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2020-05-08 03:36王晓博刘爱峰张君涛齐瑞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4期
关键词:异质性胶囊有效率

王晓博 刘爱峰 张君涛 王 平△ 齐瑞丽 苏 瑾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主要特征为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痛等症状[2]。其发病机理复杂,基本病理因素是机械压缩和炎症改变[3],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腰腿疼的原因,好发于20~45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年龄和职业因素相关性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轻化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临床上治疗LDH的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5]。据文献报道,只有10%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可有效缓解症状,恢复腰部功能[6]。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疗法。西药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脱水药、营养神经药等药物,具有治疗便捷、起效迅速等优点,但往往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关于中成药腰痹通胶囊治疗LDH的随机对照研究越来越多,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程度不一,尚无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客观评价腰痹通胶囊对LDH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腰痹通胶囊治疗LDH进行Meta分析,为腰痹通胶囊治疗LDH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选择 1)纳入标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分配隐藏或盲法,语种不限;研究对象为经临床明确诊断为LDH的患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例来源不限;干预措施为治疗组采用腰痹通胶囊联合基础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联合基础疗法,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理疗等。2)排除标准: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腰痹通胶囊混合其他药物治疗的治疗组;数据不完整无法利用的文献;动物实验类、综述类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并根据数据库特点调整检索策略。检索时限从建库开始至2019年6月。中文检索词包括:腰痹通、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等;英文检索词包括:Yaobitong;lumbar disc herni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3 文献质量评价 由2位研究者按照修订的Jadad评分量表[7]进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如有分歧,协商解决或由第3位研究者协助解决。主要评价标准为:随机序列的产生(2分);随机化隐藏(2分);盲法(2分);失访与退出(1分)。1~3分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计量资料选用加权均数差(MD)及95%可信区间(95%CI),计数资料选用比值比(OR)及95%CI;异质性检验,若结果为P≥0.1或I2≤50%时,则认为各研究间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结果为P<0.1且I2>50%时,则认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进行Meta分析。对于异质性过大或无法寻找数据来源时放弃进行Meta分析,仅通过描述进行定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见表1,表2。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出文献75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0篇,涉及LDH患者1 088例。

表1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资料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图1 两组LDH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2.2 Meta分析结果 1)腰痹通组与NSAIDs组总有效率比较:见图1。10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62,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74,95%CI(3.13,7.17),P<0.00001]。2)腰痹通组与NSAIDs组VAS评分比较:见图2。9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VAS评分的比较,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7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MD=-1.26,95%CI(-1.35,-1.17),P<0.00001]。3)腰痹通组与NSAIDs组IL-6比较:见图3。3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IL-6的比较,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79,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14,95%CI(-6.34,-1.93),P=0.0002]。4)腰痹通组与NSAIDs组IL-8比较:见图4。3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IL-8的比较,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9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9.49,95%CI(-11.73,-7.24),P<0.00001]。5)腰痹通组与NSAIDs组IL-1β比较:见图5。2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IL-1β的比较,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36,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12,95%CI(-0.14,-0.10),P<0.00001]。6)腰痹通组与NSAIDs组TNF-α比较:见图6。2项研究报道了两组间TNF-α的比较,各研究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84,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7,95%CI(-0.36,-0.17),P<0.00001]。7)腰痹通组与NSAIDs组安全性比较:纳入的10篇文献中仅有3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其中2篇指出治疗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余未提及,故不能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但从定性的角度出发,治疗组安全性更高。

图2 两组LDH患者VAS评分比较

图3 两组LDH患者IL-6比较

图4 两组LDH患者IL-8比较

图5 两组LDH患者IL-1β比较

图6 两组LDH患者TNF-α比较

2.3 发表偏倚分析 见图7。通过对腰痹通组与NASIDs组总有效率比较,作倒漏斗图,从中可以看出倒漏斗图分布基本对称,说明发表偏倚较小。

图7 腰痹通联合基础治疗临床总有效率的漏斗图

2.4 敏感性分析 通过将纳入的各文献逐一剔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的稳定性较好,说明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较为可靠,可信度较高。

3 讨 论

LDH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腰痛”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久病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外伤而致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谓“不通则痛”[18]。中药制剂腰痹通胶囊主要由三七、川芎、延胡索、白芍、独活、牛膝、狗脊、熟大黄8味中药经过现代化工艺研制而成,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LDH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之证[19]。在现代药物作用机制基础研究方面,诸多学者通过建立动物实验模型,验证了腰痹通胶囊对LDH的疗效,并且探讨了药物发挥作用的机制。唐朝辉等通过大鼠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腰痹通胶囊可改善大鼠LDH模型的症状和神经根病变,并调高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认为其机制与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状态和炎性因子释放有关[20-21]。Jian Xin等从组织形态学方面,提出了腰痹通胶囊可以显著抑制LDH患者背根神经节细胞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神经根受压的症状[22]。刘瑞等对腰痹通胶囊内容物醇提抗炎活性物质进行研究,发现了几种可能是腰痹通胶囊主要的抗炎活性成分[19]。这些基础研究均为腰痹通胶囊治疗LDH的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本研究对腰痹通胶囊治疗LDH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示腰痹通胶囊治疗LDH与NSAIDs药物比较,在提高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改善炎性指标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安全性更高。由此说明腰痹通胶囊治疗LD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在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纳入的文献样本量较小,且缺乏多中心研究;第二是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并且均为中文文献,可能存在语言偏倚;第三是纳入的文献诊断标准不一,评价指标不完全一致,且不良反应仅3篇提及;第四是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均为低质量文献,部分文献随机方法交代不清,且未明确提出分配隐藏、盲法、退出与随访等信息。因此,对腰痹通胶囊治疗L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评价,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作出进一步的验证。

猜你喜欢
异质性胶囊有效率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时光胶囊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时光胶囊
很有效率
聚焦“毒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