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墓志用语补苴《汉语大词典》例释

2020-05-06 03:19邓梦园何如月
现代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词语

邓梦园 何如月

摘  要: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墓志中,一些隋唐墓志用语,如“麟册”“纶司”“甿誉”“窀塗”“偏零”“储坊”“輀榇”“泉封”“永绥”“盥风”“挺妖”“秺侯”“仲衮”“婴恙”“危痾”“义桓截耳”“惊策蒙俗”“清畏人知”“苴茅锡社”“怀果问安”“请袵何止”等,为《汉语大词典》所未收;有些墓志用语,如“宰君”“旻苍”“断机”“二庭”“秦缓”“小星”“帷幄”“闺壶”等,则为《汉语大词典》提供了更早例证。

关键词:隋唐墓志;词语;《汉语大词典》;考释

墓志用语典雅庄重,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整理研究这些词汇,对于探讨汉语词语意义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具有积极作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隋唐墓志中,有些词语或未被《汉语大词典》[1]收录,或可为《汉语大词典》提供更早的例证。下面,就对相关词语进行考释。

一、《汉语大词典》未收词语

1. 麟册

《大唐故使持节渝州诸军事渝州刺史上护军杜府君墓志铭并序》:抑扬前后之旨,道峻乌台;发挥褒贬之宗,业光麟册。

按:“麟册”,指史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2](P357)因孔子作《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事,故后称《春秋》为“麟经”“麟史”。《汉语大词典》收载有“麟经”“麟史”“麟笔”三词,“麟经”“麟史”指《春秋》,后泛指史册;“麟笔”指史官之笔。由以上可知,“麟册”应为史册之义,《汉语大词典》未收。

2.纶司

《大唐故使持节渝州诸军事渝州刺史上护军杜府君墓志铭并序》:稍转太仆寺丞,暂出纶司,还登棘署。

按:“纶司”,指出纳王命诏令之职司。《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3](P1324)“纶”指帝王的诏书旨意。《汉语大词典》收载有“纶言”“纶綍”,皆指诏令,未收“纶司”。

3.甿誉

《大唐故使持节郓州诸军事郓州刺史上护军鲍使君墓志》:帝求良牧,我膺俞往。火息归猋,雨随车两。亟收甿誉,屡光朝奖。

按:“甿誉”,指百姓的赞誉。《说文解字·田部》:“甿,田民也。”[4](P704)《汉语大词典》:“甿,泛指百姓”,收录有“甿谣”“甿歌”等词,为民间歌谣之义,故“甿誉”指民间百姓的赞誉,《汉语大词典》未收。

4.窀塗

《大唐故使持节渝州诸军事渝州刺史上护军杜府君墓志铭并序》:想变海以兢魂,勒窀塗而紀烈云尔。

按:“窀塗”,指墓道。《说文解字·穴部》:“窀,葬之厚夕也。”[4](P350)《故训汇纂》:“塗,道路也。”[5](P438)

《汉语大词典》收载“窀穸”“窀窆”二词,指墓穴、坟墓,故“窀塗”为墓道之义。《汉语大词典》未收。

5.偏零

《唐右金吾将军程公故媵和容墓志并序》:忍二子之始孩,使偏零之无寄。

按:“偏零”,指弱孤。《故训汇纂》:“偏,独也 。”[5](P144)

“零丁,危弱貌。”[5](P2456)《汉语大词典》收载“偏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故“偏零”指丧失父亲或母亲、无有依靠的孩子,与“偏孤”意思相同。《汉语大词典》未收。

6.储坊

《大唐太子左卫率府郎将辛君墓志铭并序》:佩弭猿严,始陪游于帝子;要鞬鸖籥,俄底节于储坊。忠肃之志无亏,恭懿之诚弥著。

按:“储坊”,指代太子。《说文解字·人部》:“储,?也。”段玉裁注:“?也,《文选》注引作蓄也,或作具也,或作积也。又引谓蓄积之以待无也。……古者太子谓之储君。”[4](P375)储,指皇位继承人、太子;坊,指唐初设立的管理东宫事务的官署——太子内坊局,故“储坊”指代太子。《汉语大词典》收录“储宫”“储闱”二词,释为太子所居宫室,并借指太子,“储坊”与二词意思相近,《汉语大词典》未收。

7.輀榇

《唐故太原府孟县尉廉公墓志铭并序》:沙海长号,梁城泣血,侍奉輀榇,还归故庭。

按:“輀榇”,指灵车。《说文解字·车部》:“輀,丧车也。”[4](P737)《说文解字·木部》:“榇,棺也。”[4](P273)《汉语大词典》:“輀,载运棺柩的车”“榇,古时指内棺,后泛指棺材”,并收载有“輀车”“輀柩”“輀轩”等词,均释为载柩的丧车,“輀榇”与之义同,《汉语大词典》未收。

8.泉封

《唐右金吾将军程公故媵和容墓志并序》:途车哀挽,地户泉封。

按:“泉封”,指坟墓、墓穴。《字源》:“泉下,指人死后所在地方。”[6](P1017)《汉语大词典》释“泉”为泉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释“封”为埋葬。《左传·文公三年》:“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杜预注:“封,埋藏之。”[7](P12)《汉语大词典》收录“泉台”一词,指墓穴、阴间,“泉封”与其同义,未收。

9.永绥

《唐故楚州司仓参军吴兴姚府君墓志铭并序》:且曰良木焉坏,哲人何萎,神宁祸而福淫,不永绥而吉绍。

按:“永绥”,指永远平安。《荀子·儒效篇》:“绥绥兮其有文章。”杨倞注:“绥绥,安泰之貌。”[8](P133)故“永绥”意为永远安泰、安宁。《汉语大词典》收载“永安”一词,指永远安宁,“永绥”与之同义,未收。

10.盥风

《唐前邠州三水县令牛君衡故夫人冯氏墓志铭并序》:世父慕宰君之盥风,媲适君子,奉于巾栉,寔二十二载。

按:“盥风”,指人清雅高洁的作风。《文选·马融〈长笛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李善注:“毛苌《诗传》曰:‘溉,涤也。《礼记》曰:‘食于质者盥,亦涤也。”[9](P60)“盥风”喻指清除身上污秽等不良之风,《汉语大词典》未收。

11.挺妖

《大唐故太府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杨府君墓志铭并序》:龟月挺妖,城郭离二,方诛姑翼,深伫常罗。

按:“挺妖”,指作乱。《汉语大词典》:“挺,动摇。”《康熙字典》:“孔臧《鸮赋》:‘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妖。”[10](P12)“挺妖”一词指谋反之人引发动乱,《汉语大词典》未收。

12.秺侯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饒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公久劳禁卫,频掌亲兵,慕典君之慎密,似秺侯之纯孝。

按:“秺侯”,指西汉时期的金日磾。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降汉,进入宫中饲养马匹。后为汉武帝宠信,赐姓为金,封为御马监,又任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因其平定叛乱,救驾有功,被封秺侯。《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11](P2962)“赞曰: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11](P2967)后因以“秺侯”指金日磾。《汉语大词典》:“秺,古地名。《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秺侯,商丘成,王先谦补注:‘秺,济阴县。”但未收“秺侯”。

13.仲衮

《大唐故使持节渝州诸军事渝州刺史上护军杜府君墓志铭并序》:方裨仲衮,遽移庄壑。

按:“仲衮”指辅佐帝王的股肱之臣。《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12](P957)“仲山甫”,即周樊侯,鲁献公次子,周宣王时为卿士[13](P224)。

“衮”,天子服也[10](P6)。故“仲衮”指能够尽忠辅佐天子的股肱之臣,《汉语大词典》未收。

14.婴恙

《唐故正议大夫守虔州刺史上柱国河东裴公墓志铭并序》:罢秩江左,婴恙洛川,忽潜大夜,旋归九原。

按:“婴恙”指身患疾病。“婴”,《汉字源流字典》引申指缠绕[14](P1255),《汉语大词典》亦指围绕。“恙”,《广韵·去声小韵》释义为“忧也,病也”[15](P404)。《汉语大词典》收录“婴病”“婴疾”等词,谓缠绵疾病、患病。“婴恙”与“婴病”“婴疾”同义,《汉语大词典》未收。

15.危痾

《隋故仪同三司资州长史田君夫人襄城郡君赵氏墓志》:忽迫危痾,终于家第,春秋八十有四。

按:“危”,《玉篇·危部》释为“不安”[16](P351),《广韵·上平声小韵》:“疾也,隤也,不正也,不安也”[15](P29);“痾”,《玉篇·疒部》:“同疴,病也” [16](P181),故“危痾”为危急病症之义。《汉语大词典》未收。

16.义桓截耳

《大周故仓部郎中陕州长史韦君妻河南县君□氏墓志铭并序》:固能安斯一室,耻践二庭,本宗有命,誓不许诺。虽义桓之截耳,刘娥之断发,弗之尚也。

按:“义桓截耳”,喻指女子守贞。《后汉书·列女传》:“沛刘长卿妻者,同郡桓鸾之女也。鸾已见前传。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儿年十五,晚又夭殁。妻虑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宗妇相与愍之,共谓曰:‘若家殊无它意;假令有之,犹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诚,何贵义轻身之甚哉!对曰:‘昔我先君五更,学为儒宗,尊为帝师。五更已来,历代不替,男以忠孝显,女以贞顺称。《诗》云:无忝尔祖,聿修厥德。是以豫自刑翦,以明我情。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显其门闾,号曰‘行义桓釐,县邑有祀必膰焉。”[17](P1813)故“义桓截耳”本指东汉桓鸾之女为表明坚贞、誓不二嫁而割掉耳朵的节义之行。《汉语大词典》未收。

17.惊策蒙俗

《京师灵应观主李法师墓志铭并序》:法师迩符人事,心契环中,枢纽法门,惊策蒙俗。

按:“惊策蒙俗”,指所说的话能启发众人。《汉字源流字典》:“惊,震动也。”[14](P1329)《字源》:“策,用为动词有鞭打、驱使义,引申为鞭策、督促。”[6](P400-401)《故训汇纂》:“蒙,昧也。”[5](P1962)“惊策蒙俗”意为惊醒鞭策蒙昧的世俗大众,喻指言语、思想观点能启发世人。《汉语大词典》未收。

18.清畏人知

《大唐故云麾将军弘农杨公墓志铭并序》:其先远系,清畏人知,王密怀惭,垂芳竹帛。

按:“清畏人知”,指人清廉高洁。“清畏”,《汉语大词典》释为“清廉戒惕”。《辞源》收载“清恐人知”一词,谓“虽清廉而不欲人知”[13](P2416)。“清畏人知”在该墓志中用以赞誉杨公廉洁自持,与“清恐人知”同义,《汉语大词典》失收。

19.苴茅锡社

《大周故仓部郎中陕州长史韦君妻河南县君□氏墓志铭并序》:苴茅锡社,列戟曾荣。

按:“苴茅锡社”,指分封诸侯和土地。“苴茅”,《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伪孔《传》云:“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18](P606)《汉语大词典》解释“苴茅”为“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释“锡社”为“犹锡土”。《汉语大词典》收录“苴茅裂土”“苴茅焘土”二词,皆指分封诸侯。“苴茅锡社”与二词同义,《汉语大词典》未收。

20.请袵何止,怀果问安

《唐前邠州三水县令牛君衡故夫人冯氏墓志铭并序》:夫人有子三人,长者鹄,次者鷃,年虽尚幼,丧过乎哀。请袵何止,方展返哺之恩;怀果问安,未终戾天之孝。

按:“请袵何止”“怀果问安”,均喻指孝行。“请袵何止”,《礼记·曲礼上》:“请席何乡,请衽何趾。”郑玄注:“顺尊者所安也。衽,卧席也。坐问乡,卧问趾,因于阴阳。”[3](P35)这里的“止”,古同“趾”。后因以“请袵何止”喻指孝行。《汉语大词典》未收。

“怀果问安”,《三国志·吴书·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19](P959)故“怀果问安”喻指孝亲。《汉语大词典》收录“怀橘”一词,以“怀橘”为思亲、孝亲的典故,未收“怀果问安”。

二、为《汉语大词典》提前书证的词语

1.宰君

《唐前邠州三水县令牛君衡故夫人冯氏墓志铭并序》:世父慕宰君之盥风,媲适君子,奉于巾栉,寔二十二载。

按:“宰君”,指对知县的敬称。《汉语大词典》:“清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洎乾统五祀秋七月,宰君刘公当领是邑。清梁章钜《称谓录·知县》:‘《骇闻录》:开宝中,神泉令张某贪黩。一日榜县门曰:某月某日,知县生日,不得献送。曹吏议曰:宰君明言生日,意令我辈知也。”《大词典》所举两书证均出自清代文献,时代过晚,可以此例证补充。

2.旻苍

《唐前邠州三水县令牛君衡故夫人冯氏墓志铭并序》:岂期旻苍不佑,哲人萎乎,在于人间,四十余五载矣。

按:“旻苍”,指苍天,上苍。《汉语大词典》:“明吾邱瑞《运甓记·翦逆闻丧》:‘不能勾身生两翅飞乡邑,只落得泪晕双眸泣旻苍。”书证较迟,可以此例证补充。

3.断机

《大隋柱国岐州刺史广宗公李敏太夫人王氏墓志铭》:同断机之弘奖,齐采蕨之嘉谕。

按:“断机”,指断织,为母亲督子勤学的典故。《汉语大词典》:“元柯丹邱《荆钗记·议亲》:‘翦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清程麟《此中人语·李圭如》:‘至晚间其母于灯下课读,不必画地断机,自能殷勤发愤也。”《汉语大词典订补》:“宋仲并《浣溪沙·示孟氏女》词:‘早岁安禅灵照女,静中经卷手掌携,声名要与断机齐。《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20](P757)《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订补》所引书证时代均过晚,可以用此隋代例证补充。

4.二庭

《大周故仓部郎中陕州长史韦君妻河南县君□氏墓志铭并序》:固能安斯一室,耻践二庭,本宗有命,誓不许诺。

按:“二庭”,指第二家门庭,谓再嫁。《汉语大词典》:“《旧唐书·列女传序》:‘共姜之誓,不践二庭。明无名氏《玉环记·逼女更夫》:‘妇女不践二庭,夫在安可再嫁!”所引书证较迟,可以此例证补充。

5.秦缓

《唐故将仕郎守右监门卫率府长史张府君墓志铭并序》:虽遭秦缓,难施药饵之功。

按:“秦缓”,指春秋时秦国良医。《汉语大词典》:“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曩不实言,今魂气已游墟莽,秦缓何能为力。”时代过晚,可以此例证补充。

6.小星

《唐右金吾将军程公故媵和容墓志并序》:厥父有训,之子寔贤,谦光降心,愿同众女之配;媵妇于我,懿承小星之礼。

按:“小星”,为妾的代称。《汉语大词典》:“《诗·召南》篇名。《诗·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后因以‘小星为妾的代称。明吴炳《疗妒羹·贤风》:‘夫人时常宽慰,许备小星。清钮琇《觚剩·云娘》:‘公子治吉席,将为小星催妆。云忽易戎服,掣所佩刀,出立堂上,责公子。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真的八爷要纳小星?”所举书证为明清及近代文献,时代较迟,可以此例证补充。

7.帷幄

《故朝议郎行太常寺丞裴君夫人河南白氏志铭并序》:神龙元年六月廿四日制受太常丞内供奉,出入帷握①,上下钦望,声誉京都,名流海内。

按:“帷幄”,借指天子近侧或朝廷。《汉语大词典》:“宋王安石《辞免使相判江宁府第二表》:‘帷幄七年,再陪国论。宋陆游《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所举书证时代较晚,可以此例证补充。

8.闺壶

《大唐故宣州溧水县令郑府君夫人云氏墓志铭并序》:声训结于华戎,戬穀贻于闺壶。

按:“闺壶”,指女子所处的内室,亦借指女子。《汉语大词典》:“泛指女子所处的内室。亦借指女子。”所举最早例证为《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贻闺壶。”所举书证稍迟,可以此例证补充。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墓志丰富,通过分析归纳其中隋唐时期的墓志用语,厘清这些词语的词义、用法,与《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引用书证进行比对,可以发现,有些词语为《汉语大词典》之未收,这些词语如果在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就可以为《汉语大词典》修订时,提供扩充词条的资料。有些词语则可以为《汉语大词典》修订时,提供提前书证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清]孙希旦.禮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李学勤主编.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7][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音释.宋本春秋经传集解[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8][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南朝梁]萧统辑,[唐]李善注.宋尤袤刻本文选[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10][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1][汉]班固,[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3]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4]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15][宋]陈彭年,丘雍编修.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16]王平,刘元春,李建廷编著.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17][南朝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8]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19][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0]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订补[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词语接龙
词语开花
词语接龙
词语积累
Units 13—14相似词语辨、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