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实践

2020-05-10 19:34任军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中职

任军强

[摘           要]  语文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实践课程较多,且他们的文化底子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将从创设信息技术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进学生理解水平、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等方面出发,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中职语文;学习兴趣;重点难点;理解水平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204-02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往往比较薄弱,与同期的初高中学生相比有所不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究创新性的策略,增强中职学生对语文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增强他们对语文课文中作者思想的体验和理解。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则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加强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信息技术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中职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重要动力。如果中职学生只是将语文学习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则会缺乏学习的兴趣,进而降低学习的毅力和意志。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创设多媒体的教学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从而构建趣味化的语文教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合欢树》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母亲》这首歌曲,在课堂中营造母爱、感恩的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导语词,如“同学们,一首《母亲》打开了我们的心扉,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对母亲的思绪。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那么,你们知道史铁生是如何理解母爱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合欢树》。”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史铁生的照片、简介以及他的主要作品,而后向学生提出:“同学们,通过欣赏以上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史铁生,他和我们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面对这样一个残疾的儿子,史铁生的母亲需要怎样的付出?”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史铁生的母亲。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合欢树的图片。总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學重难点

中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著名作家的经典篇章。由于中职学生阅读能力不足,加之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因此学生往往存在难以理解和读不懂的情况。这时,中职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将课堂中较为抽象和陌生的地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形式,从而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达到课堂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直接展示出来,即重点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分析,难点则是如何通过对林黛玉性格的分析,了解古典小说中渐进式人物的塑造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枉凝眉》的视频,使学生初步认知林黛玉。教师在学生欣赏视频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视频中的林黛玉温婉动人。这样的女子初次来到贾府时,又是什么样的情境,她有着怎样的心理?”学生从课文中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即“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行动路线——贾母院、贾赦院、贾敏院、贾母院,引导学生体会关于林黛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内容。特别是林黛玉有关读书问题的两次回答,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塑造人物的渐进式手法。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进学生理解水平

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的理解往往会浮于表面,难以深入理解作者文章的构思和深意。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引导学生亲眼看到课文中事件发生的经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就能有效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就可以展示本节课的导航页面,为本节课的正式教学做好准备。其次,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线索,领会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然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简单介绍朱自清的情况,如作者的头像、个人经历和主要作品等等。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中重点内容,并进行配乐、配动画的朗读,在课堂中创设出荷塘月色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有效加强他们对课文景与情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塘月色》课文和感情变化的思维导图,使学生直观理解课文的行为线索,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散文中“情”的认知。这样,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有效深化学生对作者深刻而复杂思想的理解。

四、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以往的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表达和在黑板上刻画文字符号的方式讲解课文,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一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而后导入语文教学课堂中,从而就能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增强中职语文课堂的张力。

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秒钟“雷声”视频,将学生导入戏剧《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中。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问题,如:“同学们,听到这声沉闷的雷响,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而后出示“恐怖、压抑、烦躁”等词语,将学生导入戏剧《雷雨》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周朴园和侍萍两人相认之前的话剧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而后让学生思考“视频中鲁侍萍的话有什么特点?请揣摩一下鲁侍萍的心理”“鲁侍萍的话在视频中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心理。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雷雨的创作背景、人物介绍、作品鉴赏、作品影响和作品评价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雷雨》的认知。这样,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就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然而,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互相交流。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合作学习的模式结合起来,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合作探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关于林冲风雪山神庙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事情的经过和人物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的学习中。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方式,依次展现林冲沧州遇旧知、陆虞侯陷害林冲、林沖接管草料场和林冲山神庙杀敌的情节,而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林冲从幻想安然度过刑期到奋起反抗是怎样转变的?”这时有的学生可能说:“是由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学生说:“是因为陆虞侯的陷害”;还有的学生可能说:“是高俅的逼迫”。这样学生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就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次,教师还可以插入林冲风雪山神庙之后选择上梁山和林冲上梁山后的影视片段,而后让学生讨论:“林冲被逼上梁山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如有的学生说:“林冲被逼上梁山,是当时社会官逼民反的真实写照”;有的学生则说:“《水浒传》这本书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等等。这样,教师通过借助视频片段教学,既增加了视频的直观性,又有效深化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也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趣味的语文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课文中的相关问题,使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瑛红.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1):94-96.

[2]武淑斌.浅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8(35):32.

[3]戴明凤.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措施[J].学周刊,2018,372(24):17-18.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