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2020-04-30 06:48赵新宇
文存阅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职

摘要: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高职院校承担着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但近年来的不断扩招等问题导致生源数量不断增加、结构复杂、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对高职院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学风建设;路径

一、高职大学生学风特点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无论是经过三年紧张高中生活的统招高中生,还是中途辍学又重新开启求学生涯的单招考生,生活方式突然转变使其终日享受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未来规划毫无意识。目标的缺失使大学生们迷失在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从而恣意妄为、随意挥霍宝贵的大学时光。

(二)学习兴趣不足。由于大学生从思想上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能力差等原因,高职大学生厌学的情况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1)旷课。找各种理由旷课甚至没有理由直接旷课是很多高职大学生的常态。(2)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上课不带书、不带笔、不做笔记,课堂玩手机、睡觉的大学生并不鲜见。(3)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然而图书馆、自习室却鲜有他们的身影。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大学生错误地将读大学看作是得到学历而非提升自我的阶段,混三年拿到毕业证的狭隘想法普遍存在,因而本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常常迫于在考试之前突击学习,考试之后全部忘记,缺少持之以恒的求实精神。有的大学生受就业压力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读高职还不如不读、读书无用等错误心态,最终导致在抱怨与空想中蹉跎了大学生时光。

二、高职院校学风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风影响因素中占主要作用。首先高职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较低。高职学生被看成是没能考上本科院校的低分學生,这种认识偏差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其次高职的逐年扩招使得高职生源参差不齐,结构复杂,大学生容易受身边人物和环境影响,因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高职大学生学风不良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不高的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就会产生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内推力。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例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通过网络等形式渗透到校园中,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的严重的冲击,直接影响了校园学风。大学生们受着外界生活的强烈诱惑,把奢侈、享乐甚至一夜暴富当做人生目标,似乎财富的获得可以轻易而举,不需要艰苦的奋斗。他们分不清理想与现实、学习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搞不懂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

(三)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到位。首先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脱离实际,在学风建设方面更多地使用刚性规范,忽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学风不良,有的任课教师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他们照本宣科,不注重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很少与学生互动,对于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或纵容或视而不见,没有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帮助矫正。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一)完善管理方式。健全的管理方式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好的管理才能衍生出好的学风。由于加强学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所以学校应做好完善的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责与要求。例如教务部门要结合本校、各专业甚至各班级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课程与考评方式;学工部门要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为学生制定刚柔并济、惩罚与奖励相结合的管理与检查制度;宣传部门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良好的校风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等。

(二)提高教学质量。学风与教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没有良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学风建设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离不开良好的教风的带动。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先示范,成为学生乐学的榜样;其次教师应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等;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和学生的课堂管理等,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重视思想教育。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要切实做好思想引领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活动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成才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学风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内驱力。

(四)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和专业,是导致大学生被动学习、应付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做好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人生目标是首要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经历全面有效的自我认识,深入了解性格类型、职业兴趣、本专业特点、自身潜力与不足等,最终设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等个人发展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进行自我鼓励和调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参考文献:

[1]阳世龙.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探析[J].高职教改前沿,2019(4).

[2]陈吉鄂.关于职业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思考[J].职业教育,2018(4).

[3]佟怡.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途经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

作者简介:

赵新宇,辅导员,助教,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