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时间储蓄政策

2020-05-07 11:35马晶洁
现代盐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村养老老龄化

马晶洁

摘   要: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相对来说还是较为严重的,农村居民的养老压力也较大。“时间储蓄”政策为居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互帮互助的养老模式。在农村实行这种政策有一定的优势,但国内实际情况也会碰到瓶颈,因此,需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合作,寻找合适的方式,实施“时间储蓄”政策,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时间储蓄;农村养老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老龄化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高小玫提出家庭的育儿负担是现在中国家庭少生与不生的重要原因。新生儿出生率增长的速度低于人们的预期,老龄化也是越来越严重。“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比率比较高,使得其养老压力巨大。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也认识到商业保险的用处,但是覆盖率仍偏低,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养老压力更大。在此情况之下,一些养老的社会服务机构应运而生,积极地探索新型的老年人服务模式,“时间储蓄”政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并且认同。

1    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由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得知,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了0—15周岁的人口数。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近几年,农村的空巢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家庭的小型化让人们家族亲戚的意识越来越淡薄,“80后”“90后”的父母的年龄也在增长,以及其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使得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的老人大多没有退休金,而国家给予的养老金只起到补贴作用,年龄大的老年人生病的概率又较高,而且农村的年轻人大多为了自己的孩子等原因而外出工作,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将老年人带到身边,这也使得农村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

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子女的给予,这是与城镇退休的老年人最大的不同。而且子女给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完全取决于子女的收入情况以及对自己父母的孝顺程度等,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农村老年人的绝大部分支出都放在了医疗费用支出与生活费用支出上。农村老年人因为年龄以及身体的原因,并没有很多地方会雇佣他们从而获得报酬,因此,其将较低的收入主要都放在了生活与健康的保障上。虽说农村的基础养老金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完全不能和城鎮的养老金相比,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不够。

在现在的农村中,年轻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大都进城去打工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在家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较小的孩子都在接受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回老家陪伴或者将自己的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陪伴花费的机会成本太高,即使年轻人有心也无力。在家中也只有老年人和自己的老伴相互陪伴。我国的传统孝道观念要求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在农村这种观念尤为强烈。现在无论是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还是农村青壮年生活的压力所迫,子女们确实没有时间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

2    “时间储蓄”政策在农村的优势和发展困境分析

2.1  “时间储蓄”政策的优势分析

(1)“时间储蓄”政策能够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农村老年人口比青壮年人口要多,养老“时间储蓄”为这一现实所需,在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能够缓解农村子女的养老压力。“时间储蓄”政策可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年轻的老年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仅能够储存时间,还容易拥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时间储蓄”政策会使年轻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还有可以发挥余热的地方,而不是简简单单地等着自己的子女给自己养老。

(2)“时间储蓄”政策使得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近几年,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但以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实力以及思想观念来看,居家养老模式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选择[1]。对于花费较高的养老机构,农村的老年人也没有足够的积蓄来支付费用。农村老年人的心态、思想方式也与城镇老年人有一定的差距,认为自己的家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靠自己的孩子们养老是最主要的方式。青年人因为工作等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照顾老人。农村的“时间储蓄”政策与居家、社区养老等政策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3)“时间储蓄”政策可以减轻农村子女的负担,不论是经济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可以相对地减轻。农村老年人大多只有国家给予的基础养老金,虽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大多还是靠子女养老。送自己的双亲去养老机构,所需要的费用也让子女压力更大。实施“时间储蓄”政策,这样子女有时间也可以加入其中,所储存的时间等价兑换给自己的父母,也会吸引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加入。“时间储蓄”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子女和老年人自己的养老成本,也会减轻社会的养老压力。

2.2  “时间储蓄”政策的发展困境分析

养老“时间储蓄”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小有成效,但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只集中于小规模的试点,并且政策在小范围实施后,时间不长就被搁浅。其发展困境可归为以下几点。

(1)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制度规范。农村的居住地并没有城镇那么集中,相对来说较为松散,实施“时间储蓄”政策管理难度较大。再者,缺乏客观科学的衡量和记录标准,也会影响政策的实施[2]。

(2)缺乏转换标准,参与动力不足。养老“时间储蓄”模式涉及服务的劳动强度和劳动价值的认定标准和比例问题。各地区的时间储蓄政策实施的标准会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地区所储蓄的时间难以通兑,从而造成远在外地的青壮年想要给自己的父母兑换养老时间却不能同时、及时兑换,影响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策实施。

(3)缺乏专业的人士参与“时间储蓄”政策的实施。在农村实施“时间储蓄”政策最缺乏的就是专业医生和护理人员。现在每一个农村都有卫生诊所,可是诊所的医生是否全天在岗、社会组织的专业人士又有多少参与到其中呢。“时间储蓄”政策虽然在老年人中动力很足,但是其他年龄段的人以及专业人士是否有时间进入农村去进行这些支援服务,都影响着“时间储蓄”政策的实施[3]。

(4)“时间储蓄”政策缺乏持续性激励机制。我国农村近几年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农村的空心化,农村的青年人几乎都外出打工。有的父母有时会去子女的打工地居住,但在那儿也会需要别人的关注与照顾。目前没有很好的通用管理标准与激励机制。老年人离开自己的村子,需要处理自己的机会时间。去了新的地方是否还有新的动力去参加这种事情,农村老年人子女的工作变动、居住地变动,这些都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时间储蓄”。

(5)“时间储蓄”政策在农村和城市实行有相当大的不同。邻里互助更加地普遍,这种邻里互助能够使居家养老更好实行。但是在农村中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都是人情,不喜欢用金钱来衡量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使得农村的“时间储蓄”政策对时间的衡量具有一定的难度。

3    “时间储蓄”政策在我国农村的可行性分析及启示

养老“时间储蓄”模式在河北等地也实施过,但是到现在对于“时间储蓄”政策也只是在积极地探索与试点。根据经验和研究,有学者提出“时间储蓄”在中国是可行的,但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配合。

3.1  “时间储蓄”政策施行中个人和家庭的责任

“时间储蓄”政策方案的实施,重要的主体是个人与家庭。我国目前养老保障金的实际保障能力有限,完全不够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因此,个人和家庭有必要通过自己努力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积极储备时间资源[4]。个人和家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个人对劳务服务时间的积极储备,不仅身处外地打工的子女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参加服务,为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积累时间,较为年轻的老年人也可以为自己积累时间以减轻自己与子女的养老压力。其次是学生、青年以及有学习能力的老年人也要积极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最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这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为了将来减轻养老的压力。

3.2  “时间储蓄”政策施行中社会的责任

养老“时间储蓄”的政策施行指自己自愿利用空闲时间为别人提供服务和帮助,获得劳务时间的储存,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获得服务时间。社会应该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促进农村的“时间储蓄”政策实施。首先,社会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的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需求。其次,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加强对于“时间储蓄”政策的宣传,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让农村居民认识到这项政策的优点,增强对“时间储蓄”政策的认同感。最后,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扩大志愿者的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活动。

3.3  “时间储蓄”政策施行中政府的责任

“时间储蓄”政策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都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在“时间储蓄”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与社会一样都承担着社会政策的宣传责任。政府也应根据政策的实施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得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政府不仅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实施的监督者,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好工作,促使“时间储蓄”政策良好地开展下去[5]。最后,要发挥政府的威信力及公信力,为“时间储蓄”政策保驾护航,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政策中,加大技术、资金的支持。

4    结语

农村的养老“时间储蓄”政策关系到个人以及家庭,也需要政府、社会多方的支持。在农村实施“时间储蓄”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農村实施“时间储蓄”政策,应该以农村老年人的需求为主,真正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水平,能够更好地养老,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农村“时间储蓄”政策的实施还需要根据现实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及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指导制定更加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时间储蓄”政策,使得我国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洋.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服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董自龙.“时间储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7):38-42.

[3]陈   功,杜   鹏.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和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6):67-73.

[4]宋樊君,闵正良.“养儿防老”与“储蓄防老”的替代与互补—基于山东省济南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3):30-35.

[5]史  薇.城市老年人养老“时间储蓄”的实证研究—老年社会参与的视角[J].南方人口,2014(5):59-67.

猜你喜欢
农村养老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全国深度老龄化省(市)增至7个
健康月历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盐城市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的空间与对策
韩国将成为第二大老龄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