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2020-05-07 07:28甘肃省天水市马跑泉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成员语文课堂教学

■甘肃省天水市马跑泉中心学校 王 萍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模式,建立“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学会合作,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多方面合作的特点。合作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达到制定好的学习目标,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自然地把个体融入集体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式学习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又是一种促进同学情感交流的媒介。因此,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联系实际,明确小组学习的重点

在多次的教学观摩后,教师会发现目前的课堂讨论的过程一般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前后桌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也会很配合教师,进行激烈的讨论,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几分钟过后,教师会要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其实就是变相地公布正确答案。

小组成员内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太少,在过去的观摩课中,一位教师在小学语文课文《渔夫的故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询问了学生几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渔夫,面对魔鬼要杀了你,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逃生?可能因为是公开课的原因,教师担心时间掌控不好,在班级同学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教师说:“时间到了,同学们保持安静,下面请各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此时的分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学生讨论不充分,营造的自主学习氛围被破坏,以至于部分学生刚开始思考好,就被教师强制性地打断了思路。所以,教师在实行小组学习时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确立了学习目标后教师还要考虑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有关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内容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小组内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将相和》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在黑板上列举因果关系,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解决学习的难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并且运用适当激励的话语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及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投入合作学习中,并且能够真正地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到新知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设计合作讨论任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设计合作任务,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够真正有效。并且教师在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好发展。

二、加强引导,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在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非常重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学习合作小组,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座位进行划分,例如将前后的四个学生化为一组,优点是方便迅捷,学生就近分配,组员之间比较熟悉,学生之间磨合时间短,可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成绩划分学习合作小组。按成绩划分小组有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将成绩突出的学生划分到一组,实现强强联合,实现质的飞跃。将层次差不多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学生不容易产生落差感。或者教师也可以将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交叉划分,让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发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高的带动力量,引导其他学生拓展学习的思路。

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成员的划分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组学生成员之间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坚持做到小组成员各有职位,各司其职,定时轮岗。这样既可以保证小组内部有序地运行,又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率,让小组学习不只是形式。并且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如果分配的小组成员的座位相差甚远,那么教师可以在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根据小组分配提前坐到一起,这样就能够保证小组学习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是引导者,虽然学习小组的主角是学生,但是教师要对小组学习合作的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和策划,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以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三、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通过后天训练培养出来的,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想让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中取得学习成效,就要培养好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在小游戏中培养出组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相互依赖。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培养小组成员的默契,例如在小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师就可以让各组自行准备一段课文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内容展现出来,并让同学进行评选,看看哪组表演得最好,道具准备得最充分,台词记忆得最清楚。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获得合作成功的满足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在小组内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首先,教师将学生合理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且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寻找一名合适的学生当作小组长,合适的学生指的是学习能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小组长就能够督促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其次,将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分发任务,当好自己的角色,除小组长外还可以建立小组内学习员、记录员等,这样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重用,进而重视小合作学习,并且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合作意识提高。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社会生活中,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一根筷子轻松折断而一捆筷子很难折断就是这个道理。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就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以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以此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发展,不仅如此还能够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四、结语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在这种合作中共同进步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学习的优势,将其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结合,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还能够使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今后的小学语文学习以及今后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成员语文课堂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