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打造学校文化的靓丽名片

2020-04-30 07:31张慧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编写实施设计

张慧

摘要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主要表现,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现实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彰显学校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 程学校文化 设计 编写 实施

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长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是学生多元发展的着力点。校本课程不单单实现了“人”的发展,也引领、促进学校其他领域的变革。校本课程只有与学校文化携手共进,才能塑造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校本课程”的设计:彰显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设计既是促进学生自觉健康成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校本课程的设计,既不能简单地“嫁接”别人的成果,也不能一味地“移植”现成的经验,而应该与本校的学校文化发展一脉相承。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将“明理明志,达德达行”的校训贯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践行“创造适合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将生命的自觉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并以“和谐、向善、奋进”的校园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真正构筑起生命完整的教育过程。

1.与生活相结合。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生活的知识,获取生活的智慧,这是校本教育的目标。教材内容涉及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等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2.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教材介绍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习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介绍,让传统文化行之更远。

3.与古诗词相结合。

社会不断进步,优良传统亦将得以传承。教材还介绍了跟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词,结合诗词介绍相关的农事物候、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古典诗文。

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以新课标的相关内容和现实生活为基础,注重加强趣味化、生活化、文学化,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过程,能够在对诗词的鉴赏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和谐、向善、奋进等优秀传统美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增强爱国爱家情感,树立和坚持自己的理想。

二、“校本课程”的编写:践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应该自然地渗透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要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现实需求,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

1.学生层面的考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不愿触及的“忧伤”。究竟是什么左右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什么教师讲了那么多写作技巧和表達方法但依然收效甚微?我们认为作文素材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从当下众多的文学类综艺节目中遴选了几个口碑较好的,依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与发展,编写《纸短情长——初中作文素材锦囊》,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以及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六大解放”(陶行知语: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创造适合学生写作的校本课程。

2.教师层面的坚守。

教师应该是导读者、设计者——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对自己有要求的阅读者,走出阅读的舒适区,不要被娱乐和实用这两大门槛挡住了真正通向阅读的路。

教师应该是筛选者、整理者——教师应在教学之前先阅读、观看相应的素材,再根据视频或文本筛选出比较有质量的素材,最后整理成册,供实际教学使用。

教师还应该是引导者、启发者——在阅读和写作训练时,教师也要懂得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给教学留白。这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和启发,既可以让学生把阅读感想记录下来,用笔记本、微信朋友圈等各种形式进行打卡,又可以鼓励他们发散思维,由这一素材或这一主题尽可能多地联想到其他的素材或主题。

3.教学层面的主张。

一直以来,我校都在践行“创造适合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依学定教”的教学主张,实践着“让学引思、三动课堂”的教学范式。具体而言,包括教学设计——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教学过程——激活心动、促进身动、引发神动,教学评价——学得主动、教得生动、氛围灵动等三个主要环节。

其一,课堂要有温度。有温度的课堂是生命与生命的坦诚相遇,是有情意、有人情味儿的相遇,而非只讲成绩、分数和排名。有温度的课堂必然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真实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是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互相感染,课堂里流淌的是温暖的人文气息。

其二,课堂要有美感。有美感的课堂才能让人赏心悦目。课堂向美,思维、形象、活力、谈吐、节律等便能交织各种美感,既让学生的求知过程变得有滋有味,又实现了课堂对师生涵养的培养。

其三,课堂要有生长感。在课堂上,学生不只习得知识,更能经历生活,体验成长。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引导学校文化

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了校运会、艺术节、科技创新活动周等学生活动。一年一次的全校学生体育运动会展现出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追寻奥林匹克精神的风貌,艺术节的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手大奖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每年12月份第一周的“科技活动周”开展小制作、小创作、小发明、写作大赛等活动,所有这些学生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力,引导“和谐、向善、奋进”的校园文化,真正构筑起生命完整的教育过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人的心路历程、经验的积累、思想的领悟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都会迁移到其他的教育实践领域,从而引发新的蜕变,而“学校文化”也在此过程中,点滴沉淀,逐渐形成学校独有的“校本味”。从课程开发到课程文化营造,从课程实施到课程浸润生命,所有这些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猜你喜欢
编写实施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