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Earth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30 06:46陈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应用对策

陈琦

【摘要】  地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高考科目,主要包括原理地理(部门地理)、区域地理两大板块内容。新课标中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定义为通过开放课堂的构建,使地理成為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其中区域地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知,从而使得在特定区域空间中构建地理知识联系更加困难。Google Earth中文名称是“谷歌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的汇总进行地球浓缩展示,其操作性强,能进行放大或放小其展示,将其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中,利于学生高效理解地理知识,构建地理区域空间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关键词】  区域地理 Google Earth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08-01

区域地理以某一区域的特定地理特征入手,介绍地理现象和地域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理原理。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Google Earth仿真性强,能将区域空间的定位进行落实,相当于一个微缩地球。将Google Earth应用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域知识的直观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Google Earth内涵及功能

Google Earth是一种虚拟软件,能将航空照相、卫星照片、GIS布置进行汇总,并展示于使用者电脑终端,可进行放大或缩小,相当于一个小型地球。Google Earth的功能主要有通过“添加路标”“添加路径” “添加多边形”工具进行山脉、流动沙丘、盆地轮廓的标记,以利于学生判读;通过“显示高度配置文件”工具绘制地形剖面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场景,以强化学生对地形概念的理解;通过“添加图像叠加层”工具其展示降水量,使学生通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地理降水知识;通过“添加照片”工具插入图片,利于学生将地理景观和地理分布进行联系性理解和记忆;通过“显示标尺”工具进行距离测量,利于学生理解见不到的距离内涵;通过“地球图库”工具创建图层信息,进行网络连接,以掌握最新地理资源知识。Google Earth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能突出空间感、地理事物的真实化,利于多种地理要素的整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Google Earth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Google Earth进行辅助教学

Google Earth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有重要辅助作用。以《东南亚》教学为例,该节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咽喉要塞的位置特征;以及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对其城市分布的影响。应用Google Earth后,可以通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将马六甲海峡与两大洋、两大洲的位置关系形象地展示出来,能将地形上的山、河真实地呈现出来通过仿真呈现出来,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和山河相间的特征(具体如下图所示)。

2.利用Google Earth进行教师与学生一人一机同步操作

利用Google Earth可以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人一机同步操作的教与学。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该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及河流、城市的形成、分布特征。塔里木盆的地貌特点都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Google Earth的仿真性、测量距离、放大缩小等功能,教学生测量和计算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Google Earth的仿真性,相当于将学生带到了塔里木盆地,相当于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观察由于干旱形成的沙漠景观、河流的流向、城市的分布特征,从而总结出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具体如下图:

3.通过Google Earth的课堂外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与学生人手一机同步操作,掌握了Google Earth的基本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应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学习内容选择《青藏高原》为例,让学生通过课外操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青藏高原》的“高、寒”的特征,同时通过Google Earth绘制等高线及侧视图功能直观感受青藏高原的特征。

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应用Google Earth可以直观观察出青藏高原于中国的西部,并能清晰观察到其周围的山脉。学生通过Google Earth的高度配制功能,可以显示出青藏高原的海拔及同纬度差异,了解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学生通过多边形功能,能了解青藏高原的位置及范围,并勾勒出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以让学生了解青藏是我国众多江河的发源地等知识。

总之,将Google Earth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了解地理知识的空间区域,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陈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毕超.Google Earth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2).73-76.

[3]范文娟.身未动心已远——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大显身手[J].地理教育,2008(1).65-66.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应用对策
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及其应用对策
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借助GIS辅助手段的区域地理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