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即理”观点产生的思想史语境及其文化价值

2020-05-03 13:48卢慧彬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文化价值王阳明

卢慧彬

摘 要: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心学著作《传习录》等,也是普通读者接触和体认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心学“心即理”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国哲学史发展脉络中的位置和价值,同样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深入考察,并批判地继承。

关键词:王阳明;心即理;文化价值;中国哲学

“理”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万物的根本规律可称之为“道”,落实到具体每样事物上的规律就称之为“理”。理学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朱熹的观点),即通过认真观察研究各种客观事物,把握其具体规律,掌握其“理”。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即是理”的观点最早来自陆九渊,而真正深入分析阐释这个观点的则是王阳明。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心学著作《传习录》等,也是普通读者接触和体认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心学“心即理”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国哲学史发展脉络中的位置和价值,同样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深入考察,并批判地继承。

修文,修文德以来之。龙场,王阳明被贬谪于此,坠入人生最低谷,却能以其坚强的意志,究天人之际 ,做形而上的思考,终得悟道,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观点,开心学一派。并在此设龙冈书院讲学,促进文化的传播。

心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接触和体认到传统文化的另一面。这一面,就是理学及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面。

世界的本源,究竟是物质还是意识,这是哲学的最基本的讨论命题。春秋时代是中国思想史的高峰,诸子百家争鸣,不同思想进行论争碰撞。到北宋时期,中国思想史又迎来了一次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主要是指儒家学者开始了对“性命之学”问题的思考,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所谓性命之学,考察的就是宇宙的本体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周敦颐,张载,至二程(程颢、程颐)开理学一派。二程的学生,南宋的朱熹与陆九渊,又分别发展出了理学和心学两派支系,观点针锋相对,各开书院,讲学传播。朱熹与陆九渊学术观点不同,生活中却又是挚友,双方激烈论辩的“鹅湖之会”。其爭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是“格物致知”,向客观外物求理(朱熹观点);还是“心即是理”,不假外求(陆飞渊)。虽然这次重要的论辩会没有结果,不欢而散,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当时那种开放开明的学术论争风气,令后世学人景仰。而明代的王阳明,则是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并充分阐发,形成完整的心学理论体系,最终成为心学一派的集大成者。

宋明理学,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以及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曾经被当作封建余孽,被打入冷宫,但理学思想的合理的一面和精粹部分,也同时被忽视掉。我们这代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求学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能够接触到宋明理学。直到阅读了《传习录》,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等著作后,我才发现,心学是一扇窗,让我更完整地了解了中国儒家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这一线的思想脉络。使我能够更客观理性地去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心学,帮我补充了一块有关中华文化和思想史缺失的拼图。

理解“心即理”这个心学核心观点,至少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一己之心,如何能包含万事万物之“理”呢?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后以举例法,罗列部分具体事物“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等为天地万物的代表。人存在于天地间,属于万物之一,与其他事物“原是一体”,亦可说得通。接着说食物、药物可养人、疗疾,而食物(五谷禽兽)、药物(药石)也属天地万物,推导出人与万物“同一气,故能相通”。 它们的构成要素及内在结构必定有某种相同之处。这段论述,为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提供了理论前提: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由于“心”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同一气,可相通,故心可感应万物,心之理也可体现天地万物之理。

有时候会觉得,王阳明过分强调“心即理”,强调主观意识的作用,而忽略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探究,似乎显得有些偏执。但当我们把这个观点放入思想史的历史坐标系中,并结合王阳明当时的生活处境来考察,就可以有更客观的理解。

王阳明生于浙江余姚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官宦家庭,考取功名后又任刑部主事等官职,前半生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他少有异才,年轻时博览群书,学习兵法与骑射,熟读儒、释、道等各家经典,曾对佛老及禅学深感兴趣。后来通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感悟,最终坚定了对儒家思想的信念。但对当时占儒家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理在心外”,“格物致知”等产生怀疑。

其后王阳明的人生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路途中,王阳明还被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才躲过一劫。当时,贵州属于极偏远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王阳明由京城来到龙场龙岗山,倚洞穴而居,可以说是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加上又受到疾病的困扰,其巨大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曾亲眼目睹沿驿道赴任思州的一吏携一子一仆,染病皆死。王阳明念其客死他乡,依山麓挖掘三个坑将其一一掩埋,亲撰《瘗旅文》哀悼这位吏目,抒发自己被贬千里之外的凄苦之情。

试想换作普通人,有王阳明这样的凄苦境遇,定然会颓废不已,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说不定也落个客死他乡的结局。然而,王阳明本来就是一个心理素质极好,意志坚强,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人。此前,他考科举的时候两度落第,他中过状元的父亲劝慰他,不必忧虑,次年再考。但王阳明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由此可见,王阳明比较达观,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并对心理、主观意志的重要作用,早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能力,帮助王阳明度过了最初的不适应的状态,振作起来,又重新开始对儒学思想,以及宇宙人生终极命题的思考。

去过修文阳明洞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一个天然洞穴,四面透风。坐在里面,以天为盖,以地为床,仿佛回到远古人类的穴居生活,条件极为简陋,仅可暂避一时的雨雪。在龙场玩易窝冥想的王阳明,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他,当时应该是身处绝境,极端孤独的。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恰巧与他此前对朱熹理学思想的怀疑,有了相对应的情境。当时的王阳明的确是没有任何外物可以依持。除了自己的一颗心,如果不从自己的本心上去挖掘良知的动力,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克服凄苦绝望的心情,那整个人的意志都可能会被摧毁掉。由此王阳明推断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在那种情境下,人的主观意识,人心中的明觉(自觉意识到的)的良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支撑王阳明走出心理上的绝境,的确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龙场悟道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似乎王阳明是一朝顿悟。而我个人认为,心学思想既是王阳明长期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又是王阳明对自身人生体验的深刻领悟。

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生不幸诗人幸,患难也出哲学家。即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被贬龙场,从另一个角度看,恰好锻炼了王阳明,使他真正了解现实社会与生活,与当地百姓广泛交往接触。物质上的极端匮乏与困顿,反能促使他更专注于形上思考,在阳明洞天然环境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去用一己之心,亲身体悟宇宙自然的规律。由此成就了心学思想。被贬龙场,至少也是促进他心学思想体系完善与成熟的一个重要外因和契机吧。如果缺了贬居龙场这一段人生经历,王阳明的人生体验不会来得这样真切,恐怕对心学的参透和领悟也不会这样深刻。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的,充滿了辩证的祸福相倚。所有人生的艰难考验,只要勇于承受,像王阳明一样善于克服困难及内心的怯懦,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变被动等待为努力作为,最终都会转化成一种精神和思想上的财富。这也与“克一己私欲,致良知”的心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通过对心学相关思想的学习,还让我对儒家知识分子高标准的自我人格追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宋明理学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观点也有偏执一端的问题或漏洞。但在对自我品格修养,对高尚人格的自觉追求方面,这一批思想家都是非常优秀的。周敦颐《爱莲说》,大家都非常熟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提出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学者不仅致力于学术思想研究,开办书院,传播思想成果,同时还积极参与现实政治。王阳明不仅是思想家,还是教育家,同时又是政治家与军事家,被称为立德,立言,立功的“真三不朽”。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观点,实际上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些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虽然他不同意朱熹“格物致知,从心外求理”的治学和修养方法。但是王阳明同样注重主观意识和客观实践的结合。他提出“知行合一,学做合一”,对当时的“知行分离”,“知而不行”的不良学风进行了切实的批判。这种思想,对当下的研究、学习、工作态度以及社会管理方式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明理学,有为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服务的局限性。但心学的产生,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了人对自身主体意识的理解和把握。王阳明主张不固守于儒家经典著作,普通人通过自我修养,通过对本心良知的体认明觉,通过知行合一地践行良知,都可以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 这种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末资本主义经济萌牙,也带来思想的变革。李贽以心学为基础创立“童心说”,促进了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的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产生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先进思想,以及汤显祖《牡丹亭》、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晚清小说等一系列表现人性、反咉人的自我个性和独立意识的文学作品。所以说心学也是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根基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契机。虽然这不是王阳明的本意所在。

所以对王阳明心学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应活学活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其合理内核,知行合一。而不是变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知行分离,流于形式。那些应该也是王阳明先生最痛恨的吧。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传习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文章受贵阳市科技局-贵阳学院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GYU-KYZ(2019-2020)WC-18。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文化价值王阳明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