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的现状及策略

2020-05-06 09:05钟彦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英语教育高职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各高职院校基本也都开设了公共基础英语课程,但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亟需得到解决。这就使得高职英语的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展开了分析,进而根据这些现状,提出了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英语教师

高职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虽然使高职院校的生源得到保障,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英语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在当前的教学机制下,仍然不能有效发挥它的价值,英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没有贴合高职的学情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三年就可以毕业,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而且还要学习一些基础的公共课程。除此之外,大三学生还要外出实习。因而,不少学校会让学生集中在大一阶段,就完成本阶段的英语学习[1]。就算有的学校大二也开设公共英语,也都是十分短暂的一学期。有些专业会涉及一些专业英语课程,但也都是在大二阶段进行,而且专业英语教师也都是由自己专业的其他教师兼任。

這样的英语课程无疑就形同虚设,并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英语学习中,并不能有效提高英语水平,甚至还会退化,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非常低下,很多学生都不能正常的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学校强调通过率

在当前的高职阶段的学习中,学校不要求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但学校会要求学生,统一参加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由学校甚至将该考试的通过与否,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相挂钩,可见学校对A、B级考试通过率的重视[2]。高职阶段的学生,本身基础就相对薄弱,这样的硬性要求下,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很有压力,甚至在入学不久,就开始准备参加A、B级考试,投入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此次考试上,而是其他学习收到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自从高职院校扩招以来,学校的生源变得很多,同时生源质量水平也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中,既有通过高考考上的学生,同时又有春考进来的学生。两种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尽相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就非常大。总体来看,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要略高于中职中专毕业的学生。一些英语底子好的同学,课堂反应会比较快,也能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但他们也会觉得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太过浅显,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3]。

另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连音标都不会拼读,课堂的教学对他们而言,不仅不举得轻松,还会觉得非常吃力。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对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感兴趣,基础薄弱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的难度过大,不能很好地学习。长此以往,英语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丝毫的活力,只是教师独自一人在进行知识的讲解,缺乏有效的互动。

(四)师资力量有限,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在扩招之后,生源得到保障,但是师资力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壮大。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十分有限,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尽相同。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英语课堂的革新意识明显不足。这样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于课堂,教学效果就收效甚微。

师资力量的不足,致使很多公共英语课堂,都是以上大课为主,很多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中接受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英语自然不能有效提升。此外,高职的英语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仍然不能用英语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4]。

二、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开展分层教学

由于告知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差悬殊的现状,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中,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生入学时,就展开一次英语测试,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再根据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相应的教学计划[5]。比如,学校可以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英语摸底考试。但要注意该套试题要具有基础性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区分性。最后将学生的测试结果,划分为A、B、C三个层级。划分完毕后,按照相应的层级,将学生划分至对应的班级:A班、B班、C班。

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使得英语水平相当,或是出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能够接受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能够采取统一的进度进行授课,从而使教学能够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授课。与此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知识的呈现形式,同时也能使英语课堂更具有立体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师生角色互换,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英语要进行改革,课堂就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课堂更多地给予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并探索知识。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比如在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学完西方Christmas的习俗后,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课后搜集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比如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节日。搜集完毕后,制作成相应的PPT,在下一节课上由学生对这些传统节日进行介绍,而教师只需维持好课堂的秩序,保障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高效地开展。同时在学生介绍时,教师要在一旁认真倾听,及时记录下学生的不足之处,像一些语法应用错误,或是发音不规范的问题,最后统一进行点评。

(三)积极举办丰富的英语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课堂质量的提升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课外活动的开展也不容忽视。这是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英语学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非常大,造成他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后,上了大学仍然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大多数学生学到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6]。因而,英语教师在对高职英语教育进行改革时,要积极开展一些提升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活动,以轻松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加入,并能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教师可以举办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能够提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关于“How to make the college life more meaningful?”的演讲比赛,让学生踊跃参加,在备赛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练习自己的口语。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英語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得到提升,这正是此次活动的初衷。

总而言之,高职英语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必要性也不言而喻。高职的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睿.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 2019(15):110-111.

[2] 唐诚.谈高职英语教学问题与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7(13):244-246.

[3] 唐子惠,范鹏香.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21): 199.

[4] 古文.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 2016(22):68-69.

[5] 陈静.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审思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 2015(62):14-15.

[6] 董斌斌,陈盼,左健.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J].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5(2):73-75.

[7] 郭惠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J].时代农机,2017,44(5):184-185

【作者简介】 钟彦(198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英语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