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对肇庆市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2020-05-09 13:43李燕雯陈碧红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农慢性病医疗保险

李燕雯 陈碧红

摘要:为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影响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策提供可参考微观依据,本文基于肇庆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2016—2018年三期微观面板数据,采用X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及效果评价,发现肇庆市2016—2018年中老人群调查对象的参保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在全部调查对象和患慢性病调查对象两组样本中,三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门诊率和住院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随年份增加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城职保和新农合医疗的服务利用增加明显,而城居保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不显著,患慢性病样本回归结果与上述全样本整体相一致。由此可见,尽管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差别,但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度却逐渐提高,特别是新农合和患慢性病中老人群受益非常明显。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利用;中老人群;Logistic回归模型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国内三大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职保、城居保及新农合)构建的医疗保障体系已基本覆盖所有城乡人口,特别是中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中老年人群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占用和消耗国家大量的医疗资源。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参保人因疾病治疗产生的费用保险,一方面直接有效减轻中老人群的家庭经济负担以促进其医疗服务利用,达到提高总体健康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间接对中老人群进行宣传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相关文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3],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不仅在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还对提高整体中老年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肇庆市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我市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策提供可参考微观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肇庆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年三期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端州區、鼎湖区及农村地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9 876例,其中患慢性病6 841例。每年抽样调查对象或患慢性病部分样本存在相同,具体是2016年调查对象为3 456例,患慢性病调查对象为2 754例。2017年调查对象为4 237例,患慢性病调查对象为3 651例。2018年调查对象为5 639例,患慢性病调查对象为5 011例。纳入标准:(1)年龄≥45岁;(2)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愿意参与本研究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购买三大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其他商业保险;(2)认知能力差,不能完成本调查问卷。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4,5,6],结合肇庆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定《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肇庆市参保中老年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健康行为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等);(2)健康行为(喝酒、抽烟、适宜运动等);(3)医疗服务利用,主要包括门诊服务利用和住院服务利用,主要影响因素有医疗保险类型、慢性病就诊率、医院提供服务质量、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等。

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1.肇庆市2016—2018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中老人群基本情况比较

从2016—2018年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来看,中老人群调查对象的参保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各变量的增长幅度不明显。在医疗保险类型方面,参加城职保和新农合的比例逐年略有增加,而参加城居保比例稍有下降;在健康行为方面,有喝酒和抽烟等不良习惯比例逐渐减少,而有适宜运动等良好习惯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慢性病方面,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较差,患病率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见下页表1)。

2.基本医疗保险中参保中老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比较

医疗卫生利用指标主要以门诊和住院的就诊人数(就诊率)来衡量。全部调查对象和患慢性病调查对象两组样本中,三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门诊率和住院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全部调查对象组中:新农合参保人群门诊率最高,为33.51%;城职保参保人群住院率最高,为19.39%。在患慢性调查对象组中,新农合参保人群门诊率和住院率均为最高,分别为43.46%和36.06%(见下页表2)。

3.基本医疗保险中参保老年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2016—2018年数据进行合并混合分析,并剔除已控制的变量影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随年份增加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城职保和新农合医疗的服务利用增加明显,而城居保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不显著。患慢性病样本回归结果与上述全样本整体相一致。在OR值中,慢性病样本新农合OR>1,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城职保和城居保OR<1,差异不具显著性(见下页表3)。

三、讨论

1.基本医疗保险对我市参保中老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影响

中老人群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支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利用程度。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老人群来说,其建立根本目的是提高他们获取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公平性,以提高健康水平。目前,现有文献研究数据结果显示[7,8],基本医疗保险对提高中老人群的就诊率具有正影响作用,较大程度上满足健康水平需要。匡晶晶[9]等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中老年慢病家庭疾病实证研究表明,对于患慢性病中老人群,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均一致促进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较大程度地降低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疾病经济风险。在本研究中,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随时间推移呈现增长,无论是门诊服务利用还是住院服务利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特别是患慢性病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慢性病样本新农合OR>1,表明慢性病样本中新农合参保中老人群近三年医疗服务利用率持续显著增长,而城职保和城居保的医疗服务利用率增长不明显。原因是除了中央积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农合政策外,当地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可利用程度。因此,不同基本医疗保险的整体目标是积极促进中老人群医疗服务利用,不断提升他们的健康保障水平。

2.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中老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效果评价

吴丽[10]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使用产生差异影响,主要体现在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上。由于保险制度设计、筹资方式及补偿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中老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存在差异。有关调查研究[11,12]表明,不同基本医疗保险不会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诊疗率。本研究9 876例调查对象在城职保、城居保和新农合门诊服务利用率差别不大,城居保略低。而在住院服务利用率上差别明显,城职保比例最高。在患慢性病调查对象6 841例中,新农合门诊服务利用率和住院率均高于城职保和城居保。在年份变量比较中,城职保和新农合中老人群参保人数比例呈增长,而城居保中老人群参保人数比例略有下降,但每年参保总数还是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尽管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差别,但中老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度却逐渐提高,特别是新农合和患慢性病中老人群受益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随着本地区城居保和新农合合并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改革積极推进,逐步缩小本市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差距,可以预测对城乡居民就医、治疗等医疗服务利用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晨阳,孙维帅,章湖洋,等.中老年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研究: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5).

[2]叶文君,李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

[3]刘亚平.异质性医疗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医疗需求及健康水平的影响[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

[4][5]马晨瑾,王瑜,蒋妍,等.河南省中老年人群医疗保险使用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5).

[6]纪瑞云,朱兆芳,王亚,等.北京市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

[7]胡炳志,曹海涛.医疗保险状态对医疗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老年人群的一项微观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7,37(5).

[8]邹红,刘亚平.异质性医疗保险、自费医疗支出与中老年人健康水平[J].财经科学,2016,50(6).

[9]匡晶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中老年慢病家庭疾病经济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7.

[10]吴丽.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

[11]朱小凤,吴艳,陈晓芳,等.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及满意度研究[J].中国医院,2019,23(2).

[12]贾二萍,熊巨洋,等.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武汉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偏好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32(8).

基金项目:2019年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项目名称”(201904031436)。

作者简介:李燕雯(1982—),女,广东肇庆人,本科,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经济与医疗保险研究。

猜你喜欢
新农慢性病医疗保险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