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冷源的玉米“三低三高”储藏生产性试验

2020-05-09 10:13温生山贾林韦波深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2期

温生山 贾林 韦波深

[摘要]为了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本文以玉米为储粮品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内环流控温系统,研究以“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三低三高”玉米科学储粮模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经一次熏蒸防治后,2个试验仓害虫密度均控制在1头/kg,粮堆处于基本无虫粮状态;4号仓最高粮温为24℃,平均粮温为16℃,7号仓最高粮温为23℃,平均粮温为15℃,较好地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基于自然冷源的玉米“三低三高”储粮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是一种适宜于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绿色储粮技术。

[关键词]自然冷源;“三低三高”;玉米储藏;准低温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2

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有限公司乐亭分公司(以下简称秦皇岛直属库)位于唐山市乐亭县,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冬季漫长,冬长于夏,春秋短暂。通常,4月中旬入春,6月下旬入夏,9月上旬入秋,10月下旬入冬,冬季(10℃以下)约170d,夏季(22℃以上)约72d,春秋季约117d,冬季代表性储粮害虫为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螟、锯谷盗、大谷盗和赤拟谷盗[1]。冬季寒冷干燥为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为不利条件。冬季时间长、夏季时间较短的生态条件,决定了秦皇岛直属库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开展符合以“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三低三高”的科学储粮。

玉米是秦皇岛直属库主要储粮品种,也是一种较难储藏的原粮,这是由其储藏特性决定的。玉米主要产区在北方,一般原始水分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籽粒胚大,占整粒总重量的10%~14%,占总体积的30%~35%;呼吸强度大,粮堆内易郁积湿热;胚部含脂肪多,带菌量大,容易酸败霉变,玉米胚部是虫霉首先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大量繁育,开始霉变。因此,玉米耐储性较差[2-4]。本文利用秦皇岛直属库现有仓房和本地气候条件,总结前期准低温储粮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玉米储藏的基于自然冷源的“三低三高”储粮模式,确保玉米保质保量储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仓房与储粮基本情况

选择两幢仓型、建造时间、建设结构一致,气密性相当的高大平房仓作为供试仓房,长29.63m,跨度23.2m,装粮线高8m,实际装堆高度7.95m。墙体为砖混结构,壁厚0.5m,外墙采用反光涂料隔热。仓顶为大型屋面板,采用仓顶外表面服贴材料隔热。大门及入仓检查门均采用新型的易开启保温密闭门,仓窗为双层设计。仓房内四角安装有角部垂直地笼。供试仓房与储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2 试验方法

1.2.1 玉米入仓及入仓前的准备

仓房质量检查:仓顶不漏雨、地坪不返潮、仓壁无裂缝、门窗能密闭。通风道的检查:地上笼有无变形,交接处有无漏粮问题。粮情检测系统的检查:检测系统的主机、分机、数据采集器工作正常,在玉米入仓前对墙壁、门洞、地面、通风口所有的缝隙要采取掏、刮、扫等方法,把灰尘积土全部消除干净,对缝隙进行嵌补,并对玉米入仓时需接触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防止虫霉感染。

新粮入仓前,利用清理设备清除玉米中的各种杂质以及破损粒,保证玉米清洁和粮粒完整,减轻自动分级。入仓时,定时挪动装仓机机头位置,有效控制入仓杂质的自动分级,保证入仓后的玉米均匀分布,降低粮堆的阻力。入仓后,及时平整粮面,减少裸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并及时清理卫生死角,破坏害虫、微生物的滋生场所。

1.2.2 控温储藏

1.2.2.1 自然通风排积热

入仓完成时,正值夏季,应立即选择温度较低、干燥的夜间开启自然通风窗换气排积热,降低仓内空间温度,减缓表层粮温上升速度。

1.2.2.2 轴流风机通风降温蓄冷

10月下旬4号和7号仓,用轴流风机在夜间较低的气温进行通风,以驱除粮堆上层积热,减少温差。入冬后,利用寒流天气轴流风机进行阶段式降温通风,使粮温上层至底层呈阶梯状分布。一是有利于保持粮堆中的水汽,减少降水,二是充分利用大自然冷源降低了能耗。利用自然冷源通风降温,可以将储粮最高粮温降到5℃以下,粮温平均-5℃左右。这样在粮堆内部就形成了“冷心”。“冷心”的存在使得糧堆内部的低温状态在气温回升后得以长时间保持,从而延缓了整仓粮温的回升速度,为准低温储粮创造了先决条件。

通风时,均采用轴流风机吸出式通风,严格按照《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规程》(Q/ZCL T2-2007)进行操作。其中,允许通风降温的温度条件:一是开始通风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8℃;二是通风进行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4℃。允许结束通风降温作业的条件:一是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4℃;二是粮堆温度梯度≤1℃/m粮层厚度,房式仓粮堆上层与下层的温度差≤3℃;三是粮堆水分梯度≤0.3%/m粮层厚度,粮堆上层与下层水分差≤1.5%。

供试仓房为双侧通风,2个进风口,一机三道,空气途径比为1.3,其通风方式如表2所示。

1.2.2.3 内环流控温

来年入夏后,开启内环流控温系统,内环流控温系统自动控制,设定开始环流温度为24℃,停止环流温度为22℃。当仓温高于24℃时,环流风机开启,将中心和底层的冷空气从通风口吸出,通过仓外保温管道压入仓房空间,通过粮堆内部冷空的环流,逐渐平衡粮堆温度。当仓温低于22℃时,风机关闭[5-7]。

1.2.3 害虫防治

新粮入仓自然通风排积热程序结束后,开启磷化氢环流熏蒸。来年入夏前,在粮堆上层施用防虫磷,防虫磷每年施用一次,施药量以粮堆表面积计算,约60kg/1000m2。在通风口和粮情检测门处做防虫线[8]。

1.2.4 试验时间

2017年7月—2019年9月。

1.2.5 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所指虫口密度为最高虫口密度,且未计算书虱类害虫。

2 结果与分析

2.1 害虫检测

供试玉米入仓中,害虫发生情况如图1所示,入仓时,害虫密度达3头/kg,及时环流熏蒸后,害虫密度降至0头/kg,熏蒸效果良好,第二年和第三年害虫密度均为1头/kg,属于基本无虫粮,无需熏蒸。结果表明,在乐亭地区,基于自然冷源的玉米“三低三高”储粮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储粮害虫,整个储藏期间,只进行了一次磷化氢环流熏蒸,减少了磷化氢使用次数,实现了绿色储粮。

2.2 控温效果

供试仓房控温效果如图2、图3所示,图中平均粮温、最高粮温和仓温代表该时间节点内的最高温度。在自然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和机械通风的共同作用下,整个试验期间,4号仓最高粮温为24℃,平均粮温为16℃,7号仓最高粮温为23℃,平均粮温为15℃,符合准低温储粮的要求。

2.3 品质变化情况

以水分、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作为玉米储藏品质变化的评价指标,供试玉米品质变化情况如表3和表4所示。试验期间,4号仓玉米水分在储藏1个周期后下降了0.3%,7号仓玉米水分下降了0.4%;4号仓和7号仓玉米脂肪酸值分别增加了1.9(KOH/100g干基)(mg/100g)和2.7(KOH/100g)(mg/100g)干基;品尝评分值降低了2分。结果表明,基于自然冷源的玉米“三低三高”储粮模式,实现了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的效果,在确保粮食仓储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入仓使用磷化氢熏蒸和来年利用储粮防护剂防护,有效减少了磷化氢熏蒸次数,实现了绿色防治;通过首年采用机械通风和空调控温和来年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有效控制了粮温,较好地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基于自然冷源的玉米“三低三高”储粮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通過综合多种控温储粮技术和害虫防治技术,实现了储粮“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是一种适宜于北方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绿色储粮技术。

参考文献

[1] 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乔占民,李赏,张会军,等.第四储粮生态区玉米储藏特点及问题研究[J].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13(3):11-15.

[3] 郝倩.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综述[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8, 34(3):45-48+51.

[4] 王若兰.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 王士臣,白鹏军,李树欢,等.利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实现低温储粮[J].粮食储藏,2017,46(6),23-28.

[6] 葛邦聪,孙勇,田大伟.内环流控温系统在高大平房仓应用技术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10):52-54.

[7] 李文兴,杨海燕,郭细纺,等.内环流控温技术在高大平房仓内的综合运用[J].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17(2):33-35.

[8] 柳虎,王慧芳,窦涛,等.氮气与磷化氢联合熏蒸对粉食性储粮害虫杀虫效果研究[J].粮食储藏,2019,48(2):34-40.

收稿日期:2020-01-07

作者简介:温生山,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