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精工匠心人才

2020-05-06 09:05周延昌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东安实业校企

摘 要:本文以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方面进行了重点探索,确定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段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两岗多证、育训结合”课程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2017年,黑龙江职业学院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二批、黑龙江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与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两年来,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学徒制试点的各项任务,并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方面进行了重点探索,下面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三方面进行介绍。

一、确定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发展,依据企业的岗位标准,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调研,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用数控机床加工特殊材质高精度箱体类、轴套类、拨叉类和异形件能力,具有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订能力,从事数控机床操作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构建“三段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认知、普通加工、数控加工、精密加工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数控加工岗位标准,构建“三段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徒能力的分段培养。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在岗培养,在学校學习通识课程、岗位基础理论课程,在企业学习岗位实践课程,由校内负责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岗位实践,完成技术技能训练,实现岗位成才。培养学徒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徒工匠精神。

识岗期:第一、二学期培养学徒岗位基本能力;在校完成通识课程与岗位基础课程;在企业岗位学习完成岗位认知;培养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融岗期:第三、四、五学期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在校完成岗位核心理论课程;在企业完成岗位核心实践课程,由校内老师、企业师傅配合指导,融入到加工岗位中;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跟岗期:第六学期培养岗位综合能力。在企业完成岗位综合技能实践,由企业师傅指导参与实际加工;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构建“两岗多证、育训结合”课程体系

两岗:通过前期与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交流与研讨,依据企业发展需求,明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徒制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岗位。

按照“东安实业人才需求分析+数控加工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岗位能力分解+课程设置”的步骤,将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两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双导师团队中的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知识、技能、素质要素整理,将企业所需的技能融入课程规划与课程教学设计,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和岗位对接、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对接、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对接,构建基于东安实业典型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两岗多证、育训结合”课程体系。

多证:结合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岗位需求,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1+X”制度试点工作。优化课程体系,设置通识课程、岗位基础课程和岗位核心课程,实行课证融和的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数控加工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整合学校理论教学优势资源和企业技术优势资源。以东安实业典型工作岗位-数控车工岗位和数控铣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开发岗位课程资源。将哈尔滨东安实业有限公司数控操作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汇编。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开发纸质资源,内容包括课程大纲、单元教学设计、咨讯单及评量单等;开发电子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发布给学生,包括教学视频、课件、微课、二维码资源等。考试资源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线上主要为试题库,线下为典型零部件的测绘与加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出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4本现代学徒制教材。课证结合与企业联合开发“1+X”证书培训包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以上是我们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的一点总结,希望能给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2] 梁峰,许刚,陈颖.浅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51-252.

[3]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4] 崔发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三个问题[J].职教论坛,2017(19):30-35.

【课题名称】 黑龙江职业学院学院课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YJZ2018004。

【作者简介】 周延昌(1980—),男,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机械制造。

猜你喜欢
东安实业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车过东安河水库
非遗进校园
酸辣香甜东安鸡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董明珠、宗庆后等50位企业家为中国实业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