如皋市尤为突出,占据了80%的资助量。

南通市根据各县市区自身产业特点,总体布局三大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南通振康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崇川节能环保装备科技产业园等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5G新材料产业园、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等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广微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如皋氢能产业园、汽车铝压铸产业基地等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园;启东生物医药产业园、海门临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园。这些产业示范园推动南通市新兴产业不断升级,旨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自主研发能力,促进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在南通市遍地开花,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尤为突出,启东市、海门市和开发区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生物医药类项目数占南通大市总数的69%。

表1 南通市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情况概览 (单位:项)

1.3 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企业分布

南通市共有120家企业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其中有4家企业获得过3次专项资助、17家企业获得过2次专项资助,99家企业获得过1次专项资助。共有21家企业重复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这21家企业累计获得46项专项项目,占南通市获得资助总数的31.7%。南通市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复资助的企业占总数的17.5%,且重复资助中大部分企业只获得2次资助,获立项企业分布较广,龙头企业连续转化科技成果并产业化能力有待提升,需加强产学研及自主科研能力,加快科技研发团队建设,推进前沿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产业优势。

在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的145个项目当中,有130个项目是采取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的,占比高达89.6%,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较为积极。产学研合作是发达国家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世界科技强国都把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要求科研以企业生产为归属[2]。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形式,促进高科技附加值成果应用转化,同时项目承担单位要在产学研合作中借鉴经验,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完善研发团队建设,推动产业科技转型升级。

2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2.1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情况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有着一套完备的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截至2019年年底,南通市共有121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执行期结束,其中120项按相关考核办法执行结束,1项提交验收申请,待江苏省科技厅审核安排验收。在已执行结束的120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84项通过验收(参照考核办法验收专家组认定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考核指标,具备目标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20项项目结题(参照考核办法专家组认定项目承担单位基本完成合同规定的相关任务)、16项终止(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严重滞后,无法继续实施,目标产品产业化失败,追回使用不合理财政资助),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约为86%。

南通市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终止的项目共涉及6个产业领域,其中船舶海工1个项目、电子信息1个项目、智能装备5个项目、新材料5个项目、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1个项目、生物医药3个项目,智能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占比偏高,分别为15%、19%和23%。传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96%,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5%。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研发、试验、形成产品到市场化,任何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的失败都会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失败,所以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较大风险的过程[3]。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要统筹技术、管理、资本、市场等资源,企业在开展产学研的同时要注重自身团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2.2 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分析

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4]。考虑到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本文选取南通市2015—2017年获得立项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2017—2019年各年度项目获得授权专利的情况。分析2015—2017年度单个项目平均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可以看出:2015年立项的项目在项目实施3年后专利授权量已趋于平稳,增量不足;2016年立项的项目在项目实施3年后专利授权量已趋于最大值,接近选取的近3年项目获授权的平均值;2017年立项的项目在实施当年专利授权量几乎等于零,在项目实施第2年迅速攀升,接近平均水平(见图1)。

图1 2015—2017年立项单个项目平均授权专利量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项目实施3年以后,平均每个项目可以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10个,且均值逐年增加。考虑专利授权的时差,项目在筹备申请前就已经开展研发,并且注重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但是项目后续科技管理有待增强,需持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3 结语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是企业走向科技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执行总体情况来看,传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要优于新兴产业,这与传统产业的成熟管理模式密不可分。企业要以政府各级科技项目资助为契机,在实施财政资助科技项目的过程中完善企业内部科研项目管理,持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打造体系化的科研项目管理,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兼顾新产品研发推广,保持企业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南通市科技成果产业园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