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互建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2020-05-06 09:07许倩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

许倩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高校中最为突出和直接的人际关系,二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尤为重要。论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相互缺乏信任的表象,阐述其危害,进一步明确了互建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建立信任关系的实现途径。

【Abstract】Counselors are the essential backbone in the management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ors and students is the most prominent and direc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build mutual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earance of the lack of mutual trust between college counselors and college students, expounds its harm, further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mutual trust relationship, and tells the realization ways of building trust relationship from four aspects.

【關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信任关系

1 引言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高校教育中最突出、最直接的人际关系,而信任关系是辅导员做好一切学生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2 缺乏信任的表现

2.1 学生对辅导员缺乏尊重

师者乃教育之魂,辅导员本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业,然而当今大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度并不高,学生认为辅导员普遍都很年轻,大部分是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有的甚至还是在校研究生,三五岁的年龄差并没有引发其对辅导员的敬畏感。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极其富有想法的群体,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娇惯,让其变得更加任性、自我,做事情容易想当然、不计后果。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能顺利毕业,根本无需与辅导员打交道,想当然地认为辅导员只是个别好学生的辅导员,给他们评奖评优存在着钱权交易。这些思想上的偏差,让大学生对辅导员在意识上缺乏好感,进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尊重的言语和行为。例如,学生直呼辅导员全名,男大学生对女辅导员说“别累着,来,坐我腿上”等。学生对辅导员缺乏最基本的尊重,更谈何信任?

2.2 辅导员对学生失去耐心

在高校辅导员看来,每一个新入学的大一学生都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描绘着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所有的师生关系都处于一个新建的模式。信任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辅导员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就很难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在新建信任关系的过程中,品学兼优、积极为班级做贡献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辅导员的好感,在对学生充分认可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任关系[1]。这是一种良性发展的相处模式,辅导员信任“好学生”,愿意将工作交予其完成,“好学生”为了不负信任,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提升自己。

相对一少部分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的学生,正遭受着“信任危机”。例如,辅导员随堂办公、批假过程持怀疑态度反复核实,都是内心对学生的信任度不够而产生的行为。辅导员与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交往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情感和情绪的过程,又爱又恨、恨铁不成钢、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都是辅导员对学生信任危机在情感和情绪上的表现,甚至最终会彻底失去耐心,不再浪费精力和口舌,任由其“破罐子破摔”。

3 缺乏信任的危害

辅导员与学生间缺乏信任,所产生的危害也是相互的。

对于学生而言,首先,不利于性格培养。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把人的性格看作是环境的产物,在大学环境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和频繁的群体,辅导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性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对学生缺乏信任,容易给学生内心造成已不如人的自卑感,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学生很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其次,严重影响心理健康。“5·25”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然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强,“被猜疑”的处境极易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担,从而引发过激行为,发生安全事故。最后,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学校,辅导员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知心是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失去信任,学生逐渐变得自闭,不愿再与辅导员分享内心世界,久之,学生会对这种师生关系产生疏离感,甚至反感。

对于辅导员而言,一方面职业态度受到影响。上文提到,辅导员对学生缺乏信心的最终表象为失去耐心,即“破罐子破摔”。这违背了“一碗水端平”的初心,形成了“得过且过”的职业态度。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辅导员的工作以学生为本,辅导员的心理满足感来源于学生,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尊重和信赖,可提升辅导员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反之,挫败感会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4 互建信任关系的重要性

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信任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与理解,相互融通与达理,相互平等与协调的人际关系,有了这种人际关系,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2]。

相互信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辅导员越相信学生,学生也会越相信辅导员。研究表明,在大学校园,辅导员相比其他专任老师,更值得学生信任,特别是在新生班级。信任也是一种“相信且敢于托付”的情怀,学生一旦产生信任感,便会从学习、情感、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寻求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从而约束自身行为,朝着导向目标努力。

5 构建信任关系的实现途径

5.1 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辅导员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成才开展工作,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切实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着眼于学生积极的方面,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把学生存在的问题看作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用宽容的心选择理解和接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5.2 从爱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社会经验较浅的青年大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握近二百人的思想动态和在校期间行为,需要辅导员使用大量工作方法和技巧,开班会、谈心谈话、组织实践活动、组建班团组织辅助工作,等等。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离不开爱,只有真正关爱学生,用一颗最真挚的心对待每一个渴望被关注、需要关心的学生,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信任意味着有效的心理沟通,沟通是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辅导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其所思、想其所想,理解学生的初衷和困惑,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多沟通交流,多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学生信任,学生才会愿意将内心独白呈现出来。

5.3 制度透明,遵循公平平等原则

在校期间,各种奖助贷评审、评优、发展党员,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极易在学生与辅导员之间产生矛盾。这就要求辅导员将制度、程序透明化,将管理工作做得有章可循,坚持实事求是、民主评议的原则,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这就要求辅导员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成绩或家境不好、生理或心理有残疾而产生歧视偏心,要让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到平等的权利[3]。

5.4 提高素养,树立职业威信

辅导员的威信是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场,是对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体现的是学生对辅导员的佩服和信任程度[4]。“信”是一种信任、信赖的情感,如何将这份情感进一步升华,这就需要辅导员提高自身的素养。

辅导员的职业威信,是以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服众的能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的令其敬佩的声誉和威望,能够取得“不令而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家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7):72-75.

【2】周胜波.浅谈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J].商,2014(04):286.

【3】高秀琳.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J].前沿,2001(02):49-51.

【4】谭保斌.论教师威信[J].湘南学院学报,2001(3):98-100.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