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装旧酒”——网络欺凌成为传统欺凌的新瓶

2020-05-03 13:48张云朋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匿名性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风险因素。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让人们的言论更加自由,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型的欺凌形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发现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重叠的部分,那么究竟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般攻击模型(GAM)搭建了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关系的桥梁,发现二者在解释网络/传统欺凌事件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路径,同时模型还讨论了影响网络欺凌/传统欺凌的个人和情境因素。但目前的研究对于网络欺凌行为的解释还缺少完整的理论架构,并且对网络欺凌的概念界定仍存在争议。未来研究需要对网络欺凌进行精确定义。

关键词:网络欺凌;匿名性;GAM;社会认知

一、网络欺凌的界定

(一)网络欺凌的概念

“网络欺凌”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网络途径发生的欺凌现象,即大多数学生会规范地使用网络,但一些学生选择以粗心大意和不恰当的方式使用网络伤害、羞辱和人身攻击他人,通过对以前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对网路欺凌很难进行定义与比较,以往的研究发现网络欺凌可以采取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并且网络欺凌发生的场所也是多样的,可见网络欺凌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复杂概念。Belsey将网络欺凌定义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支持个人或团体故意的、重复的、敌对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网络欺凌的种类

网络欺凌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国内学者宋娴将网络欺凌的形式归纳为6种:谩骂、骚扰、诽谤、假扮、嘲弄和排挤。国外研究者Smith等人则从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角度把网络欺凌分为以下七种模式,分别是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图片/视频剪辑、即时消息、网站和聊天室。从网络欺凌的内容上看,Rivers和Noret(2010)在英语样本中描述了辱骂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内容。他们的10个主要类别是:身体暴力威胁、虐待或与仇恨相关的威胁、辱骂(包括恐同症)、死亡威胁、终止柏拉图式关系、性行为、要求/指示、威胁破坏现有关系、对家庭/家庭的威胁以及威胁链信息。以上列举的网络欺凌形式并不全面,因为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网络欺凌形式会不断涌现,年轻人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交流的方式正在迅速发生变化。

二、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关系

传统的欺凌形式常常发生在学校,而且是面对面的形式,传统的欺凌与网络欺凌有共性吗?传统的欺凌通常被定义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重复的侵略行为,并反复针对一个不会为自己反抗的人,一般涉及犯罪者和他或她的目标之间的权力不平衡。结合前文对网络欺凌的定义,我们发现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有三个主要特征:它是一种侵略行为;它发生在权力失衡的个体之间;并且这种行为经常重复。

尽管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在很多方面它们是不同的,首先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网络欺凌的欺凌者通常认为自己是匿名的。关于去个人化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匿名地说和做他们在面对面交流中不会说或不做的事情。与传统的欺凌相比,这种匿名性极大地增加了网络欺凌潜在犯罪者的可能。匿名还有另一个不利影响,在面对面的欺负中,人们可以观察到他们的行为对受害者的影响。这两种欺负行为背后可能存在不同动机,即进行网络欺凌的动机可能更多的是个人内部,而传统欺凌的动机可能更多是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综上看来,关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二者是否存在重叠部分,现在的研究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具体地探讨二者的关系。

三、网络欺凌的理论背景

理论基础不仅对于揭示网络欺凌事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而且对于设计有效针对参与网络欺凌、受害和实施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评估措施和干预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關于侵犯行为的成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寻求侵犯的内在因素,即认为个体是在本能力量的推动下或者由某种内在的生物机制引发而做出侵犯行为,因而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机体的内部机制。第二种是探究侵犯行为的外部因素,即认为个体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做出侵犯行为此类研究则侧重在探讨外部的环境条件或情境条件是如何影响个体的侵犯行为。但是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所以我觉得应该综合考虑二者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侵犯行为。

(一)输入

首先,GAM模型侧重于建构影响网络欺凌的个体相关的因素和影响攻击性行为的情境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个性特征、态度、动机、性别、信仰、价值观,长期目标,行为固有模式,以及其他与情境一致的特征。另一方面,情境因素是环境的特征,个人和情境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唤醒水平,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关于网络欺凌,通过通信技术媒体实施的网络欺凌现象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欺凌的情境因素,必须加以考虑。

(二)网络欺凌路径

根据GAM,上面讨论的人和情境输入主要通过三种直接途径影响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分别是认知、情感和唤醒水平。在文章,我们假设相同的三个内部状态(认知、情感、唤醒水平)作为两个网络欺凌(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害者)GAM模型的路径。在网络欺凌者和受害者的博弈中,在考虑到个人和情景输入以及内部状态之后,就到了个体参与、评估和决策过程。

(三)近端加工

“来自个体或者情境输入的结果通过它们对认知、情感和唤醒的影响进入评估和决策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是短期(即近端)或长期(即远端),GAM中的近端过程阶段侧重于网络欺凌情况下的评估和决策过程,不同于研究人员通常在使用“结果”一词时会想到长期负面的结果(例如,抑郁、焦虑、行为问题)。

(四)远端结果

网络欺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其中一些更远端的结果,如GAM指出在网络欺凌事件中,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害者由于处理网络欺凌事件时心理资源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处理方式个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的经历与受害者和欺凌者在心理和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和行为方面的一些负面结果有关。被网络欺凌的学生也往往有更多的留校和停学,旷课事件和携带武器等行为。

四、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1)年龄。对传统欺负行为的研究表明,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在中学达到顶峰,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建立同一性与避免混乱,所以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努力在社会等级中确立自己的地位。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高中生受网络欺凌的比例高于初中生。

(2)性别。当男性被问到是否参加过攻击性事件时,研究者发现男性参与的频率高于女性,一些研究者对这类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大量事实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并且攻击更多地是直接性质的,而女孩更频繁地进行间接类型的攻击。网络欺凌是一种间接攻击的形式,这可能导致人们得出结论,女孩比男孩更有可能经历网络欺凌,既是受害者又是欺凌者。

(3)人格因素。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有些人的侵犯行为要比另一些人多得多。是否真的存在某些特质,使一部分人表现出比他人更多的侵犯性?相对应的两种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B型人格。A型人格被描述为行事匆忙,有竞争意识,遇事容易冲动以及攻击性比较强的这样一类人,而B 型人格则与其恰恰相反。研究者找到了A型人格的三种最主要的特点:第一,A型人格的人更有竞争性,更能为成功而奋斗;第二,A型人格的人有时间紧迫感;第三,A型人格的人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有些研究证明了A型人格比B型人格的人更具有侵犯性。大部分人能够从容对待日常生活中的碰撞和摩擦,但是A型人格往往具有过激反应。

(4)价值观与态度。国内学者张文新等认为,欺负者通常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它表现为社会认知过程的某中偏差或缺陷,使这些儿童对欺负行为及整个社会环境的态度和看法偏离正常认知,进而促成特定的情绪情感特点和攻击行为模式。就个人在道德上倾向于脱离的程度而言,人们会认为他们也更有可能实施网络欺凌。

(5)SES、使用多媒体能力与其他不适应行为。已有研究已经检验了网络欺凌行为的其他预测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SES)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力。来自较高SES水平的个人通常更频繁地使用网络。毫无疑问,感知自己有网络技术专长也与网络欺凌行为有相关关系。在互联网上花费更多时间的个人将在使用技术方面发展出更多的网络专业知识,由于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越多,更有可能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或欺凌者。

(二)情境因素

(1)父母的卷入。研究认为,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所以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密切关系。与那些没有参与网络欺凌的人相比,参与网络欺凌的人与父母的情感联结较弱,即他们与父母相处通常是不愉快的,对抚养者不信任,当他们悲伤或陷入困境时也不会选择与照顾者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一起玩乐的频率较低,同时父母对其网络活动的监控更少。

(2)校园氛围。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并不一定只来源于父母。那些认为自己与学校联系在一起的人,以及那些认为学校氛围是信任、公平和令人愉快的人,报告的言语和身体欺凌以及网络欺凌的行为较少。不良的学校氛围会在一些学生中造成挫折感和不适,为了应对这些感受,学生可能会通过网络欺凌采取咄咄逼人的行为。同样,由于网络欺凌行为的更大倾向,负面的学校氛围可能会增加网络受害的易感性,特别是在学生中。

(3)感知匿名性。与网络欺凌行为相关的另一个输入因素是感知匿名性。在对曾经被网络欺凌的受害者中学受访者中,50%的人不知欺凌者的身份。12.6%的频繁遭受网络欺凌的受害者不知道骚扰他们的人的身份。此外,感知到的匿名性会导致解除抑制效应,导致人们匿名地说和做他们在面对面交流中不会考虑说和做的事情。所以,如前文所述,网络参与言论的匿名性往往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五、结语

网络欺凌包括一系列通过电子媒体实施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欺负形式,在研究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网络欺凌,我们仍然知之甚少,这反过来使得很难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来解决网络欺凌行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都采用的是非实验的方法,如:调查,访谈或观察等,虽然这些方法提供了部分有价值的信息,但难以揭示欺凌行为背后的因果机制,为了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未来可将网络欺凌作为实验设计的一部分,例如:指导参与者实施网络欺凌的研究,或参与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网络欺凌受害的实验,以确定受害者和欺凌者对青年或成年人的具体结果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世平.欺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0.

[2] 凤琴,陆朝晖.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8):1159-1174.

[3] 黄成荣,袁志文.穗港澳三地青少年欺凌行为比较与社群福祉观辅导应对[J].青年探索,2010(06):22-29.

[4] 刘琳.中学生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4.

[5] 李醒东,郝艳霞.网络欺负-青少年群体面临的新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2):59-63.

[6] 李醒东,李换.网络欺负的干预-悄然兴起的校园暴力[J].现代教育论丛,2010(02):55-58.

[7] 李文革,沈杰,季为民.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2-05.

[8] 李圆圆.中学生传统受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7.

[9] 刘丽琼,肖峰,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08):942-944.

作者簡介:张云朋(1994.03- ),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在读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心理。

猜你喜欢
匿名性
论网络直播行为的规制
基于环签名的数字货币隐私保护技术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匿名电子投票方案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踪匿名电子投票方案
匿名社交软件Soul的受众满足策略问题与思考
相对剥夺感和匿名性对网络集群行为倾向的影响
微信弹性社交中的失范行为分析
基于概率论的发送者匿名性度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