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化学线上教学

2020-05-10 18:42蔡佳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标准溶液盐酸课堂

蔡佳诺

[摘           要]  顺应当下的课堂发展趋势,结合比较流行的教学软件,诸如钉钉、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荔枝微课等,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流程,从实际案例出发,粗浅地谈一谈线上教学软件在当今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    键   词]  线上教学;化学课堂;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16-0110-0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不接触”的教学需求,越来越多的线上教学模式蜂拥而出,到底哪一个是适合当下的教学模式,哪一个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哪一个更加贴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找寻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线上教学模式。

现在比较流行的教学软件有钉钉、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荔枝微课等,笔者结合当下比较流行的教学软件,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流程,粗浅地谈一谈线上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化学教学一直以来以“理实一体化”著称,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化学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流程,比如无机分析化学中的滴定管及滴定操作、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等。线上教学可以虚拟出仿真的实验情景,对于由于地点所限制的教学情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案例1:分析化学“盐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盐酸标准溶液的制备”是分析化学第三章的内容,理论方面,已经学习了滴定分析基本概念、酸碱滴定基本概念等;技能操作上,已经学习了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基本使用方法,所有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盐酸标准溶液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的方法;进一步熟练使用分析天平、容量瓶和移液管,学会使用甲基橙确定滴定终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互动平台、在线预习检测情况,并结合历年来的教学经验,确定以下教学要点:重点为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难点为终点颜色判断,分析天平、滴定管的使用;关键点是操作细节的规范。为了达到以上教学要点,我主要采用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具体采用竞争激励法、问题引导法、示范操作法等教法。

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预习(不计入上课时间)

回顾旧知,引入任务  10分钟

任务驱动,展开内容  50分钟  任务一

实际操作,完成项目  95分钟  任务二

综合评价,表扬先进  20分钟  任务三

布置作业,拓展反馈  5分钟

环节1:课前预习

首先,课前在线预习。借鉴当下整合虚拟学习环境和个人学习环境的“智慧教育”理念,让学生把上一课时学习的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拍成视频,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公开,学生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去复习回顾自己上一课分析天平的使用过程,也为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分析化学的公众号,把相关预习习题生成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简化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2:任务驱动

首先分组:全班共32人,考虑到师资和仪器,分两个项目轮转。该项目,参加学生为16人,并且按照能力进行综合搭配。分为4组,每4人一组,每人都有分工。

活动1:旧知抢答,调动激情

让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平台,问卷星平台中有上一节课分析天平使用的复习习题,每位学生答题后上交,通过问卷星平台第一时间评分并收集结果,每组的总分进行竞赛,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在答卷过程中我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点,来强化记忆。

活动2:展示图片,创设情境

接着我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在PCB电路零部件行业中,通常需要准确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来用于电路板表面的处理,假设你是工厂的一名工作人员,你怎么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呢?

进一步明确本课内容。

活动3:下发评分细则

下发评分细则的同时明确操作标准。评分细则是严格按照省技能大赛标准,同时符合考工要求设置的。

最后,明确本节课的三大任务:任务一:确定盐酸标准溶液制备的方案;任务二:快速有效标定盐酸;任务三: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怀着对完成任务的期待,通过合作探究、对比观察展开学习。

环节3:任务驱动,展开新课

活动1: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针对项目内容,小组讨论方案,通过问题的引导,顺利得出实验方案:是用分析天平称取无水碳酸钠配制成碳酸钠溶液后再用待测盐酸标液标定的过程。

活动2:模拟操作流程,明确实验步骤

为了解决学生操作时,容易遗忘步骤的问题,将整个流程分为六个步骤,小组讨论后,派组员上台,使用“模拟流程”小软件,进一步明确操作步骤,强化记忆。

在过程中向学生提出怎样操作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有学生很快就想到,在检漏滴定管的等待时间里,可以洗涤烧杯等,我及时给予肯定,并且要求学生想一想,如何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做到操作的“快”。

活动3:学生演示操作,发现自身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公众号课堂教学环节板块中对应的每一个操作的小视频进行观察和学习,然后每组请一个学生演示流程中的一段操作,比如“试漏”“半滴操作”等。通过这个过程,发现学生对操作细节显得生疏,操作时出现遗忘、错漏等现象。这时很多学生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操作细节的不规范。

活动4:终点确定,突破难点

接着我带领学生一起向本项目的最大难点“终点颜色的确定”进发。

同学们一致认为终点颜色是由黄色变为橙红,那么真实的过程究竟怎样呢?

我通过让学生进入荔枝微课平台中观看PPT和终点颜色的图片对比。拿出三份即将到终点的溶液,分别滴加至黄色、橙色、橙红色状态,做终点颜色对比,并在过程中示范何时加半滴,怎样加半滴,临近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学生自己很快总结出终点颜色变化正确的为黄色—橙色。

通过这个方法突破了终点难以判定的难点,做到了终点判定的“准”。

活动5:利用腾讯会议平台,突破重难点

首先,利用当下流行的腾讯会议直播平台让学生直播滴定过程的操作,让“大家来找茬”,并且比一比,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直播里留言,由管理员判断是否得分,哪个小组找得最多、最快。内容包括着装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操作细节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细节,充分明确操作要求。并及时凝练关键语句。

接着继续注入兴奋剂,学生登录荔枝微课平台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互动答题。

完成上述几个活动后,学生对操作步骤、注意要点、难点已经有了较深的感受。

环节4:完成项目操作,书写实验报告

学生两人一工位,进行项目操作;一人看,一人记录错误。各组长参照评分标准给组员打分;教师巡视,做必要辅导,随拍部分学生的操作,作为教学资料积累。(比如用在前面“大家来找茬”等环节)

学生在紧张有序中完成了项目操作,完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知道自己做的過程如何?于是我带领他们进入任务三:结果评价。

环节5:结果评价,表扬先进

首先各组长将数据通过手机App荔枝微课平台录入,可以实时进行比较。接着把计算得出的浓度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上墙,同学们可以实时看到所有情况进行交流。再次各小组之间交换批阅,并对最佳数据个人及小组给予及时表扬肯定。通过翼校通通知家长,实现家校互动。

环节6:拓展延伸

活动1:布置作业

在微信公众号上布置课后作业,并及时批改反馈。学生也可登录微信公众号课后反馈中的博客地址进行后续的延伸和拓展。

活动2:综合评价

1.让学生把此次上课的收获和感想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微信上墙即时反馈。

2.根据课在线测试情况、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根据各项分值评选出各种最佳;通过博客,教师网站、QQ群等上传照片;通过翼校通软件编写表扬短信,及时告知家长。

教学反思:本次课采用技能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结合当下整合虚拟学习环境和个人学习环境的“智慧教育”,通过“在线预习、巩固”“找茬”“在线直播”“模拟流程”“自制动画”等过程,师生共同实施这个项目,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的现代教学理念。

案例2:精细化工“食品添加剂”

这一节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枯燥的课本内容必须要有实际生活的支撑学生才乐于接受,也才能体现教学的真正意义。线上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在网上有特别多的相关报道视频和化学知识,打破了以往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格局,学生可以上网去搜索和本次课题相关的内容,大家在腾讯会议等直播教室中进行共享,课堂的气氛异常轻松自在,大家仿佛不是在上课,而是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畅所欲言,无所不谈,我感觉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教育其实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我的实践,来源于实践中的交流,生活中感受到的知识往往比学习中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效果好很多。

第一天的教学在腾讯直播中闪亮开场,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签到的方式很新颖,学生报到很迅速,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正题,利用共享屏幕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学习的导入材料——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报道,学生也纷纷用文字回复自己观看完报道的心得体会。紧接着,在超星学习通中进行线上提问学生抢答环节,学习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热度,新颖的抢答模式得分竞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轻松掌握了知识难点,更加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接下来是化工工艺流程的仿真,借助网上的仿真软件,全称模拟化学成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让学生在模拟中掌握实际的化工流程操作知识,比枯燥无味的书本呈现的效果更好、更直观。

课堂的在线测试也及时地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足的部分进行调整,学生的作业也进行了即时手机拍照上传和批阅,可以随时调阅,十分方便快捷。

线上教学给了我们和学生“亲密交流”的机会,借助交流软件,利用丰富的网络语言,课堂教学讨论参与度很高,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现象。“老师,这节课我终于明白了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老师,你帮我看看我的课堂检测分数还可以吗”……看着学生的反馈和留言,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

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现代教育的现代化,让教学可以便携化、移动化,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快捷地进行教学,还可以调动海量资源,大大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交流和使用。当然目前技术有限,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比如网速不稳导致直播中断等,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线上教学将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苗青.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20):88-89.

[2]冯凡.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46(11):245-246.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标准溶液盐酸课堂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欢乐的课堂
定值痕量溶解CH4标准实验溶液的配制试验研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写字大课堂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