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

2020-05-08 08:29夏婕
建筑与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天津文化

摘 要 地域文化我国历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天津查氏水西庄地域性文化的深入研究,结合天津市水西公园实际案例,来探讨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更新的影響和推动力。

关键词 地域文化;水西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绪论

我国著名的私家园林——天津查氏水西庄,不仅是北方文学繁荣的标志,其景观建筑也为清代私家园林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我国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的精华,水西庄地域文化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与人文心态的背景下,加之北方地缘和江南风情的交融,使其独具魅力。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水西庄景观也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地处北方的宏伟、壮阔与庄园主人查氏出生源地江南的秀气、柔美的地域文化特点。

1水西庄的历史解读

1.1 水西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生态

水西庄查氏自明万历十八年(1590)始由临川北迁至宛平,五传至查日乾(1667—1741)迁入天津,以业盐起家。始祖查瑜就已注重以儒为业,诗礼传家,查日乾更是教育子弟走科举仕进之路。世世代代的传承使查氏家族逐步由最初的津门盐商大贾向文宦世家方向发展。明代至清初,随着家族实力不断增强,查氏家族由贾向儒完美转变,在科举、仕宦、学术及文学方面取得辉煌成就,达到了科甲鼎盛、人文荟萃、人才济济的辉煌局面。

查为仁在《水西庄》中具体描述了其场景,其诗序日:“天津城西五里有地一区,广可百亩,三面环抱大河,距孔道半里许,其间榆槐怪柳之蔚郁。暇侍家大小过此,东其水树之胜,因购为小园。垒石为山,疏王为池,斧白木以为屋,周遭缭以短垣,因地布置,不加丹要,有堂有亭,有楼有台,有桥有舟。其间咤花袅竹,延荣接姿,历春绵冬,颇宜筋咏,营筑既成,以在卫河之西也,名日水西庄。”《 五月晦日揽翠轩纳凉》一诗“避暑无奇策,开樽水竹间。香清红藕密,波清白蘋闲。蝉聚生如雨,林深翠似山,石床斜照外,欹枕听潺潺”。作者通过诗歌方式展现水西庄之美景,使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升华为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2 水西庄的选址兴建与历史意义

雍正元年(1723),水西庄开始建造,历时11年完成,后经三次扩建形成规模。查氏一家善结交、重友谊、轻金钱的好客品质与水西庄的宜人景色,为文人画士接踵而至到访水西庄提供条件。故南运河畔水西庄的构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一是水西庄使渴望科名,却无缘仕途的应征未选之士与在野文人其失志心结得到慰藉,更使其成为心灵栖息地和生活庇护所;二是在官本位传统社会的大环境下,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水西庄查氏由起初经营盐业,通过科举途径最终向官宦之家成功转变,为世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社会环境提供参考;三是水西庄查氏与宾朋的诗词酬唱、书画创作极大激发了天津文人的诗情才艺,有力促进了地域文学与艺术的发展。且天津查氏水西庄和《红楼梦》大观园渊源颇多,是大观园的重要原型之一,这为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现实参考价值[1-2]。

2水西庄地域文化分析

(1)运河文化。《礼记》王制篇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不同地域范围影响其文化的特异性。元代中叶至清代末期,海河与南北运河相衔的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成为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大运河的开通和漕运的发展不仅为天津带来了物产的丰饶和经济的繁荣,也为南北文化交汇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人们的心理心态、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逐步趋同[3]。

(2)盐商文化。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依托运河文化进而衍生和发展出盐商文化,水西庄的诞生是盐商经济在文化上的集中反映。作为一种消闲型文化,文人雅士率性而为,通过“寻园林之乐,作歌舞之欢,以诗酒为佳兴”获得人性本真的释放。盐商文化虽有消遣之意,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学术著作和诗文集,为天津的地域性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3)退思文化。查氏家族在坐贾和为儒方面均受到案狱打击。长达十年的牢狱之灾使释放之后的查为仁对未来抱有“前程真似漆”的悲观态度。因此,同时期建成的水西庄及雅集之举,具有向世人昭告天下其水西庄主人查为仁的冤屈,及求得心理补偿的目的,还具有表现其主人绝意仕进、与世疏离、优游林下的退思、野逸姿态。与查氏主人有着相同心境的文人雅士颇多,重归江湖之后的查氏网罗如应征未选之士、被迫罢免官职的官员等失意的在野之士,通过放达的生活方式,使自身与失意人士的愤懑抑郁在水西庄共同得到释放与慰藉[4]。

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

天津水西公园作为天津市内第一大公园,用地面积约140.57公顷,水域面积42.72公顷,占全园面积的30%,水西公园虽不是在水西庄原址上进行修建,但从设计思路上吸收了水西庄经典的造园手法,把天津的文化底蕴和山石花草、亭台楼阁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公园内的水域纵横不仅营造出江南水乡清雅隽秀之感,更是为整个城市调节气候,蓄水含水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地体现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园区中的建筑小品布置巧妙,在植物群落的掩映衬托下,疏密有致。整体景观在设计上依托水西庄借景、对景、障景等古典园林艺术手法,为游人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观赏空间。

此外,水西公园是天津市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城市公园,全园监控系统无死角盲区,人脸识别的智能系统等科技元素都在说明水西公园是在遵循地域文化传承下,同时引领了现代城市公园科技智能的发展趋势[5]。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2:59.

[2] 冯珺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营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9):74-77.

[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7.

[4] 李建华.水西庄的园林特点及其在天津园林史上的地位[J].天津文史,1997,(8):30.

[5] 刘尚恒,张文琴.天津査氏水西庄研究文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1.

作者简介

夏婕(1986-),女,天津;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单位: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方向。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天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谁远谁近?
《天津之眼》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