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联合红光治疗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影响的效果观察

2020-05-09 12:44吴秀娟
关键词:封包红光腰椎间盘

吴秀娟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不断增加,为导致人体腰腿痛主要因素,而对于该类患者均多种治疗方式,例如外科手术、物理因子治疗、药物、中药、中药封包等等,而早期对于患者进行治疗较为重要[1]。中药封包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功效,能调和患者气血,解除患者疼痛感。因此,本次研究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医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

纳入标准:通过MRI或者CT检查确诊,并显示患者椎间盘突出程度以及病位。排除标准:①肿瘤、结核疾病,②精神异常[2]。

观察组(20例):组内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50岁~70岁内,平均为(60.21±1.01)岁。

对照组(20例):组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1岁~71岁内,平均为(60.15±1.23)岁。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红光治疗方式。

对患者实施红光照射,照射部位以患者病变部位作为中心,每次照射时间为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作为一个治疗疗程。

观察组应用中药封包联合红光治疗方式。

红光治疗和对照组相同,再实施中药封包治疗:调配四子散,其中莱菔子60 g、白芥子60 g、紫苏子60 g、吴茱萸60 g,将上述四种药物混合后加热直至45~50℃,放置于布袋中成为中药封包,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腰部进行环形顺时针按摩和热敷,询问患者温度是否适宜、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3]。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主要指标包括疼痛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等。

疼痛情况判定:给予患者发放中药封包治疗调查问卷、一共发放40份、回收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调查问卷中包含16个选项,每个选项具有不同的选择内容,其中疼痛情况分为无痛、有点痛、疼痛轻微、疼痛明显、疼痛严重、疼痛剧烈等选项。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 2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患者总有效率、疼痛情况用计数资料检验,用x2值检验,若2组间差异存在意义,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疼痛情况

观察组疼痛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指标的比较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腰腿痛”、“痹证”范畴,其辨证和脾肾精血亏虚密切相关,机体感受湿邪、寒、风,从而使经脉闭阻,使气血失和,病因为正气亏虚或者外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4]。

通过对患者实施中药封包联合红光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中药封包中含有吴茱萸、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白芥子具有通络止痛、温中散寒等功效;吴茱萸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等功效;紫苏子具有行气和胃之功;莱菔子具有降气之功,将四子散进行加热,热敷患者腰部具有温经通络等功效,中药封包能使药物直接作用在患者的患部,能改善患者患部周围组织营养情况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发挥温经通络等功效[5]。通过实施红光治疗,使用620 nm~760 nm波长段可见光,对人体组织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深达5厘米,通过光化学效应和光热效应发挥作用,其产生光热效应能对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加快患者新陈代谢,增加患者血液中免疫成分,从而清除渗出物,调节免疫,改善患者局部组织营养,再通过光化学作用,能促进患者多种酶活性增强,从而使高效酶促反应产生,加快患者组织修复和受损神经修复,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通过将上述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能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6]。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疼痛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药封包联合红光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封包红光腰椎间盘
发红光的蔬菜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尊严
护肤 巧用保鲜膜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的安全优化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拔伸牵引合点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